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然
(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江蘇 徐州 221000)
良性前列腺增生類疾病是常見的男性老年疾病,臨床表現為尿不盡、尿頻、尿急等,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主要通過電切手術治療[1]。親情護理作為一種重要的護理模式,經常被應用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圍術期護理之中,以患者作為中心,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力求為患者帶來更加優(yōu)質貼心的服務,從而得到了很高的護理應用效果。
在2010年1月~2020年6月我院共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選取6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入選標準:所有患者經診斷均符合良性前列腺增生,并進行手術治療。排除標準:臨床資料不全者;合并前列腺癌、外逼尿肌無力和不穩(wěn)定膀胱患者;合并凝血功能異?;颊撸痪癞惓;颊?;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其中對照組30例患者年齡51~76歲,平均(63.57±4.62)歲;觀察組患者年齡52~80歲,平均(63.62±4.53)歲。對兩組患者的相關臨床資料比較發(fā)現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均術前禁食、生命體征監(jiān)測等常規(guī)圍術期護理。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親情護理:(1)術前護理:在手術之前向患者講述疾病相關知識,耐心與患者進行溝通,詢問患者的情況,并及時解答患者心中存在的疑惑,耐心為患者講解疾病知識與一些成功案例,增強患者治療信心,并向患者熱情地介紹臨床醫(yī)師、護理人員、病房環(huán)境和醫(yī)院環(huán)境等,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在手術前的一天晚上,麻醉師和護理人員一起到病房去看望患者,向患者講解手術的相關事項與手術時間,消除患者的恐懼、焦慮以及緊張等負面心理,給予患者親人般的安撫;(2)術中護理:將患者送入到手術室之后,護理人員需要和患者進行耐心溝通,及時聽取患者的意見與要求[2]。并在手術過程中應用熟練技術,進行手術相關操作,降低患者手術疼痛與不安;(3)術后護理:在患者手術結束之后及時告知患者的家屬,患者的切口處所需要注意的事項,并仔細檢查引流袋,將引流袋固定,密切監(jiān)視患者的生命體征情況,一旦出現異常及時告知主治醫(yī)生;(4)出院指導;告知患者遵醫(yī)囑用藥,且注意保暖,盡量不要久坐,排便不能用力過大,避免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并告知患者術后飲食注意事項,注意營養(yǎng)補充,避免刺激性食物。
對兩組患者的舒適度評分、睡眠質量評分。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
利用SPSS 23.0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具體表示方式分別用%和(±s)表示,分別進行x2檢驗和t檢驗,當P<0.05時表示兩組數據差異顯著。
護理后,觀察組舒適度評分為(8.6 1±2.4 2)分,睡眠質量評分為(8.26±3.10)分,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6.81±2.23)分、(6.84±3.90)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33%(1/3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 3.33%(7/3 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親情護理是目前臨床上新提出來的一種護理手段,其根據現代心理和社會醫(yī)學的的發(fā)展規(guī)律而形成的一種護理理念,基本原則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提供更親切溫暖和更具有人情味的護理和治療氛圍,醫(yī)患關系更加和諧,同時也能緩解患者的焦慮或緊張等不良情緒,使患者及其家屬的配合度更高,促進患者恢復,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3]。
本研究結果表明,通過不同護理后,觀察組的舒適度評分和睡眠質量評分比對照組提高較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33%(1/3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 3.33%(7/3 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究其原因,親情護理從患者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為患者考慮,因為患者年齡較大、長時間忍受病痛折磨,壓力較大,而親情護理使患者能感受到關愛,受到鼓勵,促進恢復。
綜上所述,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圍手術期運用親情護理可以加強患者的舒適度,從而提高患者睡眠質量,減少術后并發(fā)癥情況,臨床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