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軒
籃球運動是美國的詹姆斯·奈史密斯于1891年發(fā)明的。
初創(chuàng)(19世紀90年代—20世紀20年代);完善與推廣(20世紀30—40年代);普及與發(fā)展(20世紀50—60年代);提高與飛躍(20世紀70—80年代);創(chuàng)新與攀登(20世紀90年代至今)。
隨著現(xiàn)代體育的不斷發(fā)展,籃球運動變成了其中最重要的運動之一,這項運動是在特殊規(guī)則下以特殊的形式和手段的集體進行攻守對抗,引人入勝,從而逐步演進成為現(xiàn)代競技體育的運動項目。這項運動是在一定的時間不同或相同的球員在不破壞規(guī)則的情況下完成的比賽,并且有著許多代表性的聯(lián)盟,其最有名氣的便是NBA。
籃球運動是以投籃、上籃和扣籃為中心的對抗性體育運動,是全世界無數(shù)人熱愛的運動,籃球運動充滿活力,不僅能提高參與者的身體素質、鍛煉意志,還能培養(yǎng)團隊精神、增強使命感和榮譽意識。籃球運動是1891年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發(fā)明的。在特殊規(guī)則限制下,以特殊的形式和方法、手段、集體地進行攻守對抗,引人入勝,從而逐步地演進成為現(xiàn)代競技體育的運動項目。
籃球運動有以下的價值:
籃球活動涵蓋了跑、跳、投等多種身體運動形式,且運動強度較大,因此,它能全面、有效、綜合地促進身體素質和人體機能的全面發(fā)展,保持和提高人的生命活力,為人的一切活動打下堅實的身體(物質)基礎,從而提高生活的質量。
通過練習和比賽的過程,能使參與者的個性、自信心、情緒控制、意志力、進取心、團隊凝聚力、自我控制與約束等方面都有良好的發(fā)展,以及培養(yǎng)團結拼搏、努力協(xié)作、文明自律、遵紀守法、尊重他人等良好道德品質和集體主義精神。
運球是籃球運動的基礎,運球時應保持兩腳前后自然開立兩膝微屈,上體內稍前傾,頭抬容起,眼睛平視。非運球手臂屈肘平抬,用以保護球。腳步動作的幅度和下肢各關節(jié)的屈度隨運球速度和高度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傳球是團隊作戰(zhàn)的核心,持球時,兩手五指自然分開,拇指形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側后方,手心空出,兩肘自然彎曲于體側,將球置于胸前,拇指用力向下壓,食指、中指用力彈撥,將球傳出。
過人是快速甩開對方防守球員,到達籃下的動作,雙手握緊球,右腳(或左腳)向右上方(或左上)踏出一步,同時雙手將球往相同方向擺去,動作要連貫。當你迅速踏出一只腳之后,對方如果站立不動,你則快速向那個方向運球突破。
投籃是籃球得分的重要手段,投籃時,無論是單手還是雙手,持球時五指都應自然張開,掌心空出,用指根及指根以上部位觸球,增大對球的接觸面積,以保持球的穩(wěn)定性,控制球的出手方向。
防守是防止對方得分的動作,兩腳伸開微微比肩寬,身體重心放低,兩腿微微彎曲,雙手伸開。由于重心放低身體會向前略傾斜,這個防守的動作優(yōu)勢能全面地防守對手的進攻的方向,給對手的進攻造成干擾。
1.受場地面積、籃筐固定高度等籃球項目特點的制約,高大隊員在爭搶籃板、封蓋等技術運用中具有高空優(yōu)勢,攻、防面積擴大,對抗中更具威力。隊伍大型化已成為世界強隊發(fā)展的基本條件之一。
2.中國球員對速度的要求及身體對抗要求的不斷增加,戰(zhàn)術的簡練性、實效性增強,“人球為主”的攻擊性、多變性防守運用更加普遍,貼身防守更加兇狠。
曾經有過許多人問我的偶像——科比 布萊恩特成功的秘訣,而他卻反問了一句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確實是如此。他每天堅持早起訓練不怕辛苦與傷病的挫折這股曼巴精神造就了他所輝煌的一切,回想起十幾年前,他所輝煌的時刻單場81分盛宴一人帶動整只球隊。在跟腱斷裂后獨自一人走向罰球線堅強地完成 了60分壯舉,這也使許多明星球員繼承了他的曼巴精神。
籃球運動具有較強的集體性,它要求參加者必須齊心協(xié)力、密切配合、互相幫助,發(fā)揮集體的力量,爭取比賽的勝利。因此參加者容易形成團結友愛的集體榮譽感、嚴格的組織性和頑強的意志以及積極拼搏的精神,并能夠使參加者相互了解,形成友好的交往和長期的友誼。籃球文化以獨特的活動形式最形象地展示人體優(yōu)美形態(tài)和心靈氣質,和諧地反映人類對現(xiàn)代社會文明生活的創(chuàng)新,完善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