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莉
(東??h中醫(yī)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0)
有創(chuàng)患者占普外科患者總數較大比重,傷口類型與嚴重程度不等,對臨床護理服務提出了更多要求。綜合護理干預從傷口評估、敷料選擇、傷口處理、心理護理、預防感染等全方位入手,主動向患者施以人文關懷。在不違背醫(yī)院規(guī)章制度的基礎上,滿足患者各項需求,患者治療依從性與護理配合度提高,更利于外傷恢復。同時轉變了護理人員的職責理念,在護理滿意度、傷口愈合時間等方面的優(yōu)勢都是常規(guī)護理所不能比擬的。
將126例普外科外傷患者當作觀察對象,患者及其家屬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據護理方式差異,分為對照組、研究組各63例。對照組男36例、女27例;年齡21~64歲,平均43.3±4.2歲。研究組女28例、男35例;年齡22~65歲,平均44.5±4.6歲?;€資料比對,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可比。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包括傷口清洗、覆蓋、包扎等。研究組接受綜合護理干預,如下。
1.2.1 傷口評估
對入院患者展開局部、全身與個人等整體化評估,了解傷口嚴重程度與進展情況,指定針對性治療方案。局部評估為貫徹創(chuàng)面深度、局部血運情況,細菌學檢查周圍血管,并拍照記錄。全身評估指綜合評估患者身體健康狀況,包括營養(yǎng)狀況、基礎疾病、心理狀態(tài)、活動能力等。個人評估主要指收集患者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與致傷原因、傷口類型等傷口資料。
1.2.2 傷口處理
敷料包括水膠體敷料、水凝膠敷料、離子抗菌敷料等,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①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傷口表淺皮膚愈合,適合用于水膠體敷料。滲透液多的可使用藻酸鹽填充條,外敷泡沫敷料,滲液少且有黑痂可使用保濕類凝膠敷料。②黑期適用于各種清創(chuàng)手段。③黃期填充潰瘍糊,外敷泡沫敷料。④紅期保護新生肉芽組織。⑤粉期運用潰瘍貼、透明貼敷料。⑥感染創(chuàng)面適用于抗菌敷料。
1.2.3 預防感染
首先加強醫(yī)護人員醫(yī)院感染防范意識,正確使用抗菌藥物。規(guī)范操作引流管放置,操作過程中加強用手衛(wèi)生,減少醫(yī)院感染幾率。其次嚴格無菌操作,按照規(guī)定更衣洗手與消毒。完善互相監(jiān)督制度的同時,切實落實無菌操作。同時加強病房環(huán)境衛(wèi)生,溫度濕度合理控制,定期消毒通風,定期更換隨時物品,發(fā)現感染者及時隔離。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強抗生素藥敏試驗。此外,還需加強患者日常護理,包括營養(yǎng)支持、飲食指導、衛(wèi)生狀況改善等,提高機體防御能力。
1.2.4 心理護理
評估患者心理狀況,做好患者信息咨詢服務與心理疏導工作,消除顧慮。及時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有效鼓勵傷口疼痛者,轉移其注意力,提高其疼痛耐受力。
1.2.5 新型護理方法
首先是傷口局部封閉負壓引流,加強組織血液灌注,加速形成肉芽組織,促進頑固性傷口愈合。其次加強氧氣療法,增加吸入氣中氧氣含量,提高傷口組織氧含量,構建傷口側支循環(huán)系統(tǒng),改善傷口與附近組織血液循環(huán),促進傷口修復愈合。
用S P S S 1 9.0 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計數資料分別用(±s)、%表示,分別用t、x2檢驗。P<0.0 數據有統(tǒng)計學差異。
研究組治療有效率為92.06%(58/63),對照組為71.43%(45/63),組間差異顯著(x2=8.989,P=0.003)。
研究組傷口愈合時間為1 5.2 4±4.5 8 d,對照組為49.68±6.91d,組間差異顯著(t=32.974,P=0.000)。
干預后,研究組的S D S 評分(4 5.3 8±9.5 8 分)低于對照組(5 8.3 8±9.2 7 分),P<0.0 5;研究組S A S 評分(43.67±7.74分)低于對照組(57.48±8.27分),P<0.05。
研究組滿意度為93.65%(59/63),對照組為63.49%(40/63),P<0.05。研究組感染率為4.76%(3/63),對照組為19.05%(12/63),P<0.05。
影響傷口愈合的因素較多,尋求有效的護理方式,規(guī)避傷口愈合影響因素,更利于傷口愈合[1-2]。綜合護理模式,主要以患者為中心,關注疾病本身的同時,更關注患者所處環(huán)境、物理因素、心理狀態(tài)等因素,對傷口愈合的影響。據評估結果及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護理要求,提供規(guī)范化、人文化的整體護理。護理人員的職責理念發(fā)生了變化,不再只是照顧患者,專業(yè)角色是多樣化的,以擔當起維護患者健康的重任。初次之后,新型敷料與新型護理方法的應用,加快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實現醫(yī)療資源高校利用的同時,住院時間、感染率也隨之優(yōu)化[3]。
綜上,綜合護理干預對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緒狀態(tài),加速病情康復,提高護理滿意度,彌補常規(guī)護理的不足,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