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瑩瑩
(蘇州市立醫(yī)院本部,江蘇 蘇州 215000)
非體外循環(huán)冠狀動脈搭橋術(OPCABG)具有保護患者心肺功能、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康復快及進食早等優(yōu)點,有效避免了體外循環(huán)干擾人體正常生理狀態(tài)的同時,也使患者無心肌再灌注損傷,利用患者康復[1]。為縮短手術時間,提高手術成功率,我院選取16例行非體外循環(huán)冠狀動脈搭橋術患者應用手術室護理,現(xiàn)報道如下。
將我院自2017年3月~2019年8月收治的行非體外循環(huán)冠狀動脈搭橋術患者16例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8例)與對照組(8例)兩組。觀察組男6例,女2例,年齡40~76歲,平均年齡(58.3±2.1)歲,穩(wěn)定性心絞痛5例,變異性心絞痛3例,按冠狀動脈造影顯示,單支血管病變3例、雙支血管病變2例,三支血管病變2例,四肢血管病變1例。對照組男5例,女3例,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59.6±3.2)歲,穩(wěn)定性心絞痛4例,變異性心絞痛4例,按冠狀動脈造影顯示,單支血管病變4例,雙支血管病變1例,三支血管病變2例、四肢血管病變1例。
選入標準:患者年齡40~76歲;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及家屬均已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1 手術方法
均進行氣管插管,取仰臥位并全身麻醉,應用OPCABG治療。胸骨正中位置作一切口,左乳內(nèi)動脈和大隱靜脈間游離,將乳內(nèi)動脈前全身肝素化作切斷處理,活化凝血時間維持在5-6分鐘左右,術中應用β受體阻滯劑控制患者麻醉深度的同時,也保持患者心率減緩,并維持在每分鐘60~80次。將心臟血管使用心臟固定器固定在需吻合的位置,為保證手術視野,應用序貫搭橋,對血管橋的扭曲情況、吻合口通常與否和有無漏血情況進行詳細檢查。自體引流血回輸均采用2000A性一次性血液回輸器[2]。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手術室護理方法。
1.2.2.1 術前護理方法
術前訪視,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手術流程、手術環(huán)境及相關注意事項,增強患者及家屬對手術的重要性,耐心傾聽患者的需求,并積極回答患者的問題,將手術成功案例講解給患者,樹立患者治療的信心。指導患者預防呼吸道并發(fā)癥的方法,增強患者自我護理知識的同時,也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限制探視人數(shù),為不增加患者心肌耗氧量,保持患者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或突然用力,給予患者健康的飲食指導,少量多餐,高維生素、低熱量及易消化食物[3]。糖尿病患者需有效控制血糖,術前檢查患者牙齦炎、牙髓炎及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如有問題及時治療。為鍛煉下肢肌肉,需進行腿部運動,進行起床、起身及床上大小便等鍛煉。為排空腸道,術前8小時需進行灌腸,并禁食6~8小時。
1.2.2.2 術中護理方法
需檢查常規(guī)體溫器械、搭橋器械、吹霧管、除顫器等手術器械與相關藥物是否齊全、運行是否正常。將手術室內(nèi)溫度調(diào)節(jié)為24~25℃,詢問患者情況,讓患者躺在放有變溫毯的手術床上,并將變溫毯控制在適宜溫度,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麻醉后,監(jiān)測生命體征,協(xié)助醫(yī)生進行手術。
1.2.2.3 術后護理方法
術后患者需連接呼吸機,觀察胸廓起伏、表情淡漠及呼吸是否與呼吸機同步等缺氧情況,對患者血樣飽和度進行有效監(jiān)測。在聽診患者雙肺呼吸音變化后,有效進行吸痰護理,同時需給患者拍攝X線片,查看患者術后的插管位置、肺部情況及心影大小。脫離呼吸機后,加強患者肺部體療,保證供氧的同時,減少心肌耗氧量,對患者血液、脈搏、血糖、靜脈壓與尿量等指標進行嚴格監(jiān)測,主要患者導管護理,給予飲食指導。
觀察兩組患者的術后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心絞痛緩解情況、切口感染及切口裂口情況。
觀察組患者術后機械通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分別(13.3±4.3)h和(15.4±5.7)d,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7.5±3.7)h和(18.6±2.4)d,觀察組心絞痛緩解率1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5%(2/8),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切口裂開1例,無切口感染及化膿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的切口裂開和切口感染2例,組間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OPCAB是治療冠心病、緩解心絞痛的主要手術治療手段,具有操作簡單、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及術后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對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質(zhì)量和生存質(zhì)量具有重要作用。術中應用手術室護理,有效消除了患者的不良情緒,減少了機械通氣和住院時間,緩解了患者心絞痛,術后并發(fā)癥也較少。
觀察組患者術后機械通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及心絞痛緩解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切口裂開1例,無切口感染及化膿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的切口裂開和切口感染2例,組間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總之,手術室護理在非體外循環(huán)冠狀動脈搭橋中護理效果顯著,在保證患者心跳的同時,減少了并發(fā)癥發(fā)生,縮短了住院時間,加速了患者康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