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階級關系十分復雜,無產階級政黨要想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就必須搞清楚中國革命的性質、動力、前途、對象及任務等一系列基本問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特別是對農村農民的調查研究,加深了對國情的認識,逐步認識到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重要性,逐漸認識到農民力量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力量,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運動的狀況如何關系著革命的成敗。
關鍵詞:調查研究;毛澤東;中國革命基本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重視調查研究,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做好領導工作的重要傳家寶?!盵1]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工作作風,也是毛澤東一貫重視的工作方法。有學者指出:“調查研究對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國民革命時期,在深入調查研究中國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的基礎上,毛澤東同志系統(tǒng)回答了中國民主革命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盵2]國民革命時期,經過國共兩黨共同努力,迅速把中國革命推向了高潮,但革命聯合陣線內部爭奪領導權的矛盾也日益顯露。錯綜復雜的革命斗爭把許多新問題提到共產黨人面前,包括中國革命的性質、動力、前途、對象及任務等等。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加深了對國情的認識,逐漸認識到農民力量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力量,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運動的狀況如何關系著革命的成敗。
一、中國革命的對象、領導力量和同盟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階級關系十分復雜,無產階級政黨要想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就必須把中國社會各階級的關系分析清楚,必須搞清楚誰是革命的敵人,誰是革命的朋友,否則革命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但是從建黨直到大革命初期,這個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黨內一部分同志只注重搞工人運動,看不到占中國人口絕大部分的農民是一支偉大的力量,不同意到農村發(fā)動農民,還有一部分同志過分看重國民黨的力量,片面強調同國民黨合作,放棄了無產階級在革命中的領導權。
國共合作的實現,促進了工人運動的恢復和發(fā)展,1924年7月,廣州沙面租界數千名中國工人舉行政治大罷工,抗議英法帝國主義限制中國居民自由出入沙面租界的“新警律”,斗爭持續(xù)一個多月,最終取得勝利。與此同時,農民運動也在逐步發(fā)展,廣東各縣農民紛紛建立農民協會,組織農民自衛(wèi)軍,與土豪劣紳和貪官污吏進行斗爭。經共產黨人提議,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自1924年7月起開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先后由共產黨人澎湃、阮嘯仙、毛澤東等主持,培養(yǎng)了一批農民運動的骨干力量。
毛澤東從1925年開始以主要精力領導農民運動,并注重研究中國農民問題。1925年2月,經中共中央同意,毛澤東回韶山養(yǎng)病。他利用這一機會在韶山進行社會調查。經過同各類人士接觸、交談,了解了韶山附近農民的生產、生活情況,農民的階級狀況和各種社會情況。期間,他還特地到安化縣考察社會和革命斗爭情況,同時他還秘密建立了中共韶山黨團組織,組織農民協會,成立農民夜校,并領導家鄉(xiāng)農民進行了“阻禁平糶”和爭奪教育權等斗爭。
在組織和領導韶山農民運動的過程中,他收集了許多關于農民生產和生活的材料,再加上在湘潭西鄉(xiāng)同佃農張連初交談所得情況,寫成了《中國佃農生活舉例》一文。《中國佃農生活舉例》以一個壯年勤敏的佃農作為分析對象,列舉了他一年的支出:食糧共72元(大洋,下同),豬油共3元,鹽3.12元,燈油0.84元,茶葉2元,工資36元,種子2.4元,肥料18元,牛力9.824元,農具消耗6.6055元,雜用12元。以上11項共計167.3655元。而他一年的收入:每畝年獲稻谷4石,15畝共獲60石,交租42石(十分之七),自得18石,每石價4元,共72元;喂豬每年40元;冬季或砍柴或挑腳可尋錢20元;工食省余(9月、10月、11月3個月出外砍柴挑腳,不在家里吃飯做事)15.72元。以上4項共計147.72元。收支相抵,虧空19.6455元。而這個佃農每年147.72元的收入,還須假定在下列6個條件之下才有可能:絕無水、旱、風、雹、蟲、病各種災害;身體熬練,絕無妨礙工作之疾病;精明會計算;所養(yǎng)豬牛不病不死;冬季整晴不雨;終年勤勞,全無休息。
毛澤東調查后得出的結論是:“中國之佃農比牛還苦,因牛每年尚有休息,人則全無。然事實上佃農不能個個這樣終年無一天休息地做苦工,稍一躲懶,虧折跟來了。這就是中國佃農比世界上無論何國之佃農為苦,而許多佃農被擠離開土地變?yōu)楸擞蚊裰嬲??!盵3]33這篇調查報告作為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叢書之一正式出版,是目前保存下來的毛澤東用文字寫成的最早的一篇調查材料。這篇材料也說明了毛澤東在最初領導和組織農民運動時,就很注意調查和收集農民生產和生活的材料,掌握農村各階級的經濟狀況。
1925年12月,毛澤東在前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發(fā)表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將“半無產階級”劃分為半自耕農、貧農、小手工業(yè)者、店員、小販等五種,認為絕大部分半自耕農和貧農是農村中一個數量極大的群眾,還具體分析了半自耕農和貧農的三種不同的經濟狀況及其不同的革命性。1926年1月,毛澤東又發(fā)表《中國農民中各階級的分析及其對于革命的態(tài)度》一文,將農村分大地主、小地主、自耕農、半自耕農、半益農、貧農、雇農及鄉(xiāng)村手工業(yè)、游民等階級和階層,詳細分析農村各階級和階層的經濟地位以及他們的政治態(tài)度。這種創(chuàng)見在當時黨內是不多見的,在韶山從事農民運動的實踐,無疑為他的這些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據。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是毛澤東青年時代最杰出的理論著作之一,文章的最后得出了極其重要的結論:“可知一切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買辦階級、大地主階級以及附屬于他們的一部分反動知識界,是我們的敵人。工業(yè)無產階級是我們革命的領導力量。一切半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是我們最接近的朋友。那動搖不定的中產階級,其右翼可能是我們的敵人,其左翼可能是我們的朋友——但我們要時常提防他們,不要讓他們擾亂了我們的陣線?!盵4]8-9這精辟的結論,正確地解決了中國革命的對象、領導力量和同盟軍等一系列基本問題,為中國共產黨制定正確的革命路線、方針和政策提供了理論依據。
二、中國革命的性質和動力
由于毛澤東對農村情況熟悉,既有領導農民運動的實踐,又對中國農民問題作了大量的調查和理論研究,逐漸成為國共兩黨都認可的農民運動專家。1926年1月,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根據中國共產黨人的提議,通過農民運動的決議案,設立農民運動委員會,毛澤東、林伯渠、蕭楚女等9人為委員。3月16日,農民運動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決定毛澤東擔任第六期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所長。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是1924年7月創(chuàng)辦的,此前已舉辦了五期,前四期主要在廣東招生,第五期主要在廣東、湖南招生,前五期共培養(yǎng)了400多人,學員畢業(yè)后選派為農民運動特派員。第六期學員來自全國20個省,共300多人,是歷屆農講所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農講所開設25門功課,毛澤東親自講授“中國農民問題”、“農村教育”、“地理”三門課,其中“中國農民問題”授課時間最多,一共有23個課時。這些學員大部分是工人、農民、小學教師和青年學生,他們把各自所熟悉的當地農村情況帶進農講所。毛澤東認為這是了解農村的極好機會,他將這些學員作為調查對象,向他們了解各地農村各方面的情況。毛澤東經常向學員印發(fā)一些調查表格,要求學員們把自己知道的情況填寫出來。
毛澤東根據學員所在地區(qū),分別組成了兩廣、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江浙、安徽、四川、云貴、奉直、山東、豫陜、3個特區(qū)(熱河、察哈爾、綏遠)等13個“農民問題研究會”,研究會每星期開會一兩次,引導學員研究實際問題,要求學員就租率、主佃關系、抗租減租平糶、利率、田賦、自耕農半自耕農佃農雇農數目比較、地主的來源、工價、地方公會組織及財產狀況、地方政治組織、教育狀況、婦女、農民、農村組織狀況等36個方面開展調查。在毛澤東的指導下,農民問題研究會認真開展調查研究活動,搜集到各省區(qū)農村各方面的材料,再集體討論分析,加深了學員對農村中各階級經濟與政治關系的認識,使他們學到了如何進行調查研究的方法,提高了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毛澤東還親自給學員們修改調查報告,并把一部分調查報告和調查材料編入《農民問題叢刊》,作為研究和指導農民運動的重要材料。毛澤東為《農民問題叢刊》寫序言時,深感研究農民問題的材料缺乏,希望“在不久的時期內從各地的實際工作實際考察中引出一個詳細的具體的全國的調查來”[5]40。他在序言中指出:“農民問題乃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不起來參加并擁護國民革命,國民革命不會成功;農民運動不趕速地做起來,農民問題不會解決;農民問題不在現在的革命運動中得到相當的解決,農民不會擁護這個革命?!盵5]37
要發(fā)動農民起來革命,就必須了解農民,開展深入的農村調查。為此,他號召:“我們的同志于組織工人組織學生組織中小商人許多工作以外,要有大批的同志,立刻下了決心,去做那組織農民的浩大的工作。要立刻下了決心,把農民問題開始研究起來。要立刻下了決心,向黨里要到命令,跑到你那熟悉的或不熟悉的鄉(xiāng)村中間去,夏天曬著酷熱的太陽,冬天冒著嚴寒的風雪,攙著農民的手,問他們痛苦些什么,問他們要些什么。從他們的痛苦與需要中,引導他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向土豪劣紳爭斗,引導他們與城市的工人、學生、中小商人合作建立起聯合戰(zhàn)線,引導他們參與反帝國主義反軍閥的國民革命運動?!盵5]39
為提高學員從事實際問題調查研究的能力,毛澤東組織學員到當時農民運動開展得較好的海豐、韶關等地農村,進行實地調查研究,了解農會組織和對敵斗爭的方法,學習農會的工作經驗。通過實習,學員更加了解農村各階級的狀況,增強了學員們從事農民運動的決心。第六期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為全國的農民運動培養(yǎng)了骨干,他們畢業(yè)后奔赴各地從事農民運動,深入發(fā)動群眾,建立農民協會,開展革命斗爭,支援北伐戰(zhàn)爭,推進了全國農民運動的迅猛發(fā)展。
正是因為獲得了全國各地農村政治、經濟狀況和階級關系的可靠資料,在主持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工作期間,毛澤東對中國農民問題作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先后撰寫了《中國農民問題》、《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農村教育》等多篇關于農民問題的文章,明確提出了“中國革命是農民革命”“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是農民問題”“沒有農民,就沒有革命”等正確論斷。
1926年5月,黨領導召開的廣東省第二次農民代表大會專門作出《農民運動在國民革命中之地位決議案》,指出:“半殖民地的中國國民革命便是一個農民革命”,“農民問題是國民革命中的一個中心問題,國民革命能否進展和成功,必以農民運動能否進展和成功為轉移”[6]。把農民問題作為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說明黨對農民在中國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已經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
三、中國革命的前途和重要任務
1926年11月,毛澤東接到黨中央通知,赴上海擔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負責領導全國的農民運動。抵達上海后,他所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制定《目前農運計劃》,為實施好這個計劃,11月下旬他前往長江沿線一帶調查,廣泛收集崇明、江陰、無錫、丹陽、青浦、泰興、泰縣等地農民狀況的材料。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還計劃在武昌開辦農民運動講習所,為此毛澤東經南昌赴武漢,聯絡江西、湖南、湖北諸省國民黨省黨部,商量合辦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事宜。
12月初,毛澤東抵達當時的革命中心武漢。此時,由于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進軍,導致以湖南為中心的農民運動高漲,引起了帝國主義、土豪劣紳、封建軍閥、貪官污吏和國民黨右派的恐慌,他們攻擊污蔑農民運動是“痞子運動”“惰民運動”,提出農民運動“糟得很”。面對風起云涌的農民運動,究竟應當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在中國共產黨內部也出現了激烈爭論。12月13日至18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特別會議,毛澤東以中央農委書記身份參加了這次會議。會議提出,限制工農運動發(fā)展,反對“耕地農有”,以換取蔣介石由右向“左”;同時扶持汪精衛(wèi)取得國民黨中央、國民政府和民眾運動的領導地位,用以制約蔣介石的軍事勢力。在這次會議上,陳獨秀更是指責湖南工農運動“過火”“幼稚”“動搖北伐軍心”“妨礙統(tǒng)一戰(zhàn)線”等。
當面對著復雜的問題需要作出決斷時,毛澤東歷來主張應該從調查研究入手,把事實先切實地弄清楚。帶著農民運動是否“過火”“幼稚”的問題,他決心實地考察一下,看看農村的實際情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1927年1月4日,毛澤東動身開始考察湖南農民運動,2月5日考察結束,歷時32天,途徑湘潭、湘鄉(xiāng)、衡山、長沙等地,行程1400多華里??疾旖Y束后,毛澤東在中共湖南區(qū)委作了幾次報告,糾正他們認為農民運動過“左”的錯誤。2月12日,毛澤東回到武漢。16日,他就考察的情況給中共中央寫了“視察湖南農民運動的報告”,并說明三四月將寫出詳細的考察報告再報中央。
與此同時,毛澤東將湖南考察農民運動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寫成了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3月5日,報告最先在中共湖南區(qū)委機關刊物《戰(zhàn)士》周刊上刊登。3月12日,中共中央機關報《向導》周刊開始刊載,《湖南民報》《漢口中央日報》副刊均先后連載。4月,在瞿秋白的支持下,漢口長江書局以《湖南農民革命》為題出版了單行本。2017年5月和6月,共產國際執(zhí)委會機關雜志《共產國際》俄文版和英文版先后刊載了這個報告。
毛澤東撰寫《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其主要目的是指向當時黨內外對農民運動的責難與抨擊,回答農民運動到底是“好得很”還是“糟得很”。在這篇經典文獻中,毛澤東指出,革命黨人必須極端重視農民斗爭,支持農民的革命行動。他強調“所有各種反對農民運動的議論,都必須迅速矯正。革命當局對農民運動的各種錯誤處置,必須迅速變更。這樣,才于革命前途有所補益。因為目前農民運動的興起是一個極大的問題。很短的時間內,將有幾萬萬農民從中國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來,其勢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無論什么大的力量都將壓抑不住。他們將沖決一切束縛他們的羅網,朝著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國主義、軍閥、貪官污吏、土豪劣紳,都將被他們葬入墳墓。”[5]13
毛澤東還提出“推翻地主武裝,建立農民武裝”的思想,強調共產黨人應站在前面領導農民運動。他強調:“一切革命同志須知:國民革命需要一個大的農村變動。辛亥革命沒有這個變動,所以失敗了?,F在有了這個變動,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擁護這個變動,否則他就站到反革命立場上去了?!盵5]17他指出:“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農村革命是農民階級推翻封建地主階級的權力的革命。農民若不用極大的力量,決不能推翻幾千年根深蒂固的地主權力。農村中須有一個大的革命熱潮,才能鼓動成千成萬的群眾,形成一個大的力量。”[5]18
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不僅熱情贊揚了農民的革命運動,而且還針對農民的要求和農運中的問題,提出了許多重要的觀點,從而把已經開展起來的農民運動,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譬如推動了湖南農民運動的發(fā)展,使之進展到建立農民武裝、奪取縣區(qū)政權的新階段。湖北直接受到影響,全省農協會員由3月份的80多萬人,猛增到6月份的250萬人。在毛澤東農民運動思想的影響下,方志敏組織和領導的贛東北地區(qū)的農民運動,也如火如荼地發(fā)展起來。
在此期間,農民武裝迅速發(fā)展,土地斗爭也逐漸由減租減息、抗租抗息進入到要求燒毀田契、分配土地的斗爭,有些縣的一些地主被迫交出了部分甚至全部土地。毛澤東通過這次湖南農民運動的考察,看到了農民中所蘊蓄的革命力量,認識到動員組織農民參加革命、組織農民武裝、建立革命政權的極端重要性,為其后來成功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談調查研究[N].學習時報,2011-11-21
[2]黃海濤、任仕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以調查研究為科學依據[J].江漢學術,2019(5)
[3]毛澤東.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5]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第1卷[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
龐偉偉,云南國土資源職業(y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