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軍
【摘要】在高中階段,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習最主要的方式之一,通過物理實驗可以讓學生更快地熟悉所要記憶的知識點,能夠讓學生熟練地操作各種設備,掌握一些與實驗相關的知識。通過物理實驗不僅能夠加快學生吸收知識的速度,同樣也能夠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和動手能力。由此可見,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物理課程一直是高中階段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關鍵詞】演示實驗;高中物理;難點;方法
引言
隨著新型課程標準的出現(xiàn),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內容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對于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難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階段的物理科目之所以難,是因為物理科目的知識點都比較抽象,因為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想象能力和空間構建能力。本文通過研究演示實驗中的一些教學難點,進而提出一些解決措施。
1、運用演示實驗進行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意義
高中物理知識之所以難以被學生吸收就是因為這些知識比較抽象化,就是因為這些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運用程度不深,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可能也很難接觸到。而通過演示實驗的方法可以將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直觀,變得更加形象生動,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吸收消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將原本看起來非常深奧的課本知識變?yōu)楝F(xiàn)實中能夠見到的物理實驗,既可以提升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又可以幫助擴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將知識點細化,分層次進行論證,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
2、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的教學難點
(一)學生的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不同
高中階段的學生會很明顯的出現(xiàn)兩極分化,有一部分學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基礎打得比較好,所以接受知識也比較快,很容易將這些物理知識轉化和吸收。但是有一部分學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并沒有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在接受新知識時會感覺非常吃力,甚至有些時候都會跟不上教師的講課步驟。因為學生的基礎不同,每一個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就會導致演示實驗的教學模式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為每個學生的能力都會影響到實驗教學的結果,可能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已經(jīng)對整個實驗過程進行了詳細地講解,但是有一部分學生很快就能自己動手操作,但是有一部分學生卻需要教師的幫助,需要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整個操作流程。而且在操作結束后還不能很好地將操作過程和知識點進行對應,進行聯(lián)系。
(二)知識點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
高中階段的物理知識是連貫的,各個知識點都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這要求學生必須要穩(wěn)扎穩(wěn)打,對于每一個知識點都必須了解、熟悉,這樣才能更好地吸收下一個知識點,才能更快地運用下一個知識點。而且物理測試題大部分都是綜合性的題目,并不只是考察一個知識點,可能需要學生將多個知識點結合在一起才能解決問題。但是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卻會存在一定的偏向性,可能有一部分學生在力學這一部分學習得比較好,在電學等部分卻掌握得不是很好。這就導致學生在進行實驗操作時,操作的步驟可能并不是很連貫,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實際的教學效果。因為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就會導致學習新知識點時,必須要對舊的知識點進行回顧,基礎比較好的學生能很快的跟上教師的進度,但是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可能就越學越差。
(三)部分知識點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
高中物理階段的很多知識點都比較深奧晦澀,都比較難以理解,甚至有一部分的知識點是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的,在實際生活中學生也根本不會接觸到,所以對于這些知識點學生的感觸并不深。而且因為這些知識點太過于晦澀難懂,學生在學習時也非常難理解。這些比較難理解的知識點,一般操作流程也比較復雜,所以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這些操作也并不能牢記于心,有可能在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失誤,而錯誤的操作則會影響到最后的實驗結果,所以學生可能很難依靠自己的力量得出正確的結論。就算有一部分學生確實能夠牢記整個實驗流程,但是對這些實驗流程也并不能夠有所理解,對于實驗的結果并沒有自己的體會和心得,這也會影響實驗教學的質量。對于這種晦澀難懂的知識學生總是選擇死記硬背,而不是嘗試去理解。
3、運用演示實驗解決高中物理教學難點的有效方法
(一)創(chuàng)新教學的模式,關注基礎差的學生
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模式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師一定要創(chuàng)新原有的教學模式,要學會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要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為了改變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就必須要學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在學習位移的時候,教師不要一開始就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倒是可以給學生留出一些預習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的內容,自己思考課本中的問題。在學生預習之前,教師可以給出幾個簡單的問題,在預習時間結束后,請同學來解決這些問題。位移這個課程比較簡單,所以可以直接在教室內開展實驗教學,讓學生可以利用手邊的工具進行位移實驗。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給出自己的看法,對自己的實驗進行講解,通過這種自學的模式,加深學生對于位移知識的印象。在此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多關注一下基礎差的學生,多給技術差的學生一些表達的機會,在課程結束后也可以專門給基礎差的學生進行輔導。
(二)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在課程開始前加入回顧環(huán)節(jié)
實驗教學開始之前,教師要為實驗教學創(chuàng)設一個合適的情境,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實驗中。講解一個新的知識點之前教師要加入回顧的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一起回憶之前學習的有關的知識,這樣可以有利于學生理解新知識。比如在學習楞次定律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回想一下之前學習的其他定律,然后給學生進行演示實驗,讓學生通過觀看教師的實驗對楞次定律進行推理和推導,讓學生嘗試著自己去總結一下楞次定律。教師在實驗的過程中也可以加入一些講解,引導學生觀察磁鐵之間的運動方向,要學生通過觀察得出結論,并且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對這個結論進行論證。在論證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回顧,找出楞次定律與其他定律的不同之處和相似的之處。
(三)設置懸念,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為部分知識點比較晦澀難懂,而且確實和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相距太遠,對此教師可以采用設置懸念的方式,在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知識點的學習過程中,依靠學生的主動性去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自由落體運動這一個課程時,教師可以在講課之前進行一個小小的實驗,就是將一枚硬幣和一個張紙從同樣的高度同時拋下,然后讓學生思考硬幣和這張紙是同時落地還是硬幣先落地,然后讓學生觀察教師的演示,在得出結論后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是硬幣先落地。在此基礎上逐步地引入課本的內容,帶領學生一起學習新的課程。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難度更高,高中階段的物理公式不是死記硬背就可以運用的,學生必須要對這些公式有所了解,才能夠在解題中正確的運用,這個時候就可以用到演示實驗進行教學,增加學生對這些物理公式的認識,讓學生知道那些物理公式該用于什么場景中,該如何運用這些物理公式。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演示實驗的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輕松地理解物理課本中的難點,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的神秘,進而讓學生對物理知識產(chǎn)生興趣、產(chǎn)生探索的欲望。
[參考文獻]
[1]張玉浩.利用演示實驗有效突破高中物理教學重難點[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21(06):57-58.
[2]王建國.演示實驗的運用對高中物理教學難點的有效突破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0(27):27-28.
[3]劉長學.運用演示實驗突破高中物理教學難點的實踐研究[J].高考,2020(3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