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越 上饒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人本主義教育理念強調(diào)對學習者差異性的關(guān)注,并以此為依據(jù)創(chuàng)設教學方案。本文首先闡述了人本主義理念的內(nèi)涵,其次重點分析了基于人本主義理念的高職聲樂教學方案,包括尊重高職生個性差異搭建學習平臺、創(chuàng)設師生和諧聲樂學習氛圍以及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聲樂學習技巧,最后提出了在高職聲樂教學中推行人本主義教學的保障措施,以期為具體的教學實踐提供參考。
人本主義是心理學領域的知名概念,由美國心理學家A.Maslow和C.R.Rogers于20世紀中期提出,理論核心為:應關(guān)注人的高級心理活動和情緒變化,并以個體的差異作為切入點,從尊重個體、生命、信念等角度研究人的心理,引導人們建立正確的心理意念,進而實現(xiàn)自我。本文認為,在高職聲樂教學中引入人本主義理念,是教學設計和組織人性化的高級表現(xiàn),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參與能動性,促進教學實效性的提升。
在聲樂課程的學習上,高職生群體往往表現(xiàn)出顯著的差異性。具體來說,大部分高職生的聲樂基礎、學習能力、學習能動性較差,另外,有一部分學生即便有較好的學習能動性,但受制于學習能力和基礎的影響,學習的成效并不佳,真正具有較強聲樂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能動性且學習成效優(yōu)良的占比很低?;谏鲜鰧W情,將人本主義理念融入聲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尊重高職生的差異,搭建學習平臺,展開人本化的有效教學。一方面,教師應對班級學生的情況進行充分調(diào)查,精心審度學生的嗓音條件、以往學習經(jīng)歷、現(xiàn)有聲樂基礎等,依據(jù)這些指標對學生進行分類,為不同類型的學生量身制訂聲樂教學計劃;另一方面,教師應注重教授學生用個性化的聲音演繹聲樂歌曲,尊重學生的聲樂學習差異性,并通過引導學生將他們的聲音差異變成聲音特質(zhì),讓聲樂教學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的狀態(tài)。
人本主義強調(diào)在和諧的氛圍中進行必要的心理幫扶和學習活動。在高職院校聲樂教學中,教師也應創(chuàng)設和諧的學習氛圍,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性和性格特質(zhì),營造人本化的學習情境。一方面,教師應關(guān)注學生的聲樂學習表現(xiàn),擅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進步和優(yōu)點,并不吝贊揚和鼓勵他們。卡耐基說過:“激發(fā)一個人潛能的最好方法便是贊揚和鼓勵?!痹诼晿方虒W中,很多高職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表現(xiàn)、演唱水平往往不盡如人意,教師不能一味地否定,給予學生負能量,而應通過引導暗示、激情鼓勵等形式,去激發(fā)一些后進生的聲樂學習能量。當這部分學生取得一點兒成果時,教師應及時給予其贊揚、鼓勵。另一方面,教師應將學生當成學習伙伴,在指導學生進行科學聲樂訓練時,多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鼓勵學生說出學習聲樂的想法和建議,提倡師生共建、共享聲樂學習資源,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幫扶作用,逐漸引導學生找到穩(wěn)定的聲樂演唱水準。
高職聲樂教學中有一個關(guān)鍵性的問題需要解決,即幫助學生克服學習的負面緊張情緒,完成有效的聲樂學習。常規(guī)模式下當出現(xiàn)類似教學問題時,很多高職聲樂教師認為,“高職生學習基礎太差,學習中有負面情緒在所難免”,進而采取負面應對或不作為的態(tài)度,這是明顯的不尊重人本差異的教學表現(xiàn)。筆者認為,為了消除學生的負面學習情緒,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聲樂學習技巧,教師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案,以聲樂集體課為主,小組課為輔,必要的情況下,對一些容易緊張、心理情緒不穩(wěn)定的學生進行個別強化輔導。在集體課中,教師應充分運用集體練唱、抽唱、分組演繹的方法,幫助學生緩和學習緊張情緒,增強學生在集體練習中的自我演唱技能;在小組課中,教師應結(jié)合學情對學生進行分組,有針對性地幫助那些容易緊張的學生進行發(fā)聲、演唱練習;在個別強化課中,教師應量身定制教學方案,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養(yǎng),在此基礎上提升學生對聲樂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專業(yè)演唱的技巧。
綜上所述,人本主義理念對高職聲樂教學的促進作用顯而易見,各級高職院校應從軟件和硬件等方面提供教學支持。其中,硬件方面應著力建設人本主義聲樂練習場所,打造必要的教學輔助設施;軟件方面應重點培養(yǎng)一批掌握人本主義教學技能的聲樂教師,建設校本化的聲樂教學資源系統(tǒng)。這樣才能不斷提升人本主義聲樂教學的效果。此外,在將人本主義理念引入高職聲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積極關(guān)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表現(xiàn),多與學生進行實時溝通,師生之間要盡可能地建立起合作互學的關(guān)系。教師應通過有效的教學,不僅讓學生掌握扎實的聲樂知識,還應讓他們體驗到來自學校和教師的關(guān)懷,享受到人本主義教學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