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興源, 劉 帥, 溫 琦, 于 帆
(東北農業(yè)大學園藝園林學院, 哈爾濱 150030)
有效的體力活動是減少慢性病發(fā)生、增強公共健康的重要途徑,也是環(huán)境主動干預健康的重要切入點[1-3]。公園是市民進行休閑體力活動的主要場所[4],是城市居民開展日?;顒拥妮d體,綠地布局與設計情況對居民的活動影響較大。中國作為傳統(tǒng)鄉(xiāng)村社會向現(xiàn)代城市社會轉變的城市化發(fā)展過程中,城市化率已突破50%。在快速發(fā)展過程中,市域建成規(guī)模與建設質量上大幅度提升不協(xié)調,新老建成區(qū)域相互交錯、結構混亂的情況的較為突出,客觀上造成了城市公園綠地面積減少與碎片化嚴重的情況。導致日常休閑難以滿足、健康情況與體力活動(physical activity, PA)水平下降等一系列問題[5]。青少年群體作為城市居民的重要組成部分,經常使用綠色空間來進行包括體育活動在內的休閑與體力活動,以化解成長發(fā)育期學習壓力與情緒波動,建立良好的健康。充足的活動空間與良好的綠地環(huán)境質量,對心理生理高速發(fā)展的青少年身體發(fā)育、減輕壓力、心理健康狀況有重要影響。長期有氧運動能夠有效降低血糖,減少并發(fā)糖尿病的危險性,對改善青少年的體制有重要意義[6]。目前研究對與中老年人的戶外活動情況研究較多,對于青少年的戶外活動情況,尤其是在公園綠地的活動情況研究較少。如何從環(huán)境設計的角度引導青少年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為青少年提供充分的體育鍛煉機會并鼓勵其參加,幫助孩子減輕學習壓力、抑郁情緒增強自信、增加對社會的融入[7-8]具有重要的作用?,F(xiàn)從以下3個方面對青少年公園綠地當中的體力活動情況進行研究。
城市公園綠地(urban green space, UGS)的到訪距離對PA具有較大影響。公園到訪距離是公園可達性構造的最強維度[9],對使用者能否進入UGS,從而開展PA的水平都有重要影響[10]。其中,UGS的到訪距離與使用者的PA頻率、PA時長具有強相關性。隨到訪距離增加,PA頻率會相應下降,PA時長會相應增加。到達UGS的距離在100 m以內時,適宜每天訪問UGS,距離超出100 m,高頻率PA行為明顯降低,但PA時長會有顯著增加[11]。而丹麥歐登塞居民的UGS訪問距離在600 m左右時使用頻率最高[10]。上述研究主要在西方國家范圍內分布區(qū)域較為廣泛。不同地區(qū)對于公園綠地使用與距離的研究收到氣候、文化、城市規(guī)劃等多項條件限制,未形成統(tǒng)一的規(guī)律。中國尚無數據支撐北方地區(qū)公園綠地使用中活動場所與距離的相互關系研究。
個人社會背景對體力活動有重要影響,且呈現(xiàn)較強的地域文化差異性。在以往的研究中,不同社會背景的人群,對于外部環(huán)境的使用具有較大差別。張笛[12]研究發(fā)現(xiàn)來公園開展體力活動的頻率、時間、活動強度受年齡、性別、職業(yè)、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響。Derose等[13]通過來園次數、安全感知、有無子女、健康狀況等方面的存在性別差異分析。
城市公園綠地環(huán)境的質量對PA有明顯影響。Stǎnescu[14]將功能、美學與生態(tài)納入對UGS質量的考慮之中并證實其對PA有一定促進作用。Krenichyn等[15]以使用功能為立足點,探索提出設施豐富、能夠提供豐富使用功能的公園,對身體活動的促進效果顯著,且體育活動設施比基礎服務設施促進效果更明顯的觀點。Schipperijn 等[11]證明環(huán)境因素中公園植被類型、設施的多樣性可以增加PA頻率。公園植物物種組成、群落結構、色彩豐富,更容易吸引人參與活動[17]。在Abdullah的研究中又發(fā)現(xiàn)公園綠地的維護與清潔情況與PA頻率呈正相關性,更能夠促進公園當中PA頻率[17]。Zhang等[18]對北京1 062名年輕居民在UGS開展PA的情況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居住環(huán)境、植被質量對居民滿意度也有顯著影響。余志勇[19]研究發(fā)現(xiàn)安全性設計是直接影響人游玩舒適性的第一要素,對參與公園體力活動有重要影響。
從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公園綠地規(guī)劃位置與距離、使用者社會背景情況與公園綠地功能設施設計內容等3個方面的調查基本涵蓋了主要內容。但上述調查存在3個主要問題,一是多數調查側重于單一具體內容,缺乏不同環(huán)境要素的整體研究;二是上述調查未對青少年在公園綠地中的體力活動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三是前期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歐洲、美國與中國華北部分城市。由于環(huán)境行為研究具有較強的地域特征,對于寒地城市環(huán)境中對于青少年體力活動情況與物質環(huán)境的研究較少。
因此從上述3個方面出發(fā),對寒地城市青少年公園綠地中體力活動情況進行調查。以哈爾濱市12~18歲青少年為研究對象,通過對UGS質量相關因子與PA使用情況的相互關系進行研究,達到下述研究目的。
(1)了解城市化趨勢下青少年在城市公園綠地中體力活動的整體情況及需求。
(2)探討青少年在公園綠地中體力活動的群體背景特征。
(3)厘清影響青少年體力活動(PA)的公園綠地(UGS)景觀設計因素。
采用國際身體活動量表(IPAQ)對體力活動情況進行調查。該量表內容適于人群PA監(jiān)測和大規(guī)模PA調查,中國使用較多,根據運動頻率、強度、時間、類型方面評價體力活動水平[20]。李潮[21]、張青華[22]通過IPAQ量的研究表明,可以應用于獲取中國青少年PA情況。
問卷的設計參考了IPAQ量表,應用時需詢問調查對象在過去 1 周(7 d)參與身體活動的類型(type)、頻率(frequency)、強度(intensity)和持續(xù)時間(duration),活動類型具體包括跑步、騎自行車、足球、籃球等 12 種中國青少年公園中常見的身體活動項目,受訪青少年可以同時選擇多個活動類型。
UGS質量評價因子參考Hillsdona等[23]的UGS質量評價標準。Hillsdona等質量評價標準制定經過實地調查、焦點小組討論、專家評價、預調查、專家二次修改等步驟,最后確定評價內容包括無障礙、維護、娛樂設施、基礎設施、標牌和照明、景觀、使用和氛圍8個分類,共69項因子。Schipperijn等[11]應用Hillsdona的研究,證明該量表適合于相關開放空間的質量研究。UGS質量評價標準將主要參考Hillsdona等的 UGS質量評價分類及因子內容,結合中國北方城市公園現(xiàn)實情況,進行組間合并及因子篩選。
最終制定UGS質量評價指標分為公園到訪距離、環(huán)境、設施、設計、維護、安全等6個類別,43項因子,如表1所示。
表1 城市公園綠地(UGS)質量評價內容
2018年年底,研究者與哈爾濱市第九中學(高中)和哈爾濱第八中學(初中)兩所中學體育健康部合作,以哈爾濱市初高中6個年級,年齡在12~18周歲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共發(fā)放問卷540份。
受訪者被要求對UGS質量評價指標中的43個因子進行評分,并報告任何阻礙他們使用綠地的情況。調查采用使用5級李克特量表,從“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回答。以李克特量表的5分制為衡量尺度,1為很差,5為非常好。研究采用IBMSPSS?v20進行統(tǒng)計分析,通過受訪者對UGS質量的評價與PA自評情況相關性研究分析,建立UGS質量與體力活動之間的關系。如廁所數量、水景設計、開放空間等元素,運用多元Logistic回歸方程測試了不同因素對最近UGS使用頻率、時長、強度、時間點的相對重要性。
問卷共發(fā)放540份,回收476份,回收率為88.14%。在SPSS22.0軟件中篩選填寫不完全、有連續(xù)7項選項相同問卷進行排除,剩余436份問卷數據有效。對436份有效問卷進行效度檢驗,問卷內部一致性信度采用α法檢驗,可靠性在95.2%,通常情況下 Cranbach’s Alpha 系數在 0.70 以上,就屬于可接受的高信度指標,可靠度較高,可以進行數據分析(表2)。
表2 一致性信度檢驗
青少年體力活動情況整體不夠理想,50.45%的青少年不愿參與UGS的體力活動。參與UGS體力活動的青少年中,中、低頻率的青少年占37.85%,高頻率青少年僅占11.7%,如圖1所示。由此可見,青少年PA頻率普遍偏低,應鼓勵青少年積極在UGS中展開PA。
圖1 PA頻率頻次統(tǒng)計
在活動時間點,大部分青少年活動時間比較自由,沒有固定時間點在UGS中活動。但受學業(yè)影響,選擇在周末去公園的人數還是明顯高于周一至周五。
青少年在公園綠地中進行的活動強度較低。盡管散步、打羽毛球、跑步、打籃球都受到青少年的喜愛,72.25%的青少年通過散步的方式在公園中活動。40.37%的青少年會參與羽毛球運動。跑步、打籃球的青少年分別占37.16%、27.06%。分析得出,散步、跑步、打羽毛球、打籃球這類對場地要求偏低、或僅需簡單活動設施的PA類型,在PA中更易較為普遍,更受青少年喜愛,如圖2所示。
圖2 PA活動類型頻次統(tǒng)計
青少年個人背景與PA情況相關性分析結果(表3)表明:年齡、課余時間、父母對體力活動喜愛程度對青少年PA頻率、強度、時間點具有強相關性,零用錢數量與PA頻率具有弱相關性;充足的課余時間和父母愛好運動是提高PA頻率、增加PA強度、延長PA時長的關鍵因素;隨年齡增長,到UGS中活動機會越少,PA頻率越低;高學歷父母更加重視青少年PA。
表3 個人背景與青少年PA的相關性分析
由于PA頻率受個人背景影響較為明顯,特采用最優(yōu)尺度分析法,對個人背景與PA頻率相關性展開分析,根據圖3發(fā)現(xiàn)父母學歷對青少年PA頻率影響最為強烈,青少年學習壓力對PA頻率影響稍弱,但也明顯高于其他個人背景因素。
2.3.1 距離與PA相關性分析
UGS距離與PA頻率、活動時長進行雙變量相關性分析結果(表4)表明: UGS訪問距離與使用者PA頻率、時長均強相關,與活動強度沒有相關性;PA因子中活動頻率與距離強負相關,青少年居住場所與公園綠地的距離越近,活動頻率就越高,距離越遠活動頻率隨之下降;活動時長與距離呈強正相關,即UGS訪問距離越近其PA頻率越高,PA活動時長越長。
圖3 個人背景對PA頻率影響最優(yōu)尺度分析
表4 距離與PA相關性分析
2.3.2 距離對PA頻率的影響分析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進行深入統(tǒng)計分析。此處采用了一維方差分析法(one way anova)分析了不同距離范圍之間的差異性,其中采用Duncan法進行了多組樣本之間的差異顯著性分析,顯著性水平為0.05。結果如表3所示,共分為3列,其中每列內部差異不明顯,位于不同列環(huán)境類型差異顯著并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圖4、表5)。
距家100 m內有公園每天參與體力活動的可能明顯提高。100 m是界定是否每天訪問公園的重要因素,每天運動的青少年最適距離為100 m以內,其余活動頻率的青少年普遍傾向于300~600 m,其次是100~300 m。公園訪問距離超過1 km訪問頻率有明顯下降。
2.3.3 距離對PA時長的影響分析
同樣采用一維方差分析法中Duncan方法,對不同訪問距離下PA時長進行差異性分析,將距離合并為300 m以內、300 m~2 km、2 km 3個部分,與PA時長進行交叉統(tǒng)計。
圖4 距離-頻率交叉分析柱狀圖
表5 PA使用頻率的單因素ANOVA分析
調查發(fā)現(xiàn)活動時長和訪問距離具有補償效應,表現(xiàn)為活動時長隨距離增加而減短反向相關關系。即當距離在100 m以內,活動時長在30 min以內;當距離在2 km以上時,活動時長普遍在2 h以上。距離在300 m~2 km時,活動時長集中在30 min~1 h。距離越遠,訪問頻率降低,但游玩時長明顯增加(圖5)。
圖5 距離-時長交叉分析柱狀圖
2.4.1 質量對體力活動因子影響分析
探究城市公園綠地質量因子對體力活動使用頻率、活動時長影響方式及影響強度。對UGS質量與PA報告間的相關性進行Pearson相關系數討論,結果表明:在P≤0.01的情況下,PA使用頻率受UGS質量影響類別最多,PA活動時長受UGS質量影響較少。PA使用頻率與全部5類因子都具有相關性,其中與A環(huán)境、C美學設計、D維護強相關,與B設施、E安全弱相關。
為進一步確定UGS質量與PA情況的影響關系,以5類UGS質量分類的43項質量因子作為自變量,使用頻率作為因變量,進行l(wèi)ogestic有序回歸分析得出9項具有顯著性的因子:A2公園內部吵鬧、A4公園內人多擁擠易發(fā)生碰撞、B1缺乏良好廁所、B6缺乏游樂場、B10缺乏跑道、C18植物修剪造型不優(yōu)美、D1衛(wèi)生條件差、E1公園內燈光灰暗、E5場地較滑易摔倒和使用頻率呈強相關性,如表6、表7所示。
2.4.2 UGS質量因子組合效應對頻率的影響
實際設計中需要考慮多項因子共同作用的實際行為的影響。研究采用一般線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單變量(univariate)組間方差分析法,對logestic回歸中篩選出的對使用頻率產生明顯作用的12項重要元素進行了兩兩交互分析。
統(tǒng)計分析前根據方差分析對差異不顯著的質量因子等級進行了合并,減少等級數量。分析對 12項重要因子,執(zhí)行2×2組間方差分析,在66種組合結果篩選出3組具有較強兩兩交互作用的組合因子(兩項因子PA影響的復合效應sig<0.05,分效應sig<0.1)。分別是A1(空氣清新程度)和C10(建筑造型優(yōu)美程度)、A2(公園的吵鬧程度)和C10、C10和D1(衛(wèi)生情況)。
在3組具有強交互作用的因子組合中C10與其他3項都有兩兩交互效應,也就是說建筑造型的優(yōu)美程度在組合效應中對青少年PA影響起到關鍵作用。優(yōu)美的建筑造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污濁空氣、吵鬧環(huán)境、衛(wèi)生情況差對PA頻率的負面影響。
表6 UGS質量因子與PA情況相關性分析
表7 UGS質量因子與PA頻率Logestic有序回歸分析
3組交互組合的交互現(xiàn)象相類似。在A1和C10組合時,當空氣清新度較差時,優(yōu)美的建筑造型,可以有效緩解PA頻率下降。當空氣清新時,優(yōu)美的建筑造型對PA有一定促進作用,且復合效應達到最佳,PA頻率最高;在A2和C10組合時,當在公園環(huán)境嘈雜時,優(yōu)美建筑造型可以緩解PA頻率的下降趨勢。公園中較為安靜時,優(yōu)美的建筑造型對PA頻率仍起到一定促進作用,復合效應達到最佳,PA頻率最高。在C10和D1組合時,衛(wèi)生情況較差時,優(yōu)美的建筑造型提高PA頻率,但良好衛(wèi)生環(huán)境,結合優(yōu)美的建筑造型可以有效促進PA頻率,達到最大的復合效應,如圖6所示。
圖6 具有明顯兩兩交互作用因子組合圖示
青少年在UGS中體力活動整體狀況不理想,主要表現(xiàn)在體力活動頻率低、強度低、持續(xù)時間短等 3個方面。低強度體力活動主要體現(xiàn)在活動方式、場地與設施需求低兩個方面。如活動方式以散步、打羽毛球、跑步等為主。相應的要求場地設施與器械較少。同時呈現(xiàn)較強的時段性特點,主要活動時間集中在周六、周日,其他時間活動情況較少。
青少年PA情況受個人背景因素影響,擁有愛好運動的父母是促進青少年積極參加PA的內在推動力;同時高學歷的父母,也將為青少年營造良好的PA氛圍。雖然多種外界環(huán)境可以促進青少年參加PA。但隨年齡增長,而產生的青少年PA降低的現(xiàn)象是一個不可逆的抑制因素。
青少年體力活動情況受家到UGS距離影響較為明顯,且呈現(xiàn)出到訪距離短時,PA頻率高,但PA時長短,到訪距離較長時,PA頻率低,但青少年在UGS中的游玩時長普遍較長的補償效應。高頻與低頻的發(fā)生閾值出現(xiàn)在300 m上。距離小于300 m時,青少年活動呈現(xiàn)出高頻率、低時長的特征;相反,則出現(xiàn)低頻高時長的特點。當距離超過1 km后,則呈現(xiàn)低頻率、低時長的特征。
環(huán)境景觀設計因子對青少年體力活動影響明顯??傮w上環(huán)境維護與管理對具體使用的影響高于具體的環(huán)境功能設施與審美方面。在UGS質量因子中維護類因子(設施維護、衛(wèi)生條件、人為毀壞行為)、管理因素相關的因子(車輛進入、不良人員活動、寵物活動等)對青少年PA頻率影響較為強烈;擁有開闊水面、優(yōu)美的建筑造型、通暢的道路、重組數量的廁所也都是影響PA頻率的主要原因。
同時不同UGS質量因子的綜合作用對PA頻率也有顯著影響。分析表明優(yōu)美的建筑造型可以彌補空氣不清新、公園吵鬧、公園不整潔造成的負面影響。在UGS景觀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各因子間的組合效應,注重提升建筑造型美觀度也是提高青少年訪問UGS的關鍵因素。在注重綠色空間的設計同時,著重研究構筑物與綠色空間的關系。
基于UGS質量對青少年PA活動影響分析,針對UGS選址、內部質量、PA意識環(huán)境,提出提升青少年參與PA頻率的優(yōu)化策略。通過對青少年PA影響的顯著性,基于數理分析結果,提出合理進行公園位置分布、整體考慮活動場地及活動設施布局、營造便利性的青少年活動空間,以促進青少年開展PA的UGS優(yōu)化策略。
(1)在城市規(guī)劃設計過程中要重點考慮城市公園的位置分布。在進行公園位置規(guī)劃時,應充分考慮在學校、居住區(qū)附近建設可達性較強的小型城市公園綠地、口袋公園等,以切實提高青少年PA頻率。一方面縮短到訪時間的同時,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青少年沿途發(fā)生意外的概率,增強安全性。除此之外,在城市各區(qū)域中心建設大型UGS,為該區(qū)域居住的青少年提供大型城市綠色活動空間,也為青少年開展較長時間的PA提供機會。
(2)對活動場地、活動設施投放進行整體布局,引入造型新穎、活動方式新型的活動設施。青少年在公園綠地中進行PA活動的情況不夠理想,除散步參與度較高外,僅有打羽毛球、打籃球、跑步3種活動較為普遍。在問卷的開放性問題“你最希望公園發(fā)生哪些改變?”在53份答案中,其中39人回答類似希望公園可以有更新潮、更有趣的設施;青少年體力活動需求較大,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興趣愛好廣泛,對新型活動場地、新型設施有共同需要。在大型公園中增加傳統(tǒng)類型活動場地,如籃球場、足球場、網球場地等,并引入一定數量的新型活動場地、新型活動設施,如滑板場地、涉水廣場等,在小型城市公園中,保留原有活動場地,適量增加新型活動設施,如蹦床、懸吊式帳篷等。
(3)注意普適性設計中,青少年的重要需求。青少年精力旺盛,活動時間較長,活動劇烈,易造成場地、設施損壞,且對公園基礎設施有一定需求。再加之青少年脫離父母監(jiān)護,自我保護意識薄弱,近年來青少年人身安全狀況頻出。在公園規(guī)劃設計過程中應注意城市公園基礎設施設置、環(huán)境維護及場地安全管理方面的情況。應適當增加公園廁所數量,加強場地衛(wèi)生、設施維護等公園管理,堅決杜絕人為的毀壞行為,合理增設開闊水面,禁止車輛、寵物進入公園場地道路設置注意方便易行,同時在東北地區(qū)雨雪過后場地濕滑易滑倒,公園鋪地材質宜選擇防滑材質。
(4)注重因素間的組合效應,增強UGS內建筑造型設計??梢酝ㄟ^公園選址、公園植物種植等方式,提高公園中的空氣清新度,增加大型噴泉抵消公園內噪聲,改善公園衛(wèi)生清潔、提升公園衛(wèi)生管理,從而有效增加訪問頻率。以往的UGS中主要注重綠地、水體、設施等設計,忽略了建筑造型設計,但優(yōu)美的建筑造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青少年PA。
(5)注重提升身體健康,提升PA的意識。PA情況受青少年個人背景影響較為明顯,父母良好的PA習慣可以身體力行地影響青少年養(yǎng)成良好的PA習慣??梢酝ㄟ^學校教育、公園吸引等方面增進青少年PA參與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