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爾庫塞是生態(tài)社會主義的理論創(chuàng)始人同,時也是法蘭克福學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將社會批判理論與資本主義的生態(tài)危機相結合,探索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使科學技術異化、人的勞動異化、消費異化,由此導致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生態(tài)危機愈發(fā)嚴重。在1964年馬爾庫塞寫作的《單向度的人》著作,它的核心就是批判發(fā)達資本主義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充分體現了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思想。
關鍵詞:
馬克思在1844年寫成,1932問世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對當時的哲學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本著作中馬克思第一次提出異化的概念,他的異化思想給揭露了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這對于后來的馬爾庫塞有著深刻的影響,馬爾庫塞批判的繼承了馬克思、海德格爾和弗洛伊德等人的思想,形成了獨特的社會批判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學的早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主要作品《反革命與造反》、《單向度的人》、《論解放》中提出了對資本主義社會生態(tài)問題中的根源以及解決方法。
(一)自然的異化
馬爾庫塞在《單向度的人》中指出“通過對自然的統治而與逐步愈加有效的人對人的統治提供了概念和工具”他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為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會不斷地以技術為手段的掠奪自然資源。在發(fā)達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統治者為了實現高度的控制人和自然而來加重環(huán)境負擔從而超出環(huán)境自我凈化程度。在書中提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人與自然的矛盾超出人與人的關系的矛盾程度。資本主義的本質決定了資本家在巨大利潤驅使下不斷的擴大生產、剝削工人和自然,對于自然資源過度開發(fā)、過度開墾土地等。資本家為利潤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以電影、廣告等大眾文化中不斷制造出“虛假需求”使得人們在無止境的物欲中為資產家們盈利。在馬爾庫塞看來現代的資本主義社會正是通過不斷對自然界索取來再生產資本主義制度,對于自然的控制就是社會對人的控制的延伸。自然的異化和人的異化是同步的,都是于資本主義制度相關。馬克思對于人和自然的關系指出了“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那么自然界是人的無機身體,而人是自然界的有機身體,人和自然界有著辯證統一性。自然的異化必然伴隨著人的異化,馬爾庫塞指出“假如一個人不再作為一個自由的經濟主體被迫在是市場上出售他自身,那么,這種自由的消失將是文明的最大成就之一”。在這樣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獨立的社會意識被理性主義所壓制,人們漸漸喪失了獨立思考只知道物質享受而喪失了精神追求,只有物欲沒有靈魂,對社會只有屈從沒有批判精神的人,這樣的人不會去追求更高的生活,甚至沒有能力去想像更好的生活。
(二)科學技術的異化
馬爾庫塞生活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時期,目睹了科學技術在人類社會中帶來的巨大影響。他認為科學技術是資本階級利用使其統治越加牢固的工具,科學技術確實是促進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巨大動力。馬爾庫塞認為雖然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科學技術作為提高人類物質生活,但科學技術也同時也成為執(zhí)行資產階級的意識工具。資本主義社會中科學技術發(fā)展有兩面性;一方面,科學技術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創(chuàng)造巨大的物質財富,改善了人類物質生活的條件。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又導致了新的統治模式,即技術理性統治形式的產生。雖然人們的生活條件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日益提高,但在此之下科學技術已經異化成為執(zhí)行意識形態(tài)的功能,科學技術既是第一生產力同時又是一種新的控制和統治模式。異化的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統治人類的工具,是“極權主義”的對人類和自然界施行控制的手段。他認為技術理性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方面,獨立社會意識被理性主義所壓制,人漸漸變成了每日有獨立人格的單向的人。科學技術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支配政治、經濟、文化方面,成里占據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tài)。在這種條件下資本家不僅提高勞動生產率剝削工人,更是依靠著科學技術更進步的控制自然、掠奪自然資源?!百Y本主義進步的法則寓于這樣一個等式;技術進步=社會財富增長(社會總產值的增長)=奴役的加強?!币虼笋R爾庫塞認為技術理性創(chuàng)造了以特殊的極權主義社會,把科學技術的異化看作為導致生態(tài)危機的直接根源。雖然馬爾庫塞表現出一定的技術悲觀主義,但認為技術是資產階級的統治工具而不是技術的本質特征所決定的。
(三)消費異化
“人們似乎是為商品而生活。把個人束縛于社會的機制已經改變,而社會控制就是在所它產生的新的需要中得以穩(wěn)定的。”在二戰(zhàn)之后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得到復蘇。壟斷資本主義也隨之發(fā)展激勵尋求超額利潤,隨著跨國公司的產生世界各個角落都有了壟斷資本主義的影子。資本主義的為追求利潤愈加發(fā)展科技使人們生活提高物質生活需求,同時瘋狂的吸納更多的利潤。他認為在這樣的消費市場中許多無產階級喪失了革命性。寫道“無產階級的物質生活,雖在創(chuàng)造的豐富而低廉的商品中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物質生活的滿足使得人們再不斷追求物質享受中,成為了被物質所所控制的奴隸,被物質化商品所奴隸”。馬爾庫塞認為可以把人類的需求分為兩方面;首先是真實需求是完全個人意志支配的鎮(zhèn)長的需求是自由的、不受外部影響的。而虛假需求則是“為了特定的社會利益而從外部強加在個人身上那些需要,是艱辛、侵略痛苦和非正義的永恒化的需要”。資本家引導消費者消費的目的就是促進經濟增長,不斷榨取利潤。(四)自然于人的解放;
馬爾庫塞深受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執(zhí)著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因此在他的生態(tài)思想也是和這一追求緊密聯系的。馬爾庫塞認為自然是歷史的一部分,是歷史的客體。自然的解放時讓我們積極應用科學技術的有益成果,使人和自然不再受資本主義的的控制。對技術不能只批判技術本身而是要批判資本主義使用與技術的異化。技術置身于特定的社會背景才有了特定的使用方式,而技術本身是沒有價值取向的。因此馬爾庫塞提倡發(fā)展科技技術的積極作用于現代社會的發(fā)展。人的發(fā)展是離不開科學技術的,但同時也要關注人文關懷,積極應對于現代社會的社會問題級環(huán)境問題。造成生態(tài)問題的歸根結的是是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和結構的危機,造成“單向度”的社會。馬克爾庫塞認為自然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指外在的自然。第二部分是指包含人自身的自然,即人自身的解放。通過解放自然與人,建立和諧的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和人與社會的關系。
作者簡介:額乙勒斯格,蒙古族,內蒙古省錫林郭勒人?碩士 單位:內蒙古農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基本原理專業(yè)?研究方向: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