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敏靜(江蘇旅游職業(yè)學院)
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我校早于2月24日就開設了線上課程。雖然大多數(shù)老師都沒有線上教學的經驗,但是廣大教師們都高度重視線上教學工作,開課前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備課,深入研究學習泛雅平臺、騰訊會議的各種功能及使用方法。目前包括慕課網、智慧樹、學銀在線各大教學平臺在內的網絡教育平臺優(yōu)質資源豐富且免費開放,廣大教師完全可以將這些成熟的教學成果作為優(yōu)質資源應用于教學,把知識點串成線、再連成面,構建全方位的知識體系。在線課程的出現(xiàn),轉變了人們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和模式,豐富和擴展了課堂教學內容,為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的滿堂灌的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既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課程教學的效率和效果。這里以《品牌策劃與管理》的課程的線上教學為例,探討如何發(fā)揮線上教學的優(yōu)勢,不僅可以更好的為新冠疫情期間的教學服務,也可以為日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探索提供借鑒思路。
《品牌策劃與管理》是市場營銷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實踐課程,該課程與營銷學、廣告學、心理學等學科關系密切。我所授課的班級學生是五年制高職四年級的學生,該班級的學生學習態(tài)度較為端正、學習基礎較好,但是也存在理論知識學習的興趣不濃和思維不夠活躍、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等不足。在課程開始前,我對全體學生進行了摸底測試,根據(jù)測試的成績判定他們對市場營銷等相關課程知識的整體知識水平以及每個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的概況。據(jù)此我在整合線上資源時既照顧了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也考慮到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的需求,知識點內容有淺有深、作業(yè)的難度有易有難,為了讓每一個同學在課上都有所收獲,我盡可能的和所有的學生互動,充實課堂內容,運用大量、豐富的案例去梳理理論知識,以課上串講知識點+布置實踐作業(yè)+課后輔導答疑的方式講解。
MOOC,即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免費對學生和社會人士開放,有許多課程零基礎的成人也可以學,只要認真完成作業(yè)和考試、積極互動就可以獲得MOOC頒發(fā)的結課證書。學習通平臺使用較為流暢不卡頓,互動功能較多,擁有簽到、投票、強答 、選人、主題討論、隨堂練習、問卷、分組任務等眾多活動功能,教師可靈活選用,增強與學生的互動,此款軟件用戶體驗較好,唯一的不足就是直播時畫面模糊不流暢,而且學生也不可以與老師語音互動,只能打字。因此我采用的是MOOC建課+學習通簽到互動+騰訊會議直播+QQ群發(fā)送提醒的線上教學模式。學生們還反映在泛雅平臺參與搶答、討論等活動功能與教師互動比在傳統(tǒng)課堂與老師互動的時間和機會更多,也讓學習的過程變得生動有趣。老師隨機選取學生回答問題可以讓平時上課沉默寡言不愿參與的同學也能夠和老師及時交流,也減少了學生開小差、潛水的課堂行為的發(fā)生。騰訊會議較為穩(wěn)定,語音功能可以模擬傳統(tǒng)教學,而且由于可以不面對鏡頭,很多學生參與互動的熱情反而比線下課堂要高。
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在線授課備課和上課的難度,課前吃透教材并在教材的基礎上重構教學內容,品牌策劃與管理使用的是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的《品牌策劃與品牌維護》教材,該教材理論結合實際,內容詳實,但是每個章節(jié)之間的邏輯關系不強且有些章節(jié)的內容有些冗長,因此進行了刪減和重構,當中有些內容與市場營銷課程重復,可以精簡、適當拓展提升。最好的案例往往都是來源于生活,我挑選了大量的案例,讓學生在學習案例的同時理論聯(lián)系實際,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由于是高年級學生,課后作業(yè)難度可以有所增加,應適當布置案例分析、小論文、設計調查問卷、設計營銷方案等需要搜索資料、自主思考才能夠完成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寫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該班級的學生即將面臨實習,因此在線上課程的授課過程將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納入到學習目標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比如在市場調研方法這個部分,可以提前布置好設置調查問卷的任務,隨機分組,線上分小組展示,每個小組設組長,教師還可以隨機設置4名觀察員,對每個小組的同學進行評分,教師做綜合點評,觀察員的評分作為學生課堂表現(xiàn)的依據(jù),可以使平時成績的評定更加公正。備課中要針對上次課存在的不足及時加以改進,上課之前要進行多次直播試講實戰(zhàn)演練,對教學設計安排不合理的地方及時改進,做到正式直播時對授課過程和時間把控胸有成竹。巧妙利用視頻、動畫、圖片等信息化手段吸引學生的眼球,讓授課內容講解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和互動化。課后在超星平臺布置討論作業(y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師在課上進行點評,既利用了學生的碎片時間,還拓寬了知識面。
牛津大學的Gibbs教授描繪了學生聽講注意力變化曲線,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注意力每次最多只能維持10-15分鐘。如何喚回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首先,按照翻轉課堂的思路,每次課前都制作了一個小講義,包含每次課的主要知識點,提前錄制每次課精簡版的授課視頻,并完成小測驗。學生在上課前就已經熟悉了上課的內容,心中有數(shù),能抓住重點,也能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走。嚴格課堂紀律,在上課的過程中及時查詢學習通簽到率、騰訊會議的上線率,對無故曠課、遲到、曠課的同學加強教育溝通,及時教育引導。
每次課至少設置2次以上的簽到,隨時搶答、討論、選人,既能把學生留在屏幕前,也提高了學生的課堂的專注度和參與度。不僅是師生互動,也可以生生互動,充分利用超星學習通組織線下小組學習,讓學生意識到線下學習并不只是刷視頻、刷課件,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批判思維才是關鍵,而通過與同學合作完成某項較難的任務,可培養(yǎng)他們的領導能力、協(xié)調能力等,并取長補短,學習別人的優(yōu)勢、彌補自己的短板,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布置有梯度的作業(yè),簡單的題目所有同學都需完成,較難的題目學有余力的同學可選擇完成并通過學習通平臺發(fā)布,教師認真批改作業(yè)并撰寫評語、記錄學生的作業(yè)完成和錯誤率等情況,課后教師可以通過班級QQ群解答學生的疑問。并及時聯(lián)系缺勤和課堂學習效果不好的同學,并不定期發(fā)放問卷調查學生的線上教學的看法,以提高教學質量。
自二月開展線上課程以來,可以看出學生在學習初期學習熱情較高,在2.16學習課程章節(jié)的次數(shù)達到了80次之多,有些同學一個章節(jié)的任務點甚至學習了兩次、三次之多。在第一次出現(xiàn)峰值之后,學生學習課程章節(jié)的次數(shù)開始逐漸下降,2.22再次出現(xiàn)了更高的峰值120次,之后又下降到第一次峰值水平。三月該數(shù)值的波動更頻繁,幅度也更大,最高值達到近600,四月的曲線和三月的相近,五月進入了較為平穩(wěn)的時期,學生從出現(xiàn)峰值的日期不難看出,學生中有大部分都是選擇在上課前把任務都學完,記下不理解的部分,課上與老師討論自己對于知識點的疑惑,不理解的知識點弄懂,理解的知識點又進一步強化,學習的效果很好。
為了豐富知識的趣味性,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在整合資源時尋找了大量和知識點、案例有關的視頻,視頻內容大多很淺顯、時間也很短,以短視頻為主,學生學習花費時間少,但是效果還很好。這些短視頻中許多是以動畫形式出現(xiàn)的,以舉例的形式講述知識點。新奇有趣、主題明確,學生們興致盎然地觀看了視頻,也鞏固了知識點。
經過三個多月的線上課程學習,大多數(shù)同學已經適應了這種學習模式,能夠在課前或課后及時觀看學習視頻、課件、案例等學習資料,并自覺完成作業(yè)。而少部分同學作業(yè)基本不能完成,總是要老師監(jiān)督催促,即使完成時質量也不高。以往在傳統(tǒng)課堂教師“一言堂”,學生們大多很沉默,只是被動的聽、被動的記,學生間的差距不明顯。而線下學習給予學生大量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學習主動性強的學生會運用自己的方法高效地學,學習上存在困難的同學根本做不到。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和教師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們的線上教學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是需要看到的是,線下教學對老師和學生的要求都較好,要想實現(xiàn)全員參與,讓課堂真正活起來、動起來,教師在課前準備、課堂實施、課后作業(yè)、綜合評價等方面還需要精心巧妙的設計,激勵學生與教師和同學自主學習、討論、交流,取長補短,獲得更大的進步。要想通過翻轉課堂等形式實現(xiàn)線上下混合式教學,還有很好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