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華
新聞采編的主要內涵就是電視新聞的記者通過有效方法以及技術的使用,然后與輔助設備相結合,新聞的主要人員或者是目擊者進行對話的方式,從而對新聞采訪、編輯、掌握新聞全部過程再還原的一項工作。在電視臺新聞記者新聞采編的工作中,不僅要有關鍵的新聞內容,同時也必須含有具體的表現形式以及制作的方法。新聞采編工作的全過程主要是在新聞節(jié)目播出的前期進行的,新聞采編工作的效果和品質怎么樣,對新聞節(jié)目的播出效果有重大的影響,同時也會對節(jié)目的收視高低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電視臺新聞記者新聞的采編工作對記者有更高更嚴格的要求。
電視臺新聞記者新聞采編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對社會生活中的時事進行播放和報道,從而使坐在電視跟前的觀眾更加客觀全面地了解社會中發(fā)生的事件。尤其在新媒體時代下,電視臺新聞記者新聞采編的重要意義就是為了使節(jié)目能夠在觀眾心中有一定地位。新聞記者采編能力高,自然電視臺播出的效果就高,從而有效地提高電視臺的市場競爭。因此必須要高度重視對新聞記者采編能力的培養(yǎng),對新聞進行客觀公正的播放和報道,不僅有利于建立好的社會風氣,同時還能夠增強電視臺新聞報道的效果和品質,從而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另外,針對每一位新聞采編的工作人員,其采編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自身未來發(fā)展的走向,因此扎實地提升自我采編能力的水平至關重要。
從現狀來看,電視臺新聞采編的工作基本都是通過由特定的記者進行相關采訪的一些形式,從而對新聞信息進行整理和記實的,但是這種新聞采編的形式相對來說是比較單一的,同時工作的效率也不高。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電視臺新聞記者新聞采編的形式越來越豐富且多樣化,發(fā)展空間也變得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就是新聞記者面對的壓力和挑戰(zhàn)也逐漸增強。如果新聞采編的形式單一,就會使得播出時整個節(jié)目會顯得單調乏味,難以吸引觀眾的觀看興趣。而在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今天,觀眾們的審美視角也發(fā)生了變化,單一的播放方式難以受到觀眾喜愛,不利于電視臺節(jié)目的發(fā)展。所以必須要將新聞與視頻等形式結合,從而更加形象地傳播信息,使觀眾能夠更直觀地獲取信息。
有非常多的記者有這樣一種現象存在,就是將自身外出的采訪工作做好就可以,從而忽視了對新聞的編輯能力。發(fā)生這樣的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電視臺的新聞記者沒有從根本上了解和掌握新聞編輯的過程和方式,相關的電視臺新聞記者缺乏良好的編輯能力,甚至是對新聞素材簡單處理的能力也有待提高,所以導致電視臺文字編輯的壓力逐漸加大,從而對新聞質量的保障非常不利。其實從根本上來講,新聞記者是對新聞素材進行收集的第一位接觸人員,對新聞內容當時的感受最有體會。因此新聞記者應該對相關的新聞信息進行有效的編輯,從而保證新聞信息的真實有效性,以便更好地與采訪的過程相符合。但是當前由于新聞記者缺乏良好的編輯能力,所以對于新聞記者新聞的采編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電視臺并不重視對新聞記者的有效培養(yǎng),所以使得新聞記者的新聞采編能力無法與時代的步伐緊緊相隨,對新聞的報道也不及時,同時新聞記者對新聞采編的工作進行報道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這就使得電視臺新聞播報的信息無法得到觀眾的喜歡,電視臺新聞播放的價值也就沒有辦法體現。針對出現的這種現象,必須要對電視臺的新聞記者進行有效的培訓,從而有效提升電視臺新聞記者新聞采編的能力。
創(chuàng)新是電視臺新聞節(jié)目發(fā)展的前提。任何節(jié)目只要缺少創(chuàng)新意識就會被時代所淘汰。但是在傳統(tǒng)的新聞行業(yè)中,新聞采編的工作已經相對來說被大量的新聞工作者認可了,因為其直接為新聞信息的真實性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就是這種傳統(tǒng)的采編形式,極大地造成了新聞采編形式的單一性。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采編方式已經無法滿足觀眾的需求。因此必須要對新聞采編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有效地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不斷創(chuàng)新采編的形式以便更好地與采編工作相融合。電視臺新聞的記者,在進行采訪工作的時候,一方面要高度重視新聞不同時間的不同性質,同時還要加強新聞的畫面感,為新聞能夠有效滿足觀眾的根本需求提供保障。因此加強新聞采編形式的創(chuàng)新力度是勢在必行的,采訪的方式也可以運用同期的方式來進行。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要確保新聞的畫面更加豐富,在進行新聞內容的編輯中,也要增強寫作的方法,同時在最后新聞的制作中,添加必要的音樂或者動畫等,從而更好地為滿足觀眾的需求,提高新聞的吸引力提供重要的保障。
提高新聞記者的采編能力首要的就是提高記者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合格的新聞記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以及大量的專業(yè)知識。在事件發(fā)生時能夠及時準確地將新聞的重點抓住,從而更深層地挖掘新聞的內容與價值,有利于提高采編的效果和質量。與此同時,電視臺必須要高度重視培訓新聞記者的工作,新聞記者不僅要擁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同時要更好地與時代接軌。
在新媒體時代下,更好地理解新聞的含義,重視增強記者的編輯能力,使新聞記者能夠更全面地掌握新聞制作的全部過程,從而有效地對新聞記者的職業(yè)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不僅能夠提升電視節(jié)目的品質,同時也能使電視新聞有一定的時效性和真實性。
另外,合格專業(yè)的新聞記者在對相關的新聞內容進行編輯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同時保證新聞的科學客觀性。
電視臺對新聞記者進行有效培訓的關鍵就是培養(yǎng)電視臺新聞記者屬于自己的獨特風格。第一,電視臺新聞記者必須要高度地對新聞事業(yè)有熱愛之情,電視臺新聞記者對新聞采編工作保持高度的熱愛,才能充分調動工作的興趣和積極性,才能在具體的工作中,不斷學習,從而找到屬于自身的獨特風格。第二,培養(yǎng)新聞記者屬于自己的獨特風格必須要在平常的新聞工作中,逐漸對工作的相關經驗和工作技術和方法進行積累,必須要全方面地對新聞的視角進行看待,不斷擴展和延伸自身的思維,對新聞報道的內容進行全方位詳細的分析和研究。第三,電視臺新聞記者必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打破傳統(tǒng)的播放和報道的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不同的報道形式,有效提升觀眾對新聞事件的關注和參與。培養(yǎng)新聞記者屬于自己的獨特風格對于電視臺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同時能夠有效地推動社會的發(fā)展。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在新媒體時代下,增強電視臺新聞記者新聞采編的工作能力對電視臺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在這樣的形勢下,提高新聞記者采編的工作能力,必須要對新聞采編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電視臺新聞記者必須要加強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提高編輯能力,同時打造屬于自己的獨特風格,從而有效地為電視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而提供保障,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