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實驗小學 林 瓊
“微課”依托信息化技術手段,以微視頻為主的,包含微測試、課堂設計、教師評語、學生反饋等內容的數字化教學資源,方便學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主題式學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教材知識點?!拔⒄n”也是近年來比較受歡迎的教學模式,在不同領域的教學嘗試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小學數學作為啟蒙階段的重點課程,如何結合該階段的學生特點,巧妙地導入微課,對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那么,“微課”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有哪些積極作用呢?教師怎樣導入“微課”才能夠真正發(fā)揮其價值呢?
“微課”中的核心——微視頻教學具有時間短、占儲存量小、重點突出等特點,非常適合學生在課余時間溫習課堂上的重難點知識,微測試、微評論等功能也具有時效性、針對性等特點,非常適合師生互動,下面主要從三個方面具體分析“微課”的優(yōu)點:
第一,和傳統(tǒng)的課件相比,“微課”可以通過視頻、動畫的方式,讓教學的內容更具體化、可視化,把枯燥的教學內容和生動的場景相結合,更能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另外,“微課”是通過iPad、智能手機等信息化工具來進行傳輸,且也可以發(fā)送到微信、微博等平臺,更受學生歡迎,減少學生對上課的抵觸心理。
第二,小學生大多活潑好動,讓他們坐在教室里四十分鐘很難,而微課設計普遍在5~10 分鐘左右,甚至更短,很少超過20 分鐘,更能把握好學生聽課的關鍵時期。此外,學生也可以將微視頻下載下來,利用課間時間、坐校車的時間以及睡前幾分鐘,復習課堂上的內容,讓學生學習的方式更靈活。
第三,微課相對來講教學內容少,主題相對來講更明確,更適合學生和教師的需要,教師可以將重點、難點部分進行場景化展現,精簡教學內容,避免學生學得太多、太雜,造成知識“消化不良”。
經過大量教學案例證明,以往小學生對“10 進制”“100 進制”和“1000 進制”的單位換算習以為常,關于時間的“60 進制”,學起來困難且易出錯,本文就二年級數學《認識時間》為例,看如何利用“微課”解決教學難題。
為了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場景小視頻,引導學生進入學習和思考狀態(tài),可以是一個關于時間的小故事,也可以是某個動畫片中關于時間的場景,例如:小山羊7 點上學,7:30到學校,8:00 上課……學生注意力集中后,教師再拋出相應的問題,例如:小山羊從家到學校,共花了多長時間呢?這期間鐘表上的針分別指向多少呢?讓學生帶著具體的問題進行接下來的學習,能夠讓學生的精力更加集中,也更有興趣。
對于這一節(jié)課來講,時、分、秒之間的換算關系是重點也是難點,教師在幫助學生認識秒針、分針、時針、表盤等硬件之后,就可以導入“微課”。
第一步:讓學生認真觀察表盤,用視頻結合實物展示鐘面上的大格和小格,讓學生觀察數字1 和2 之間有多少個小格,再觀察整個鐘表上共有多少個小格。
第二步:引導學生認識時間關系,分針每走一個小格是用一分鐘,那么從1 到2,走完這一個大格需要多少分鐘?走完一圈需要多少分鐘?
第三步:教師總結及情景訓練。教師可在視頻后進一步進行實物演示,加深學生的印象,對“60 秒=1 分鐘,60 分鐘=1 小時”的關系進行總結,再用實物調整幾個時間,讓學生作答,再回到課程導入階段的故事,把故事中涉及的時間在時鐘上操作一遍,從而重復知識點,加深學生的理解。
課后的效果驗收和學生的自學習也是非常關鍵的,教師可以在微博、QQ 等建立匿名討論區(qū)、群,隱去自己的真實身份,暢所欲言,共享視頻文件,學生一方面可以利用微課資源進一步復習,另一方面可以表達自己不懂的地方、微課學習的體驗等,方便教師進一步摸底學習效果,并針對性進行改進。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平臺布置線上作業(yè),如:根據作息情況,畫出自己每天的作息、上學、放學等時間。
首先,要根據自己的教學目標設計“微課”內容,明確哪些部分是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內容,哪些稍微了解即可,對于非重點內容,教師可以通過課堂互動、課件演示等方法展現,沒有必要花費大量時間做視頻、找資源,相反,課前導入、重點、難點、疑點往往是老師需要花時間、花心思的部分,可以利用微課展現。
其次,除了微課之外,教學PPT、教案等傳統(tǒng)的教學工具也要充分利用,畢竟微課時間短、展示的內容有限,且有些內容并不適合利用微課來教,例如:課堂上關于時、分的換算訓練,PPT 更容易操作,也方便師生進行互動。
最后,完成微課教學后,教師還要對教學效果進行驗收,并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效果,收集學生的意見和反饋,根據學生不懂的地方進行優(yōu)化。例如:學生提到手機等電子設備上怎樣學習時間換算,教師就要把該環(huán)節(jié)加上,如讓學生觀察1:59,等待一分鐘,看電子表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進而得出“1 小時=60 分”的結論。
總之,微課能夠迅速帶領小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也能夠讓教學內容更生動、具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短小精悍的視頻也便于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互動,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攻克重點、難點、疑點。因此,教師和其他教研團隊人員應該重視并深度研發(fā)“微課”教學模式,和其他教育模式相結合,和學生學習效果和建議相結合,進而創(chuàng)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和體系,讓學生和現代化教學工具接軌,學習起來輕松、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