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生
新冠病毒并不是第一個從動物跳到人類身上的冠狀病毒。我們能從以前的遭遇中學到什么呢?
我們通常把感冒分為流感和普通感冒。兩類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但除了癥狀相似,實則并無共通之處。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但普通感冒中有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患者是由冠狀病毒引起的,它們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元兇的親戚,也是從動物跳到人身上的。而且,當初開始在人類中傳播時,也曾經(jīng)來勢洶洶,導致大規(guī)模的人口死亡。
因此,了解引起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的起源、傳播和特征,可以為我們抗擊這次疫情、預(yù)測疫情發(fā)展,提供重要線索。了解這些現(xiàn)在相對溫和的冠狀病毒,說不定還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另一場疫病的流行。
冠狀病毒嶄露頭角
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家族,主要以引起家畜疾病而聞名。人類身上的冠狀病毒是在1960年代才被發(fā)現(xiàn)的,當時發(fā)現(xiàn)的兩種毒株只引起輕微的感冒癥狀,所以沒有引起病毒學家的重視。
直到2002年,當冠狀病毒家族的一個新成員SARS病毒開始感染人類時,這種情況才開始改變。在2002-2003年期間,SARS病毒感染了26個國家近8000多人,死亡率高達10%。冠狀病毒如此強大的致死能力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正是從那時起,病毒學家才重視起它們來。
SARS病毒很快被追根溯源,最后在蝙蝠身上找到了源頭。蝙蝠這種動物,其不同尋常的生理機能使它們在不生病的情況下能與大量冠狀病毒共存。當蝙蝠把病毒感染給果子貍,病毒又從果子貍轉(zhuǎn)移到人身上時,SARS就爆發(fā)了。
冠狀病毒寄生到宿主身上,是通過其表面的蛋白質(zhì)尖刺(冠狀病毒的名字就是由此而來的)來實現(xiàn)的。這些蛋白質(zhì)尖刺就像一把鑰匙,可以打開宿主身上某些細胞的“鎖”。蛋白質(zhì)尖刺還可以因變異而改變形狀,從而為寄生新的宿主打開方便之門。這就好比一把鑰匙第一次打不開鎖,就變個形狀,再試試,如此這般,總有得逞的時候。過去,冠狀病毒的宿主主要是家畜,但SARS的爆發(fā)表明,宿主也可以是人類。意識到這種危險后,病毒學家開始了一次冠狀病毒之旅,在人和野生動物身上追蹤它們,試圖了解這些變化是如何發(fā)生的以及評估未來的風險。
普通感冒病毒之一:
NL63冠狀病毒
在我們知道了SARS病毒后不久,病毒學家在一名患支氣管炎的兒童身上發(fā)現(xiàn)了另一種冠狀病毒NL63。隨后的研究表明,NL63冠狀病毒在人類中廣泛存在,1%~9%的呼吸道感染由它而起,尤其兒童在出生后的頭幾年里經(jīng)常被它感染。其典型癥狀是發(fā)燒、咳嗽、喉嚨痛、支氣管炎和肺炎,與普通感冒的癥狀差不多。換句話說,NL63是另一種與普通感冒相關(guān)的冠狀病毒。
后來在豬、貓和蝙蝠身上,人們又發(fā)現(xiàn)了NL63的親屬。對人身上的NL63病毒和蝙蝠上的近親病毒進行基因比較,發(fā)現(xiàn)它們在563-822年前曾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這說明,NL63病毒是在13-15世紀的某個時候跳到人身上的。病毒學家又進一步猜測,當它初次跳到人身上時,很可能在當時引發(fā)了一場疫病大流行。因為像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一樣,在缺乏免疫力的人群中,NL63病毒最初的傳播也是致命的。
13-15世紀,歐洲正處于中世紀。病毒學家本來指望能從中世紀的歷史文獻中找到NL63冠狀病毒流行的證據(jù)。很遺憾,這項工作并不容易。因為在中世紀,歐洲流行過很多致命的疾病,即使有記載,后人也很難判斷是否為NL63冠狀病毒的大流行。
然而,對一場更為近期的疫病的流行,我們已經(jīng)掌握比較確鑿的證據(jù),證明其罪魁是冠狀病毒。那場疫病被稱為“俄羅斯流感”。
普通感冒病毒之二:
OC43冠狀病毒
1889年,中亞爆發(fā)的一次疫病蔓延,次年引發(fā)了一場席卷全球的疫情,估計造成100萬人死亡。它引起身體發(fā)燒和虛弱等癥狀。限于當時的認識水平,人們將這次疫病歸為流感,并稱其為“俄羅斯流感”。但現(xiàn)有證據(jù)表明,其真正的元兇很可能是一種冠狀病毒。
線索是后來拼接起來的。1960年代初,病毒學家首次從普通感冒患者身上分離出一種冠狀病毒OC43。不過,因為它只引發(fā)普通感冒的癥狀,此后便被長期忽視了,直到SARS爆發(fā)后,人們才重新對它產(chǎn)生興趣。病毒學家對OC43病毒的基因組進行測序,并與其他動物身上發(fā)現(xiàn)的毒株進行比較。他們得出結(jié)論,OC43病毒起源于牛或豬。他們還計算出,它跳到人身上的時間在1890年前后。這個時間點很眼熟,是不是?對,這正是“俄羅斯流感”流行的年份。
日期的重合并不是唯一的證據(jù)。那次大流行中,許多病人有明顯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影響的癥狀。今天,雖然OC43病毒主要與輕度感冒癥狀有關(guān),但也被認為會感染神經(jīng)組織。它是導致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如慢性脫髓鞘疾病和多發(fā)性硬化癥的嫌犯。
如果OC43冠狀病毒確實是導致1889年“俄羅斯流感”的罪魁禍首,那么在過去的130年里,它顯然已經(jīng)失去鋒芒,變得溫和。它可能在歷史上持續(xù)了相當長的時間,但隨著人群對它的適應(yīng),其威力也一次不如一次,如今只能引起輕微的感冒癥狀。
普通感冒病毒之三:
229E冠狀病毒
另一種229E冠狀病毒,是在1960年代中期被發(fā)現(xiàn)的。隨后的實驗表明,感染229E病毒的受試者,一半在2-5天后出現(xiàn)感冒癥狀。但因為它只引起輕微的感冒癥狀,此后也被長期忽視。直到2007年,在羊駝身上發(fā)現(xiàn)了它的一個近親之后,才再次成為人們關(guān)注的焦點。
2012年,一種神秘而致命的新型冠狀病毒首次在沙特阿拉伯爆發(fā),引發(fā)了所謂的中東呼吸綜合癥(MERS)。人們在追查MERS病毒來源時,一個意外的發(fā)現(xiàn)是,阿拉伯和非洲5.6%的單峰駱駝感染了類似229E的病毒。
對人的229E病毒與單峰駱駝的疑似229E病毒進行基因比較表明,它們都起源于非洲蝙蝠。它們的共同祖先先是跳到單峰駱駝上,然后在1686-1800年的某段時間里,從單峰駱駝跳到人身上。與MERS病毒一樣,當它最初跳到人身時,可能也引發(fā)了一場致命的疫病大流行。可惜這方面的歷史證據(jù)付之闕如。
普通感冒病毒之四:
HKU1冠狀病毒
2005年,病毒學家在一名71歲的肺炎患者身上發(fā)現(xiàn)了第四種普通感冒冠狀病毒HKU1。老年人特別容易感染這種病毒。HKU1病毒的近親似乎是嚙齒動物身上的一種冠狀病毒。我們不知道它什么時候開始感染人類的。不過,冠狀病毒HKU1與229E和OC43相比,其癥狀更輕微,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猜測,它在人類中傳播的歷史可能比上述兩種冠狀病毒更長久。
能帶給我們什么啟示?
四種普通感冒冠狀病毒有一個有趣的特征:它們的傳播是起起落落的。譬如對于NL63,有感染率高的年份和低的年份,大約每兩年一個周期。
此外,它們似乎存在競爭。譬如,在2000-2010年間,NL63和OC43感染比229E和HKU1感染更為常見,但最近幾年,似乎229E和HKU1又占了上風。病毒學家猜測,也許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對它們的免疫力是有一定期限的,被感染過后,保護我們幾年,而后就失效了,所以容易被再次感染。如果點燃這次疫情的新冠病毒對于我們也屬這種情況,前景就堪憂了。
更黑暗的一個事實是,1990年的一項實驗發(fā)現(xiàn),感染過229E病毒的受試者一年后很容易再次被感染;而且,再次感染時,他們沒有任何癥狀,但可以四處傳播病毒。當無癥狀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傳播病毒時,你能想象這對脆弱人群意味著什么。考慮到在這次疫情中,也出現(xiàn)了大量無癥狀傳染者,我們必須抓緊對感染過新冠病毒而后康復(fù)的人進行調(diào)查,看看是否也有這種情況。
然而,對普通感冒病毒的研究也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樂觀的理由。冠狀病毒科由四個亞科組成,其中能感染人的占兩個亞科。NL63和229E冠狀病毒屬于α亞科。OC43和HKU1屬于β亞科。β亞科還包括MERS病毒、SARS病毒和這次的新冠病毒。一種病毒的抗體對屬同一亞科的病毒有時也有效。所以,那些剛被OC43病毒或HKU1病毒感染過的人,或許對新冠病毒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免疫力。如果情況屬實,通過有意感染OC43病毒或HKU1病毒以獲得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也不失為抗擊疫情的一條計策。當然,這還有待進一步核實。
從長遠來看,新冠肺炎病毒很可能會像其他四種普通感冒冠狀病毒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溫和,甚至有一天它成為另一種普通感冒冠狀病毒。變溫和也符合它自己的利益,如果病毒一直都致命,被它感染的宿主一個個死亡,那么它就沒有機會再傳播了。但這個毒性減弱的過程也許要經(jīng)過很多年。在這期間,它對于我們依然是個巨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