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亞平
摘 ?要: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而名著閱讀則是閱讀的重中之重。在名著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深入閱讀,不斷擴大和提升自身的知識積累,不斷拓寬和優(yōu)化學生的閱讀視野。事實證明,廣泛的名著閱讀,不僅能夠全面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同時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名著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將閱讀與鑒賞有機融合,給學生更多自主分析的體驗,培育學生科學的名著閱讀習慣。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實踐;名著閱讀
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名著閱讀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教師作為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主要引導者,應該結(jié)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閱讀習慣等,引導學生科學進行名著閱讀。通過大量的名著閱讀來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來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新課改全面實施的今天,名著閱讀作為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也是重要的考核內(nèi)容,教師應該給予適當?shù)膬A向,多措并舉來全面提升名著閱讀教學的整體水平。
一、培育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主體驗
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科學開展名著閱讀,教師應該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在名著閱讀的過程中自主進行體驗,自主進行體會。一方面,在名著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充分結(jié)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師應該全面結(jié)合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精挑細選具備趣味性的名著,引導學生自主開展閱讀。
例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名著閱讀形式,如教師可以開展名著閱讀“漂流”活動,鼓勵學生每個人攜帶一本喜歡且已經(jīng)閱讀完的名著,然后利用課前5分鐘時間來簡短的向同學介紹這本書。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的名著閱讀興趣得到有效提升,學生的名著閱讀自主意識也得到有效強化。另一方面,教師在名著閱讀教學過程中,還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體驗和自主體會。面對同一部名著,不同學生的認知是存在顯著差異的,同時學生在理解和認知名著內(nèi)容或者思想內(nèi)涵時,也是基于他們自身的文化積累以及語文素養(yǎng)。當學生獲得名著閱讀的體會時,即便是存在一定偏差的,教師也不能急于否定,而應該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向核心思想靠攏。當然,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及時摘抄優(yōu)美的語句、生動的例子、深刻主題思想。
二、營造積極融洽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走進名著
在初中語文課程中,有很多的課文都摘自名著的某一個章節(jié),如,四大名著《水滸傳》中的很多精彩段落都被收納進語文課本。教師在講解這些名著內(nèi)容時,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知半解,這主要是基于他們沒有結(jié)合上下文或者沒有可供參考的背景資料。
例如,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積極走進名著,不再局限于課文中提供的某一章節(jié),而是積極主動利用課余時間來完整閱讀名著。為培育學生的名著閱讀興趣,教師需要營造積極融洽的課堂氛圍,以教材中的課文為引子,快速調(diào)動學生的求知欲望。以“風雪山神廟”一課為例,教師借助于多媒體來展現(xiàn)這一片段的影視化表演,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待播放完畢后,教師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一組都具有明確的任務。如,第一組進行故事情節(jié)的講述,第二組進行影視化表演的模仿,第三組總結(jié)林沖等人的性格特征。通過這樣趣味性的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對于《水滸傳》這部名著的閱讀興趣能夠得到較大提升,自然會主動閱讀完整的內(nèi)容。
三、鼓勵學生評價名著人物,建構(gòu)學生的認知思維
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積極開展名著閱讀課,將名著閱讀以固定性的課程確定下來。在名著閱讀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全面評價名著中的人物,既要評價人物的性格特征,也要評價人物的感情色彩。為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開拓想象,教師可以適時拋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
例如,在閱讀《三國演義》時,教師引導學生全面評價司馬懿,同時結(jié)合影視化作品《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中對司馬懿的“洗白”等來評價司馬懿的功過是非。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可能會得出差異化的結(jié)論。如有的學生認為漢室是正統(tǒng),所以史書在記載司馬懿時,往往將其放在了對立面,稱其為“賊”,比如有的學生認為“司馬八達”各個卓越,這說明了司馬家的家風是值得人們學習的。教師鼓勵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從不同側(cè)面來認知名著內(nèi)容,科學建構(gòu)自身的認知思維。在名著閱讀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名著閱讀方法,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化內(nèi)涵。一方面,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閱讀方法,該精讀的地方進行精讀,該略讀的地方進行略讀,該重復閱讀的地方進行屢次閱讀。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能夠真正引導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也能夠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閱讀成果;另一方面,教師在名著閱讀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注重提升學生的文化內(nèi)涵,引導學生運用現(xiàn)實主義眼光看審視名著內(nèi)容。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全面迎合新課改的要求,科學開展名著閱讀,著重培育學生的名著閱讀興趣,科學調(diào)動學生的名著閱讀積極性,尊重學生的名著閱讀體驗,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文化內(nèi)涵。
參考文獻:
[1]張卉.基于“淺閱讀”的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指導策略[J].農(nóng)家參謀,2017(23):85-86.
[2]馮善亮.名著導讀的設計與實施[J].語文學習,2017(1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