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浪潮奔涌前行,探究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結合方式,就成為眾多一線教師積極探索的重要方向。文章就信息技術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優(yōu)化,在認真研究初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的基礎上,主要從導入形式、教學過程、練習活動和教學評價四方面入手,展開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英語;理論研究
一、 引言
信息網(wǎng)絡媒體具有強大的資源共享功能和多樣化的展現(xiàn)形式,其與初中英語教學的結合是大勢所趨,能在一定程度上讓初中英語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為學生學習英語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和更為便利的學習條件。特別是在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愈來愈難以與初中生實際所需相契合的情況下,通過網(wǎng)絡信息媒體轉變初中英語教學模式就顯得十分必要。
二、 優(yōu)化導入形式,點燃學生學習熱情
導入是教學活動的始點,良好的教學導入能讓學生較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推動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但傳統(tǒng)的教學導入主要以教師的口頭導入為主,效果的好壞主要依賴于教師的口才與英語發(fā)音標準程度,不僅形式單一,還帶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網(wǎng)絡信息媒體集聲、像、影等元素為一體,其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應用,能有效填補傳統(tǒng)導入的弊端,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優(yōu)化教學活動效果。
譬如,在學習“Unit 2 Keeping Healthy”時,一般情況下,教師主要口頭上引導學生談論怎樣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以此導入該單元的學習。這樣的導入形式盡管聯(lián)系了生活實際,拉近了學生與英語的距離,但依舊有較大的改進空間。對此,筆者在教學時,就利用網(wǎng)絡信息媒體,對傳統(tǒng)的教學導入形式進行了修改:首先,將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方式拍攝下來,制成精美的圖片和有趣的視頻;然后,在教學活動正式開始前,通過網(wǎng)絡信息媒體,將圖片和視頻展示給學生,向他們詢問這是什么?這些方式是否健康;最后,引出本單元的學習主題,開展正式的教學活動。這樣的導入從一開始就牢牢吸引了學生的目光,讓學生不知不覺中就進入學習狀態(tài),啟發(fā)他們思考,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導入,更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英語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又如,在學習“Unit 1? Playing Sports”時,我就利用網(wǎng)絡信息媒體,向學生播放了諸如籃球、足球、體操和游泳等體育競技比賽最經(jīng)典的一幕視頻片段,以此吸引學生的目光,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思考今天的學習主題是什么,等他們得出“Sports”的答案后,再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喜歡的運動是什么,以此展開后續(xù)的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導入有利于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點燃學生討論的熱情,為接下來的英語教學活動定下一個良好的開局。
三、 優(yōu)化教學過程,豐富英語教學內容
以教材內容為主的教學過程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重點,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以教師的說教為主,比較枯燥乏味,難以對學生形成較大的吸引力。另外,傳統(tǒng)教學過多依賴于教材,拓展性的內容主要依靠教師自身的認知水平,拓展內容不易,無法滿足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通過網(wǎng)絡信息媒體,教師可以搜集數(shù)量繁多的網(wǎng)絡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過程,對學生英語水平的增長大有裨益。
譬如,在學習“Unit 3 Our Hobbies”時,教師習慣于將教材中的知識講解給學生,即教師自己通過英語的方式,帶領學生學習有關內容,這樣的教學過程平淡無奇,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疲倦,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對此,我在引導學生學習該單元時,就對教學過程進行了具體的改進:首先,利用網(wǎng)絡信息媒體,播放有關音頻,讓學生跟讀單詞和有關對話,練習自己的口語發(fā)音,并且,我將本單元涉及的重難點提前以微課的形式發(fā)給學生,指導學生的預習活動;接著,將本單元的重難點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再次清晰地展示給大家,讓學生有重點地學習有關知識;然后,除了讓學生學習教材內容外,我還通過線上搜集有關資料,讓他們閱讀了與“hobbies”有關的其他英語短文,了解其他表示hobbies的英語句;最后,還讓學生觀看總結性的思維導圖,對其中缺少的知識點進行填充,查找其中的錯誤部分并修改。這樣的教學不僅增加了教學過程的豐富性,增加他們的英語積累,還有利于深化他們對所學知識的認知與掌握程度,令其學習事半功倍。
又如,在學習“Unit 7 Food Festivals”時,我除了讓學生學習教材內容外,還利用網(wǎng)絡信息媒體,以“festival”入手,向學生展示了更多國外的特色節(jié)日與文化含義,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展示圖片、視頻等方式,讓他們比較中外文化節(jié)日的不同;以“food”入手,展示中西方餐飲文化和特色美食的不同。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讓英語教學跳出教材束縛,拓展了學生的學習內容,開闊了他們的文化視野,有利于其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思維,對他們閱讀有關的英語文章有著較大的助益。
四、 優(yōu)化練習活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語言是一門需要頻繁練習的活動,初中生要想學好英語,適當?shù)木毩暡豢苫蛉薄鹘y(tǒng)的初中英語練習將聽力、閱讀與寫作單獨分開,沒有形成一個統(tǒng)一整體,更因為缺少必要的設備,導致學生進行聽力練習的頻次較少,難以滿足他們實際所需,網(wǎng)絡信息媒體的出現(xiàn),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優(yōu)化英語練習活動,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
譬如,在學習“Unit 4 Our World”時,一般的練習活動是讓學生傾聽對話、短文音頻,閱讀有關短文,在完成整個單元的學習后,開展以“Our World”為主題的寫作活動,但學生私下里缺乏必要的聽力練習,對聽、說、讀、寫也沒有形成一個連貫性的練習。對此,我在教學時,就利用網(wǎng)絡信息媒體,先播放了教材中的文本聽力,練習學生的聽力;接著,讓學生對照文本,重新聽英語音頻,跟讀英語,練習自己的發(fā)音、聽力,同時完成文本的閱讀工作;然后,令學生自己仔細分析剛才閱讀的文本,分析結構、語法、大意,用英語說一說自己的閱讀收獲;最后,讓學生就閱讀文本撰寫自己的讀后感,展開對應的寫作活動。這樣的教學將英語的聽說讀寫通過一個文本整個連貫起來,有利于學生完成英語的整個練習過程,促進他們英語水平相對全面的提高。
另外,為了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提升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筆者還指定學生每天借助網(wǎng)絡信息媒體,播放與教材內容有關的音頻,播放BBC的英語新聞報道,每周讓學生觀看一次準備好的經(jīng)典英語電影,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英語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先口語表達,再通過寫作的方式進行書面表達。如此不僅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英語聽力,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表達能力,還有利于他們認識到英語口語表達、書面表達的區(qū)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
五、 優(yōu)化教學評價,指導學生英語學習
教學評價是對學生某一階段性學習成果的總結與分析,良好的教學評價對學生隨后的英語學習具有較強的指導作用。傳統(tǒng)的教學主要以教師自己對學生的認知為主,所展開的教學評價具有一定的主觀特性,難以給出學生相對理性的評價結果,針對性地指導他們的學習活動。網(wǎng)絡信息媒體有著強大的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功能,為理性評價學生階段性英語學習成果提供了可能,有利于讓學生對自己形成相對清晰的認知,促使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有意識、有重點地提升自己。
譬如,在學習完“Unit 8 Our Clothes”時,教師對學生的教學評價一般是按照他們在課堂上表現(xiàn)的活躍程度、問題回答的正確率和隨堂練習結果的好壞等,這樣的評價盡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顯然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對此,在學生學習該單元時,筆者就通過網(wǎng)絡學習平臺,先讓學生將自學的思維導圖和存在的學習問題上傳到學習平臺上;在學習完該單元后,筆者就讓學生重新制作思維導圖并上傳到學習平臺上,解答自己之前存疑的問題,完成筆者上傳到平臺上的涉及知識和能力相對全面的習題,包括聽、說、讀、寫四方面,也包括語法等內容,在此基礎上,我根據(jù)學生上傳的練習結果,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功能,建立每個學生的數(shù)據(jù)分析圖,判斷他們在語法、閱讀能力、文化認知等方面存在的優(yōu)劣勢,給出相對科學的評價結果,指導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活動。這種方式對學生的評價更為細化,讓學生較為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不足,有利于他們查漏補缺,知道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在較短期限內實現(xiàn)他們英語水平的提升。
但需要注意的是,網(wǎng)絡信息媒體對學生進行的評價也并非沒有錯誤,其科學性是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評價來而言,在實際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不能單純依靠一種方法,而應該多管齊下,既要堅持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增加評價的人文性,又要堅持網(wǎng)絡信息媒體評價,增加評價的相對準確性,在此基礎上,尋找擁有其他側重的評價方法,揚長避短,以網(wǎng)絡信息媒體評價為主,積極發(fā)揮每種教學評價方式的優(yōu)勢,產(chǎn)生一種強有力的互補效用,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
譬如,在學習“Unit 5 Feeling Excited”時,我除了按照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評價他們的學習成果外,判斷他們對該單元的掌握程度外,還利用網(wǎng)絡信息媒體,對學生進行了更為科學的評價,同時,讓學生進行了自我評價、學生互評等,綜合多種評價方式,以網(wǎng)絡信息評價結果為主要參考,以其他評價結果為輔,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做出了針對性評價,給出更為明確具體的學習意見。這種多元評價方法下,學生只要重點攻克學習難點,填補自身不足,就能在較短時間內在英語學習上見到較好的效果。
六、 結語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的融合,是時代教育改革的結果,有利于實現(xiàn)英語學科教學的突破。教師在教學時,要認清初中英語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利用網(wǎng)絡信息媒體的優(yōu)勢,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要,通過優(yōu)化導入形式,點燃學生學習興趣;優(yōu)化教學過程,豐富英語教學內容;優(yōu)化練習活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優(yōu)化教學評價,指導學生英語學習,在此基礎上,開展多樣化的初中英語活動,提高學生的英語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玉苗.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78-79.
[2]周利萍.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英語教師,2016,16(20):148-150,153.
[3]羅曉靜.談如何巧用信息技術打造初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J].才智,2020(3):186-187.
[4]李亞軍.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0):149-150.
作者簡介:江小芳,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高唐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