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摘?要:知識要學有所用。初中物理的教學內容對于初中生而言,不僅僅是一紙試卷上的分數(shù)或者某一實驗后教師的評估成績。而是需要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將知識化為自身的技能和能力,為自身未來的長遠發(fā)展和促進社會發(fā)展提供助力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師一定要重視在教學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加強初中物理和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新的物理知識,從物理知識中受到生活的啟發(fā)。本文就如何加強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展開了具體的策略研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素材;加強策略
發(fā)展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作為全面深化課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要求教育者們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所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學絕對離不開生活化教學,并且教師應該高度重視加強生活與教學的融入,促進學生物理學科素養(yǎng)的發(fā)展和個人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加強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積極意義
(一)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形式能讓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產生好奇,培養(yǎng)學習興趣,讓學生借助生活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匯總融入更多的生活素材,能豐富教師教學的開展形式,讓學生由生活現(xiàn)象和知識見識到豐富多彩的物理世界,保持活躍的思維和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物理生活化能讓學生更好地將校內所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yǎng)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科學意識。
(二)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環(huán)境或一定的生活化情境中運用物理知識,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用所學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通過用所學來應用到實踐中,再從實踐結果中吸收經驗和教訓,能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探究新的物理現(xiàn)象,升華認識,提高物理素養(yǎng)。同時生活化場景能讓學生將理論與實際更加緊密結合,深刻認識到物理學科對提高其適應生活和社會能力的重要價值,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的提高,還能形成科學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對其未來發(fā)展意義重大。
二、具體加強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策略建議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在如今新課改形勢下,需要教育者更加系統(tǒng)、全面地加強生活化教學,來促進學生能力的系統(tǒng)、全面的提高和進步。
(一)重視意識滲透,培養(yǎng)學生生活化意識
教師要在初中物理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適時地融入生活素材,讓學生無論是學習理論知識還是在實驗教學中,都能夠隨時隨地感受到生活素材,長此以往學生會自然而然形成“物理與生活密不可分”的意識。比如在講解人教版初中物理中有關光現(xiàn)象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就可借助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比如鏡面反射、陽關透過落葉時照射在地面的光斑、小孔成像原理等讓學生對其有一個更加直觀和形象的理解。還可通過引入著名的成語故事“井底之蛙”、“一葉障目”等,用故事的形式讓學生在比較輕松、有趣的氛圍加深對光現(xiàn)象的理解。
通過這樣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鐵管和讓學生親自參與的方式來獲得知識和驗證物理現(xiàn)象,實現(xiàn)了很好的生活素材的融入,也能激發(fā)學生更加自主、自愿地學習新的物理知識。
(二)重視實踐滲透,培養(yǎng)學生物理實踐能力
在此之前,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愉快、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在學習理論知識教學時,可借助多樣化的信息技術課件、教具、游戲、場地等讓學生從多角度和多感官獲得知識。
以課前導入為例。在學習了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中有關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知識之前,教師可以借助場地或者道具做一個另類的課前導入。讓學生A在一根足夠長的鐵管一端輕輕敲擊一下,另一端站著學生B和C(兩人各自拿一個計時器),B附耳在鐵管上傾聽,并在聽到的一瞬間按下計時器;而學生C則緊挨學生B站立,借助耳朵直接聽空氣中傳出的A學生敲擊的聲音,然后在聽到的一瞬間按下計時器。最后再讓學生將兩個時間進行比較就能發(fā)現(xiàn)時間不相同這一事實。然后教師可以就這一個結果讓學生展開思考,并開始接下來的正式教學。
在此過程中,學生經過自身的實踐獲得了知識,并且因為課程尚未完全開展所以產生了疑惑和好奇,因此便能更好地驅動其集中精力學習接下來老師將要開展的教學內容。最后疑惑被解開,學生再結合之前自身的實踐感受,就能自主地總結所得,甚至產生新的啟發(fā),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三)重視持續(xù)性,保持學生學習欲望和熱情
在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和熱情之后,教師更要重視用合理的方法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針對不同物理學習水平的學生開展差異化的生活化教學。比如要讓學生掌握“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這一知識點。對于物理學習水平較弱的學生,就可以讓其用兩根手指一根對著筆尖,一根對著筆頭向中間用力來感受兩根手指所受到的力的大小,然后讓其分享感受,再鼓勵其進行稍難一點的小實驗來進一步思考現(xiàn)象并得出結論,如此通過將一個知識細分為多個小步驟,能夠一步步幫助其樹立自信,保持學習欲望;對于物理學習水平較優(yōu)秀的學生,則可以為其提供一些簡單的實驗器材比如紙板、砝碼、海綿等,讓其遵循一定的實驗規(guī)則自行探究出最終的結論,甚至教師還可進行適當?shù)膯l(fā),讓其聯(lián)系生活實際思考以上結論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和是否有其他的創(chuàng)新辦法等,讓其在不斷的進步和收獲中得到強化,能夠讓其長久地保持學習熱情。
結語
加強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就要用系統(tǒng)、全面的方法開展生活化教學。教師要有意識且科學合理地融入生活素材,讓學生在比較自由的氛圍中樹立起物理生活化意識;其次,要引導學生通過親身經歷獲得和驗證知識的實踐來升華對物理的理解和運用,培養(yǎng)其實踐能力。最后,教師要重視有意識地用生活經驗讓學生保持持續(xù)且長期的學習欲望和熱情,才能保證學生物理學習水平和實踐能力的長遠、持久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春峰.初中物理多元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20(11):79.
[2]?李書山.基于生活素材的初中物理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6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