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貴
(黑龍江北大荒農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七星分公司,黑龍江 富錦 156300)
對于水稻的有機復合肥料來說,目前有一種使用時比較高效的新型微生物肥料,并且應用時也比較安全,那就是生物有機肥。在使用生物有機肥時通過有機肥結合多種有益的微生物菌群相互作用,從而生成一種有機復合肥料。產(chǎn)生的有機復合肥料不僅可以對水稻植株代謝情況進行有利調節(jié),還能對水稻的根系活力以及養(yǎng)分吸收能力做到增強的作用,整體上也能讓水稻提升其肥料的利用率。本文通過在水稻種植上使用生物有機肥,來分析生物有機肥對于水稻的肥效,從而為水稻在培育中使用生物有機肥的效果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也有利于生物有機肥的推廣應用。
首先我們選取的有機水稻生產(chǎn)基地,其土壤的土質要為中土壤,并且土壤中的肥力表現(xiàn)為中上水準,在試驗地選取之后,我們對其耕層進行調查分析,其耕層混合土中全氮為0.96g,速效鉀為130mg/kg,有效磷為16.9mg/kg,土壤中有機物質的含量為17.1g/kg,水稻種植的方式是旱育稀植,并且上一次這個土壤種植的作物也是水稻。
本文選取的水稻品種為龍粳31號,生物有機肥選擇常見的六類,分別是“綠元寶”、“漁谷豐”、“安奇樂”、“寧農”、“西夏”以及“塞外春”等品牌的生物有機肥,這六種生物有機肥中,“綠元寶”牌的有機質≥25%、“漁谷豐”牌的有機質≥30%、“塞外春”牌的有機質≥32%。
試驗分為六個單獨模塊來進行,各個模塊的施肥量如下圖表1:
在表1的試驗中,每個生物有機肥為一個模塊,一共分成六個模塊來進行試驗以及數(shù)據(jù)的收集,每個模塊設置三個重復的土壤,并隨機進行排列,一共三個試驗地塊,每個試驗地塊分成六個試驗地,試驗地塊面積為56m2,其長寬分別是8m和7m,每個試驗模塊面積大概為9.3m2,各個模塊使用單獨的開口進行灌水。各個試驗模塊施用的肥料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施肥為基礎肥料,占比單個模塊總肥料的80%,第二次施肥為追加肥料,占比單個模塊總肥料的20%,施用肥料后,后續(xù)再對水稻進行常規(guī)的培育操作。
水稻在插秧后的5~7d左右時間后,對三個試驗地塊進行定點的調查,做到每十天調查記錄一次數(sh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包括惡苗病發(fā)生率以及稻瘟病的發(fā)生率,如果中途水稻苗出現(xiàn)異常的病態(tài),比如有稻瘟病或者是惡苗病等,則要用生物藥劑做好及時的防治工作。最后對產(chǎn)量進行統(tǒng)計測算時,每個試驗模塊需選取10個地方,然后根據(jù)植株的大小,來選擇大小相同的20株水稻,再對選取的這些水稻記錄其穗長、株高、千粒重、空秕率以及穗粒數(shù),并分析記錄其理論產(chǎn)量。
通過下圖表2我們來對基本苗和分蘗成穗率進行分析:
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出,模塊4在分蘗成穗率、收獲穗數(shù)以及莖穗比例上表現(xiàn)的效果最為理想,然后是模塊3和模塊5表現(xiàn)次之。這也表明水稻在使用生物有機肥的時候,使用“安奇樂”、“西夏”以及“寧農”等三類生物有機肥的其中一種,都會對水稻的分蘗情況有著較好的應用效果,同時從統(tǒng)計的表中可以看出,模塊2使用后的表現(xiàn)效果最不理想,不僅收獲穗偏低,并且空秕率也偏高。
由以上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種植水稻,在生物有機肥的選擇上,“寧農”、“西夏”以及“安奇樂”可以明顯提高水稻的生長質量,增加水稻的收獲穗數(shù),從而提高整體的經(jīng)濟系數(shù),其中對使用了“寧農”以及“西夏”生物有機肥的水稻,其植株在全生育期生長都表現(xiàn)的旺盛,并且分蘗也多,葉色呈現(xiàn)濃綠色,株型也較高,使用這些生物有機肥可以有利于水稻的平穩(wěn)生長,提高水稻的整體產(chǎn)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