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發(fā)萍 孟發(fā)美
摘 ?要:小學語文教育更多的是針對學生文化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小學生之間的學習進度各有不同,從而導致后進生的出現(xiàn)。對于這類學生,教師應當重視對他們的培養(yǎng),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從而幫助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后進生;轉化工作
引言:
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學生們對教學內容的接受程度各有不同。再加上班級內學生較多,教師無法將全部精力集中在某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上,這必然導致有同學無法跟上班級的學習進度,難以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類學生被稱為“后進生”。對于后進生來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他們的學習困境,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提供詳細的指導。
一、出現(xiàn)后進生的主要原因
(一)家長的教育方式出現(xiàn)問題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課堂教學和家庭教育是對小學生身心發(fā)展影響最大的兩個方面。作為學生的親人,家長應當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境時要及時幫助。但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許多父母秉持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觀念,當學生出現(xiàn)錯誤時對學生非打即罵,沒有針對錯誤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客觀分析,致使學生出現(xiàn)逆反心理。此外,也有部分家長以溺愛的方式來教育學生,沒有給予小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使得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不到提升。
(二)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轉變
小學階段的學生缺乏足夠的心理素質,當遇到挫折時很容易一蹶不振,成績出現(xiàn)下滑。這時的學生需要教師的耐心指導。但由于許多教師更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缺乏對這類成績差的學生的關注,學生的困惑得不到有效解決,最終成為語文教學中的后進生。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若不及時轉變教學觀念,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很可能導致學生走向厭惡學習、喪失學習動力的誤區(qū)。
二、做好后進生轉化關注的措施
(一)對后進生采取針對性教學
在現(xiàn)在的學校教學中,仍然采取班級授課的方式。教師因此在準備教學內容時需要以班級的平均學習水平為參考,制定符合大多數(shù)學生情況的教學計劃。因此必然存在部分學生因其他因素無法跟上教學進度的情況,他們的學習基礎較差,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也弱于其他同學。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需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降低后進生的學習難度,從而完成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比如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針對單元教學的主題來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最終實現(xiàn)幫助學生學會抓住關鍵句,掌握文章的主要觀點這一教學目標,并憑借自己的想法嘗試撰寫倡議書。對于語文基礎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在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為他們提供部分拓展性訓練;而對于基礎不好的學生,教師需要放慢教學進程,先從閱讀教學開始,幫助學生加深對文中內容的理解,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詳細的指導,隨后在培養(yǎng)學生抓住文章關鍵內容,掌握文章主要觀點的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能幫助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效果,也能幫助后進生完成對知識的補充,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效果,從而完成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二)多對后進生加以鼓勵
多數(shù)后進生的學習成績難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沒有使用正確的學習方式,亦或是無法與教師的教學方式產(chǎn)生共鳴,進而導致學生無法適應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使得學生的學習成績逐漸下滑。而在班級教學的模式下,教師的精力被分散,無法及時注意到學生的變化,師生之間的交流逐漸減少,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也就愈發(fā)消極。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及時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了解,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在課下為學生答疑解惑,真正地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關懷,使學生樹立敢于向老師提出問題的勇氣,從而促進學生的成長。
比如在《少年閏土》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作者對少年時期與閏土的回憶入手,教導學生環(huán)境及人物描寫的要點,并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討論閏土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美好的記憶。隨后再結合文中的關鍵字詞,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內心深處對兒時記憶的懷念。最后在提問過程中,要多給予后進生回答問題的機會,尊重他們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表揚他們敢于回答問題的勇氣。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從而促進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三)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
在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中,家長和教師的努力缺一不可。因此教師應當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隨時交流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學生的培養(yǎng)計劃。此外,對于部分仍保持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家長來說,教師應當增強對家長的開導,幫助家長認識到傳統(tǒng)觀念的弊端,從而促進家長教育觀念的轉變,為學生營造積極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實現(xiàn)由后進生到先進生的轉變。
結束語:
后進生的出現(xiàn)不是偶然的,受家庭環(huán)境和教師教學的影響較大。但后進生絕不一直是后進生,只要教師和家長能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共同努力,必然能更好地完成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從而實現(xiàn)對學生的全面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席飛蛟.小學語文教學中后進生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20(18):37.
[2]徐建華.小學語文學困生轉化的有效策略探析[J].讀寫算,2019(33):125.
[3]胡婕.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轉化后進生[J].情感讀本,2019(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