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丹,王東方
(河南省登封市中醫(yī)院呼吸科,河南 登封 452470)
支氣管哮喘為呼吸系統(tǒng)常見病,主要表現為反復發(fā)作的喘息、氣急、咳嗽等,若診治不及時,隨著疾病進展,可導致氣道發(fā)生不可逆性縮窄和氣道重塑[1]。本研究用定喘湯加味輔治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102例,均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1例。觀察組男28例,女23例;年齡25~60歲,平均(40.36±2.57)歲;病程3個月~5年,平均(2.31±0.63)年。對照組男26例,女25例;年齡23~60歲,平均(39.83±2.41)歲;病程2.5個月~5年,平均(2.25±0.57)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①符合西醫(yī)診斷標準[2]。反復發(fā)作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發(fā)作時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呼氣相延長,急性發(fā)作期癥狀急劇加重。②中醫(yī)證型符合《中醫(yī)內科學》[3]中熱哮的標準,氣粗,喉中有痰,痰黃黏濁,咯吐不利,煩悶不安,面赤,口苦,舌紅苔黃膩,脈滑或弦滑。
納入標準:符合中、西醫(yī)診斷標準,知情同意,倫理委員會同意。
排除標準:年齡小于18歲,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哮喘,對所用藥物過敏,妊娠及哺乳期女性。
兩組均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沙美特羅替卡松吸入劑,1次1吸,日2次;茶堿緩釋片,1次0.1g~0.2g,日2次,溫開水送服;沙丁胺醇氣霧劑,1次0.1~0.2mg,根據病情使用,但每天不超過8次。治療10天。
觀察組加用定喘湯加味。藥用炙麻黃9g,白果9g,款冬花12g,杏仁12g,半夏12g,桔梗12g,白術10g,黃芩10g,葶藶子10g,紫蘇子10g,炙甘草6g。痰多加浙貝母10g,膽南星10g;口干加沙參10g,麥冬10g;氣急加白芥子10g,萊菔子10g。水煎400mL,日1劑,早晚溫服。治療10天。
肺功能(FEV1、FEV1%)、癥狀積分。肺功能采用肺功能檢測儀檢測。癥狀積分主要包括喘息、咳嗽、咳痰、胸膈滿悶、哮鳴音五項,按無、輕度、中度、重度分別記0、2、4、6分,總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
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臨床控制:臨床癥狀完全緩解,偶發(fā)時不需要用藥,FEV1增加35%,或FEV1大于等于80%預計值。顯效:哮喘發(fā)作明顯減輕,FEV1增加25%~30%或FEV1達到預計值60%~79%,仍需要使用糖皮質激素或支氣管擴張劑。好轉:哮喘癥狀減輕,FEV1增加15%~24%,仍需使用激素或支氣管擴張。無效:未達到“好轉”標準。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s)
指標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FEV1(L) 治療組 51 1.93±0.64 2.65±0.90 5.396 0.000對照組 51 2.01±0.66 2.36±0.83 2.357 0.010 t0.621 1.692 P0.268 0.047 FEV1% 治療組 51 65.36±6.23 85.17±8.43 13.496 0.000對照組 51 65.29±6.30 79.43±7.59 10.237 0.000 t0.056 3.614 P0.478 0.000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治療組 51 24.36±8.12 5.17±2.43 16.169 0.000對照組 51 24.83±8.23 9.68±4.09 11.712 0.000 t0.290 6.777 P0.386 0.000
支氣管哮喘目前尚不能徹底治愈,但經過治療,病情可以得到較好的控制。哮喘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多認為與免疫-炎癥機制、神經機制和氣道高反應性有關[4-5]。可因吸入物、感染、食物、氣候、藥物等誘發(fā)或加重病情。支氣管哮喘分為急性加重期和緩解期,緩解期癥狀較輕,急性加重期癥狀急劇加重。支氣管哮喘急性期治療在于盡快緩解氣道阻塞,糾正低氧血癥,恢復肺功能,預防疾病惡化,防止并發(fā)癥[6]。
沙美特羅替卡松吸入劑為沙美特羅與丙酸氟替卡松復合制劑,可抑制肥大細胞介質的釋放,從而控制臨床癥狀。丙酸氟替卡松有抗炎作用,從而減輕癥狀,且無嚴重不良反應[7]。茶堿緩釋片可松弛呼吸道平滑肌,改善呼吸功能[8]。沙丁胺醇氣霧劑為選擇性較強的β2-受體激動劑,具有擴張支氣管作用[9]。
支氣管哮喘屬中醫(yī)“喘證”范疇。《黃帝內經》記載為“喘鳴”、“上氣”?!督饏T要略》記載“咳而上氣,喉中如水雞聲”,是對臨床癥狀的較早記載。隨著中醫(yī)學的發(fā)展,目前多數醫(yī)家認為病因主要與體質偏頗、外邪侵襲、勞倦體虛、飲食不當、情志不暢等有關。病機為痰邪,痰邪藏于肺,成為“夙根”,當正氣不足,外邪侵襲,引動伏痰,導致發(fā)病。病位在肺,與肝、腎等臟腑均有關系[10-11]。
熱哮多因感受熱邪,素體陽盛,痰從熱化,痰熱為患而發(fā)病。治當清熱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湯方中炙麻黃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杏仁降氣止咳平喘,白果斂肺定喘,款冬花潤肺下氣、止咳化痰,半夏降氣化痰,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載藥上行,甘草調和諸藥,炒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黃芩清熱燥濕,葶藶子瀉肺平喘,紫蘇子降氣消痰、平喘,痰多加浙貝母、膽南星清熱化痰,口干加沙參、麥冬滋養(yǎng)肺陰,氣急加白芥子、萊菔子利氣豁痰。諸藥合用,可清熱宣肺,化痰平喘[12]。
定喘湯加味輔治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可提高臨床療效,改善肺功能及臨床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