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利
摘 ?要:在全面實行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今天,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新世紀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方向。所以如何扎實有效地搞好數學教學質量是每位數學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為此,本人結合自身的一些教學經歷,理論聯系實際,以人教版教材為根本參考,以四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就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進行了具體的分析,給出了相應的參考策略,希望能夠對一線教師更好的展開小學數學教育實踐活動給予一定的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高質量;實現策略;案例分析
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階段,對今后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方面影響極大。但不得不說,由于數學的強大邏輯,學生需要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問題分析和解決等能力才能真正的學好數學。但小學生年齡較小,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學習經驗也不足,在實際展開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問題和困難。為此,我們一線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當然需要加強對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視程度,并能夠發(fā)揮自己引導、幫助、促進的角色,為學生提供更多彩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幫助學生取得更高質的數學學習效果。
一、動手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發(fā)現,小學數學中很多知識點比較抽象,學生學起來比較困難,光靠聽和想象,很難對其有深入的掌握,此時,我們就應該給予學生更多動手實踐、操作的機會和平臺,在操作中讓學生更好的觀察和學習,這樣一來,學生自然能夠通過比較輕松的過程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一方面要做好引導、點播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對學生多一點支持和鼓勵,幫助其建立學習數學、動手操作數學的自信心。
例如,我在教學“角的分類“這一內容時,就讓學生利用自己的兩只筆去動手比劃角,通過比劃來看一看鈍角、直角、銳角、平角有什么特點和不同,通過自我總結來達到印象深刻的學習效果,有了這樣的實踐基礎之后,我再進行更具體、深入“角的分類”內容的教學,學生當然能夠更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最終當然獲得了更優(yōu)質的教學效果。
二、建立數學模型中提高學習效率
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發(fā)現,很多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往往是死記硬背、題海戰(zhàn)術,會了這個忘那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學習起來心理壓力大,效率低,而數學模型的建立就是讓學生通過一個模型去系統的解決一系列問題,幫助其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讓整個學習過程變得更加輕松,而且學習效率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有效的提高。
例如,我在教學“雞兔同籠”這一知識點時,就帶領學生建立了數學模型,之后讓學生通過這一模型去解決更多類似的問題,如停車場停車種類的問題;人民幣總共多少錢,每種類型人民幣有多少的問題;學生買各種筆共花多少錢,每種筆買了多少支的問題……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就雞兔同籠的問題有了更好的掌握,而且學會了舉一反三,學習效率自然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布置生活化作業(yè)實現溫故知新
新課標倡導“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有價值”的數學應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以往的知識體驗有密切的聯系,是對學生有吸引力、能使學生產生興趣的內容,適合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接觸、了解和掌握的數學。因此,在實際展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活動時,我們要瞄準與學生生活經驗的最佳聯系點,并架起橋梁,使數學知識因貼近生活而變得生動有趣。作業(yè)作為學生學習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當然也需要將生活資源和素材融入其中,以此來提高學生做作業(yè)的主動性,幫助學生收獲更好的作業(yè)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條形統計圖”這一內容時,就給學生布置了一個生活氣息的作業(yè):以學習小組的形式統計期中考試我們整個年級各個分數段的人數,之后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和分數,結合問卷調查、談話訪問的結果,來給處于不同分數段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建議,這樣的作業(yè),相比做題,背公式學生更感興趣,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學生自然會主動的學習、復習條形統計圖的知識,不僅對其有了更好的了解,學會了畫統計圖,而且能夠從中讀出有用的信息,看到了數學對自己學習的促進作用,提高了做作業(yè)的熱情,最終獲得了不錯的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數學是小學學習體系中的重要課程之一,其扮演的重要角色不可小覷,我們一線小學數學教師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引路人,當然需要加強對數學教學的重視程度,并能夠從多方面著手,想方設法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當然,本文所做的分析不夠完善和具體,給出的動手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建立數學模型中提高學習效率,布置生活化作業(yè)實現溫故知新三個策略愿意拋磚引玉,當然,高質量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獲得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希望更多的教師能夠以此為參考,在此基礎上繼續(xù)探索和研究,當然,本人在日后的教學、學習中也會繼續(xù)努力,繼續(xù)貢獻一己之力。
參考文獻:
[1]陳艷. 關于小學數學翻轉課堂教學策略的探討[J]. 學周刊,2016(14):85-86.
[2]呂吉成,鄭書卿. 談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