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市柳市鎮(zhèn)第二小學,浙江 樂清 325600)
“教學做合一”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此思想表現于“教學做”是一個整體,其中“做”是此整體的核心所在,主張教與學都需要在做的基礎上進行。因此,“教學做合一”簡單來說就是將教學做當做一件事情來完成,將三者合為一體,既要讓學生在邊學中邊做,也需要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與體驗知識,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老師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與課堂活動的設計者,對教學活動開展的質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老師的教學觀念及理念對課堂教學整體效果有極大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還處于數學學習的初期階段,無論是基礎還是能力而言都是有限的,學習一般都是依靠老師的新知講解而進行。因此,這就需要老師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將先進的教學理念運用到設計與組織課堂教學中,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教學,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
比如在學習“圓的周長”相關內容時,以往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一般會以圓形輪胎為教學的導入點,引導學生對圓的圓周進行測量,并猜測其與圓直徑間的關系。此猜想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測量到的周長、直徑等數據著手,探尋周長與直徑間的和、差、積與商之間存在哪些關聯,但普遍情況下小學生對此的探究興趣并不高,所以此預想僅停留于老師的“一廂情愿”中。在“教學做合一”理念的引導下,老師可以重新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案,比如可以借鑒“阿凡提和國王比賽”故事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從正方形四邊長乘以4的關系來引導學生對圓周長進行猜想,能使學生輕松將圓周長與直徑進行關聯,從而順利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輕松順利的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數學本就來自于生活,必要將之對生活的服務作用發(fā)揮出來。實際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要善于將教育與生活進行完美的結合,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理解與感知知識。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自然閱歷較淺,對于事物的認識程度十分有限,這就需要老師教學時與他們熟悉的生活結合起來教學,將生活事例融入到數學知識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傳統(tǒng)數學教學中老師一般只圍繞教材來進行詳細的講解,之后再以練習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無法得以發(fā)散,并且課堂互動時間非常少,只會讓學生形成數學課程學習枯燥無趣之感?!敖虒W做合一”思想引導下,可以將生活元素融入到教學中,給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學習情境,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促使學生積極的思考與探究問題。
比如在學習完“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之后,可以設置超市買各種甜心的生活情境,然后將由A、B兩組學生進行角色扮演,A組扮演營業(yè)員,并將每種甜品的畫出來并標注價錢,B組扮演購買甜點的購物者,此過程中B組學生挑選完甜品之后去結賬時,會涉及到小數的加減法。此角色扮演活動中學生們的熱情十分的高漲,課堂成為了歡快熱鬧的“超市大賣場”。此種真實還原生活情境的方式,既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對知識進行運用與鞏固,最為關鍵的一點是提高了學生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的核心在于做,要在做的過程中實現教與學目標,要徹底解放學生手腦,從多角度著手來體驗與感受知識,促使學生獲得主動性的發(fā)展。通過大量教學實踐證明,課堂中學生可以體驗多少知識,便可以掌握多少知識。所以課堂教學中必須要最大限度的豐富學生的知識體驗。比如在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相關內容時,可以給學生提供三張同樣大小的圓片,讓學生根據圓片來動手操作。第一個圓片只將圓分為兩份,用紅色表示其中一份;第二個圓片將圓分為四份,用紅色表示其中兩份;第三個圓片將圓分為8份,用紅色表示其中4份。學生們這三個圖片有什么共同點嗎,學生認真觀察后都認為三個圓片中紅色表示的部分面積一樣,此時老師可以在黑板上寫下,1/2、2/4、4/8,在引導學生對三個分母進行觀察,學生能輕松得到一個結論,即當分母和分子同時乘以不等于零的數字時,分數的大小不會發(fā)生變化。鑒于此,“教學做合一”背景下,學生能對知識進行透徹性的理解與掌握,能為學生后續(xù)的學以致用奠定扎實基礎。
總之,“教學做合一”的完美結合是今后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方向。老師需要加強對此教學理念的研究,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將“教學做合一”理念滲透于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真正的對數學課程的學習感興趣,從而樂于不斷探究、理解與運用數學知識,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健康、快樂的學習及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