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麗
摘 ?要:作為初中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除了結合實驗方式進行化學知識的講授外,還應該綜合運用各種多元化的方式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工作,以保證真正讓學生融入課堂學習中,保持化學學習的新鮮感,真正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針對初中化學的知識特點和課堂特點,本文主要從情境導入、實驗教學以及生活教學三個角度進行具體闡釋。
關鍵詞: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將教學的重點集中在提升學生的化學解題能力方面,并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也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其他相關化學學習能力,從而導致學生陷入化學學習的思維定勢中。針對這種狀況,初中化學教師應注重從本門學科的特點著力,并在此過程中,創(chuàng)設多樣性的教學模式,真正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獨有魅力,激發(fā)他們的化學學習能動性,提升學生的的化學學習能力。
一、運用情境導入法,調動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高效性
情境導入作為一種受廣大教師喜愛的授課方式,可以幫助實現(xiàn)由情境向教學內容的順利過渡,讓學生在課堂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順利融入課本知識的學習,真正促進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因此,我們可以有效運用這一教學手段,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課堂中。
例如,在講授“置換反應”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的方式進行授課,引導學生從化學的視角出發(fā),分析出現(xiàn)“置換反應”的原因,更為積極地融入到相關問題的探究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化學知識理解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從以下幾點,開展教學。第一點,引入情境。教師引入如下的情境:為什在倒入稀硫酸后,裝有鐵管的稀硫酸會漏水?第二點,實施引導。教師引導性地對學生說:“你們可以從化學的角度進行分析!”第三點,講授知識。學生在好奇心的作用下,全身心投入到化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第四點,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學生思考結束后,教師邀請他們分享探究成果。探索能力較強的學生可能會順利分析出問題產生的原因“稀硫酸與鐵元素發(fā)生反應,從而置換出鐵離子,進而對鐵管進行腐蝕,從而在鐵管中形成小洞?!蓖ㄟ^運用情景導入的方式,開展此部分內容,教師既激發(fā)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更為積極地投入到化學學習的過程中,提升他們的化學問題解決能力。
二、使用實驗教學法,引導觀察現(xiàn)象,提升學生思維邏輯性
實驗是解開化學神秘面紗最有力的武器。可以更直觀的展示化學中較為抽象的理論知識。因此我們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運用化學實驗的實踐教學方法,開展相應知識的講解,并適時地對學生的化學實驗思維進行引導,讓學生更為科學的觀察化學現(xiàn)象,分析化學現(xiàn)象,真正提升學生思維的邏輯性。
例如,在講授“二氧化碳的制取”這部分內容時,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的方式,開展相關化學知識的講解。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注重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點,展示實驗。首先,教師在一個密閉的容器中,放入無色無味的氣體。其次,教師在密閉的容器中,注入無色無味的液體。在密閉的容器中,出現(xiàn)渾濁的液體。再次,教師向密閉的容器中,注入無色的液體。密閉的容器中出現(xiàn)氣泡,而其中的雜質減少。第二點,實施引導。教師引導性地對學生說:“你們可以從二氧化碳的角度思考!”第三點,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邀請學生分享他們的探究成果。有些學生通過引導可能會得出正確結論:“我發(fā)現(xiàn)澄清的石灰水與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產生渾濁的碳酸鈣。實驗中出現(xiàn)氣泡,我推斷此為二氧化碳。我們可以運用稀鹽酸與碳酸鈣反應,從而生成二氧化碳?!蓖ㄟ^展示實驗、引導思維、分享成果這三個步驟,學生可以通過觀察,順利分析產生實驗現(xiàn)象的原因,從而真正提升學生思維的邏輯性。
三、采用生活教學法,延伸思維認知,提高學生思維發(fā)散性
生活包羅萬象,具有多種資訊。初中化學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化的方式,開展化學授課,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從生活現(xiàn)象中詮釋化學知識,延展學生的思維,增強他們思維的發(fā)散性。
例如,在講授“分子的特性”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在學生掌握分子可被壓縮以及具有運動性特點后,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體現(xiàn)上述特點的生活現(xiàn)象。與此同時,教師為學生提供展示他們看法的舞臺,讓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彼此激發(fā),提升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教師在此運用文字的方式,進行簡要說明。小陳說:“媽媽在廚房做飯,我在客廳都能聞到香味?!边@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我打開雪碧的過程中,會聽到呲的一聲。這說明分子可被壓縮!”小宇接著說道:“我在洗完衣服后,整個房間都是洗衣液的香味。這也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液化氣被壓縮在液化氣罐中。這說明分子之間具有間隙。”通過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教師真正讓學生從生活的角度,探究相應的問題,真正延展學生視野,提升他們思維的發(fā)散性。
總而言之,在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靈活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結合具體的教學狀況,適時地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真正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掌握相應的方法,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焦小桃.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初探[J].學周刊.2017(33).
[2]周慶明.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