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蘭 (江蘇興化市竹泓初級中學)
心理問題是當前制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廣大教師在教育教學當中必須直接面對的一個教學難題。課程學習當中,不少學生因為存在自卑心理而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以及主動投入到課程學習當中,既影響學生對初中道德與法治理論知識的理解,也導致學生無法將課上學習到的相關知識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對此,教師必須對自卑心理問題引起高度重視,并積極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指導方案幫助學生調(diào)控和消除自卑心理。
第一,教師不能看到學生的閃光點。每個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都需要得到教師的關注,而如果教師不能充分挖掘?qū)W生的潛能,學生就無法正確認識自己,形成自卑心理。第二,學生自我認識不清和自信心不足。喪失學習熱情是自卑心理的形成的根源,不少學生會對自己的整體表現(xiàn)不自信,進而嚴重影響自身在課程學習當中獲得進步。第三,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不足。缺乏課程學習興趣和持久的動力會讓學生形成自卑心理,并對課程學習產(chǎn)生恐懼和抗拒的情緒,這就需要調(diào)整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正面解決問題。
教師要能夠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這樣學生才能因為得到他人的肯定而認可自己,進而逐步消除自卑。很多存在自卑心理的學生,常常會對自己的缺點以及失誤產(chǎn)生懊悔內(nèi)疚的情緒,這樣的心理會導致小問題被放大,甚至會導致學生情緒失控,甚至讓很多學生完全放棄自己。出現(xiàn)這一情況與學生沒有看到自己身上的潛能有關,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能量,引導學生朝著積極主動的方向轉(zhuǎn)化,讓學生能夠用積極心理對抗自卑心理,最終走向成功。例如,在教學“學會控制情緒”時,教師可以先向?qū)W生提出幾個簡單的問題,讓存在自卑心理的學生回答,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情緒。教師提出的問題都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讓他們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就能夠找到答案,進而幫助學生沖破自卑心理障礙。
自卑是青春期階段學生的一個重要心理特點,而這一心理的存在會導致學生無法燃起成功火焰。如果學生的自卑心理到達一個很高的程度,就會出現(xiàn)心灰意冷、悲觀失望的情緒。要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就要重新喚起學生的熱情,讓他們能夠正確認識自己,重新建立自信。不管是教師還是其他學生,都需要給自卑學生提供更多的關心和鼓勵,使他們能看到自己的長處與進步,認識到自己的缺點是可以改正和克服的,從而讓他們重新振奮精神。例如,在教學“認識自己”時,教師就可以抓住課程教學實際,讓學生對自己進行點評,要求學生著重說明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讓學生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進步和閃光點,增強學生克服自卑心理的動力。
很多存在自卑心理的學生是因為在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當中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而且在實際學習中學習興趣不高所導致的。所以要矯正自卑心理,就要堅持對癥下藥,避免學生出現(xiàn)破罐子破摔的問題,更不能讓學生在學習當中抱有逃避的心理。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必須切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并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享受學習的過程,消除學生的恐懼和自卑心理。例如,在教學“享受學習”時,教師可以先播放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讓學生認識到時間的寶貴,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學會審視自己在學習時間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接下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討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小組互動和合作探究當中積累學習策略,從根本上幫助學生克服自卑。
自卑心理的存在會讓學生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學習中喪失自信,更會影響到學生的課程學習興趣和未來的學習動力。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除了會對當下學生的學習效果帶來消極影響之外,還會影響學生的未來成長。因此,教師要認清自卑心理的危害,并抓住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機會,對學生進行自卑心理的矯正,提高學生心理素質(zhì),讓學生能夠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