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晴,李曉靜,陳 玲
(1.廣東省惠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附屬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廣東 惠州 516001;2.廣東省惠州市瑜伽文化研究會,廣東 惠州 516001)
妊娠及分娩可對女性盆底組織產生不同程度損傷或對其功能產生影響,導致性功能障礙、壓力性尿失禁、腰骶疼痛等[1]。本研究用針灸聯(lián)合產后瑜伽改善盆底功能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84例,均為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年齡22~33歲,平均(26.81±2.43)歲;孕周38~41周,平均(39.72±0.79)周;初產30例,經(jīng)產12例;自然分娩27例,剖宮產15例;產時出血量230~1680mL,平均(635.62±323.48)mL;新生兒體重2600~4600g,平均(3269.58±384.63)g。觀察組年齡22~34歲,平均(27.14±2.52)歲;孕周38~42,平均(39.89±0.82)周;初產28例,經(jīng)產14例;自然分娩26例,剖宮產16例;產時出血量220~1560mL,平均(658.62±342.48)mL;新生兒體重2700~4800g,平均(3284.29±393.25)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年齡22~40歲;②產前無潛在感染,產程經(jīng)過無異常;③會陰肌力減弱在3級以下;④腹直肌分離在2指以內。
排除標準:①有認知功能障礙,精神疾病;②存在影響膀胱功能的疾?。虎奂韧幍朗中g或盆腔手術史;④嚴重器官功能衰竭;⑤合并惡性腫瘤或其他重癥疾病。
兩組均常規(guī)產褥期處理,并用凱格爾訓練加生物反饋電刺激。①凱格爾訓練:患者平臥在床,屈膝,微微分開大腿,先調勻呼吸,吸氣準備,呼氣時用力收縮陰道肛門部位5s,注意全身放松,腹部、大腿、臀部不可用力。隨后吸氣時慢慢放松5s。循環(huán)練習,每次15min,每日2次,持續(xù)1個月。②生物反饋電刺激:取仰臥位120o,身體保持放松,將陰道電極置于陰道內,輸出電刺激。刺激電流強度由0mA開始逐漸增加至產婦自覺盆底肌有收縮但無不舒適感為限(30~60mA),囑患者按顯示器上描記的波形做持續(xù)收縮或放松陰道運動,治療儀將主動肌肉收縮引發(fā)的肌電信號轉化為反饋電流,再次刺激肌肉收縮,反復促進肌肉功能恢復。同時在生物反饋模式下,根據(jù)生物刺激反饋儀反饋的結果,指導患者主動收縮盆底肌的方法及強度。每日1次,持續(xù)1個月。
觀察組加用針灸及產后瑜伽。①針灸:患者排空膀胱,取仰臥位,取氣海、關元、中脘、下脘、子宮、足三里、三陰交、血海,快速進針直刺,得氣后行平補平瀉法,留針30min,然后取雙下肢足三里、三陰交加艾條灸,隔兩天1次,連續(xù)1個月。②產后瑜伽:a.腹式呼吸法:產婦取仰臥位,雙腿屈曲,緩慢深吸氣至腹部完全鼓起,再緩慢深呼氣至腹部完全凹陷,連續(xù)做15次。b.山式法:雙腳并攏站立,繃緊膝關節(jié)同時舒展腳趾抓地,雙手十指相扣向上伸展,協(xié)調呼吸維持15s。c.肩倒立式:產婦取仰臥位,雙腿屈曲,抬高臀部并將雙腿向上延伸,采用雙手支撐,協(xié)調呼吸維持15s。d.貓式:屈膝跪地,手掌平放地面,吸氣,腰部下壓,頸部抬起,收緊臀部,盡量彎曲上半身,吐氣,腰部向上鼓起。e.嬰兒式:產婦取仰臥位,吸氣,曲起雙腿,雙手抱住,呼氣,將雙腿壓向胸部,先吸氣,再呼氣,同時抬頭貼膝。如此反復,共做3次。f.拱橋式:屈膝仰臥于地面,雙臂平放于地面手掌向下,吸氣,上抬臀部,吐氣,落回地面,如此反復,共做3次,最后回到腹式深呼吸式結束。每天訓練1次。連續(xù)1個月。
盆底肌肌力,1~5分,共5級。1分為能感覺到肌肉輕微收縮,但不能持續(xù);2分為能明顯感覺到肌肉收縮,可持續(xù)2s,完成2次;3分為肌肉收縮能使手指向前運動,可持續(xù)3s,完成3次;4分為肌肉收縮有力,能抵抗手指壓力,可持續(xù)4s,完成4次;5分為肌肉收縮有力可持續(xù)對抗手指壓力持續(xù)5s,完成5次以上。
通過盆底刺激治療儀(PHENIXU4)檢測盆底肌力疲勞程度。
產后不良事件情況,包括性功能障礙、壓力性尿失禁、腰骶疼痛等。
用SPSS24.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干預前后盆底肌力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盆底肌力比較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盆底肌力比較 (±s)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例 盆底肌力(分) 持續(xù)收縮時間(s)干預前 對照組 42 1.52±0.43 1.42±1.13觀察組 42 1.60±0.49 1.38±1.16 t0.011 0.160 P0.992 0.873干預后 對照組 42 1.98±0.76* 2.03±1.82*觀察組 42 3.34±0.43* 3.56±1.54*t10.094 4.159 P0.009 0.000
兩組干預前后盆底肌力疲勞程度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盆底肌力疲勞程度比較 (±s)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盆底肌力疲勞程度比較 (±s)
組別 例 干預前 干預后 t P對照組 42 7.02±0.86 4.57±0.94 18.463 0.000觀察組 42 6.94±0.89 2.29±1.02 29.265 0.000 t0.419 10.653 P0.676 0.000
兩組治療前后不良事件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產后不良事件比較 例(%)
女性的盆底主要由封閉骨盆出口的多層肌肉和筋膜組成,盆底主要包括直腸及尿道,其正常功能靠筋膜及多層肌肉維持。妊娠過程中,胎兒重力、排便、咳嗽等因素均可增加腹部壓力,同時增加盆底封閉組織壓力。隨著孕周不斷增加,胎兒越來越大,盆腔封閉組織壓力也隨之增長,一旦壓力過大導致無法正常收縮時,則會出現(xiàn)壓力性尿失禁、器官脫垂等盆腔功能障礙性疾病[3]。凱格爾運動主要指通過伸展盆底肌肉以增強肌肉張力,進而增加生殖區(qū)域的血流灌注量達到改善盆底功能的訓練方法,但單純使用該方法效果不佳[4]。生物反饋電刺激是將電極置于陰道內,通過施加各種強度的電流以刺激盆底神經(jīng)和肌肉,增強盆底肌肉的收縮強度和彈性,同時指導患者快速準確地自主控制盆底肌的收縮和舒張,以提高療效。
產后瑜伽是針對產婦產后特點設計的一組動作,通過各種瑜伽姿勢達到強健身體的效果,以幫助產婦快速康復。產后瑜伽不僅可以幫助產婦放松心情,還可強化子宮收縮功能,增加盆底肌肉彈性,但單獨使用難以達到理想治療效果[5]。
中醫(yī)認為,產后臟器虛衰、氣血津液虧虛是導致產后諸癥的主要因素?;蝮w內濕熱瘀血、膀胱氣機受阻導致膀胱括約肌失控,進而出現(xiàn)尿失禁;或腎虛血瘀,而腰府失養(yǎng),發(fā)為產后腰痛。治療則以針灸刺激穴位以虛補實瀉為主要原則[6]。針灸可溫陽利尿、調節(jié)腎功能,具有治療時間短、治愈率高等優(yōu)勢[7]。針灸聯(lián)合產后瑜伽可提高產婦產后康復效果,提高盆底肌力,降低盆底肌疲勞程度。子宮穴具有調節(jié)經(jīng)氣的作用,關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的功效,氣海穴具有固精益腎的作用,針刺諸穴可益氣、利尿、補腎、增強膀胱功能之效[8]。針灸可對內分泌及神經(jīng)功能產生調節(jié)作用,同時還可促進氣血流通,促進子宮收縮及復舊。針灸聯(lián)合產后瑜伽可促進機體恢復,降低產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針灸聯(lián)合產后瑜伽可提高產婦產后盆底肌力,促進子宮快速恢復,減少產后不良事件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