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妮 劉湘林
(成都東區(qū)愛爾眼科醫(yī)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角膜潰瘍是由各種細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的比較嚴重的角膜病變,主要表現為眼痛,異物感,畏光,流淚,視力下降,眼瞼痙攣,角膜上出現灰白色小點或片狀浸潤,嚴重時上述癥狀更加明顯,睜不開眼,眼痛難忍,視力減退,球結膜呈紫紅色充血,越靠近角膜越嚴重,角膜表面可見灰白色壞死組織脫落,形成潰瘍。角膜潰瘍包括細菌性角膜潰瘍、病毒性角膜潰瘍、真菌性角膜潰瘍三種。如果角膜潰瘍不及時治療的話可引起多種并發(fā)癥,如虹膜睫狀體炎,后彈力膜膨出,角膜穿孔,前極白內障,虹膜脫出,角膜葡萄腫,角膜瘺,角膜血管形成等[1],所以角膜潰瘍的治療非常重要,而有效的護理對疾病的治愈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F將本院2017 年1 月—12 月期間收治的58 例非手術角膜潰瘍患者的治療護理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2017 年1 月—12 月期間收治的非手術角膜潰瘍患者58 例,其中男47 例,女11 例,年齡最小17 歲,最大87 歲,病程最短3 天,最長35 天。通過細菌培養(yǎng)發(fā)現,真菌性感染33例,細菌性感染7 例,病毒性感染18 例。入院檢查所示,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結膜充血、畏光、流淚、疼痛。
經過入院檢查明確診斷后,給予抗感染,抗真菌,抗病毒等治療。常規(guī)給予局部滴眼藥抗感染、抗真菌、抗病毒等治療,長期使用散瞳藥,防止虹膜后粘連,給予阿昔洛韋注射液靜脈滴注,在治療的同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定期眼前段照相+角膜熒光染色檢查,看角膜潰瘍是否變大或變小,監(jiān)測角膜潰瘍恢復的情況。
角膜潰瘍非手術患者共有58例,其中治愈41例,好轉17例,治愈率為70%,好轉率為30%。
角膜炎病程較長,角膜潰瘍病的治療是一個漫長又煎熬的過程,且反復發(fā)作,容易導致視力的下降,使大多數患者對疾病的治療失去信心,會出現緊張,焦慮,悲觀,抑郁等心理。應該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有關疾病的相關知識,治療的效果以及配合的方法。多給與安慰,鼓勵,使患者樹立信心,更加能配合治療。心理護理可以幫助病人創(chuàng)造有利于治療和康復的最佳心理狀態(tài),同樣也有利于疾病的恢復。不同患者心理情況都是不同的,所以應該全面評估患者的整體情況,根據病情發(fā)展進程、患者的心理狀況適時進行心理護理,把患者家屬納入心理護理的對象,加強家屬對患者精神、情感上的支持[2]。
疼痛是組織損傷或潛在組織損傷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覺和情感體驗。是一種主觀感受,疼痛從2001年1月1日起,繼體溫,脈搏,呼吸,血壓之后的”第五大生命體征”。當病人出現疼痛時,可以根據主觀評估法和客觀測定法,主觀評估法較為常用的是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客觀測定法常用的是行為數字評估量法[3]。
角膜潰瘍出現疼痛是很常見的,一旦病人出現疼痛,先根據面部表情疼痛量表或行為數字評估量法進行評分,根據評分的多少可以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臥床休息,有效的分散注意力,熱敷或冷敷,進行有效的知識宣教。遵醫(yī)囑給予止痛藥,較為常用的有甘露醇靜脈輸注,鹽酸曲馬多片口服。
角膜炎早期,可用50℃熱濕毛巾進行患眼局部熱敷,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刺激癥狀,促進炎癥吸收,一旦出現前房積膿,禁止熱敷,避免感染擴散[4]。
2.3.1 滴眼藥用藥
角膜潰瘍在臨床上常用的眼藥有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復方托吡卡胺,阿托品凝膠,氧氟沙星眼膏,更昔洛韋眼用凝膠,氟米龍,重組人干擾素a2b 滴眼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藥,玻璃酸鈉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自體血清等。
在治療角膜潰瘍一般是聯合用藥,有多種眼藥的使用,應注意藥物的存儲環(huán)境及使用方法。滴眼藥時,如果淚液過多或有分泌物,應先用干凈棉簽或棉球擦去分泌物后再滴眼藥。滴眼藥時動作應輕巧,切不能加壓眼球,不能翻轉眼瞼以免潰瘍穿孔。同時使用多種藥物應注意間隔時間,一般為5 ~10 分鐘,滴藥量一般為1 ~2 滴,滴完囑其患者閉眼1 ~2 分鐘休息,眼藥瓶口一般距眼瞼1 ~2 厘米,避免瓶口碰到眼瞼及睫毛,以防止瓶內眼藥被污染。使用散瞳劑使應用棉簽或棉球壓迫內囊區(qū)2~3 分鐘,防止毒性反應[2]。滴各種眼藥時應注意不良反應。如發(fā)現立即告知醫(yī)生。
2.3.2 口服用藥
角膜潰瘍在臨床上常用的口服藥有醋甲唑胺片,阿昔洛韋片等。指導病人及家屬認識了解藥物,根據病情讓病人和家屬了解藥物名稱,主要作用,不良反應,預防及處理措施和注意事項,囑咐病人及家屬按時,按量服用,不可盲目增加或者減少用藥次數或用藥量,告誡病人嚴格遵醫(yī)囑使非常重要的,指導病人或家屬及時反饋用藥后的療效及不良反應,以便醫(yī)生調整用藥劑量,主動配合,能達到最佳的治療。
2.3.3 靜脈輸液用藥
角膜潰瘍在臨床上常用的阿昔洛韋注射液。阿昔洛韋注射液用于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帶狀皰疹等的治療,同樣有許多的不良反應,容易造成注射部位的炎癥或者靜脈炎,易造成腎臟功能的損害。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和無菌操作原則,穿刺靜脈避開關節(jié)和靜脈瓣,避免在相同部位重復穿刺,調節(jié)速度為30 ~40 滴/分,不易過快,囑病人不要調滴速,多巡視病房[5]。
2.4.1 保持眼部及周圍皮膚清潔,每天早上用生理鹽水棉簽清潔眼部及周圍皮膚,如分泌物較多時,可進行結膜囊沖洗。
2.4.2 檢查,治療及護理操作動作要輕巧,切不能加壓眼球,不能翻轉眼瞼以免潰瘍穿孔。
2.4.3 滴眼藥后囑患者不要用力閉眼或用手揉眼,以防擠壓眼球,引起潰瘍穿孔。
2.4.4 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打噴嚏或咳嗽,角膜后彈力層膨出時要用繃帶包扎,防止穿孔。
2.4.5 患者常感覺眼內有異物,畏光,流淚,應戴墨鏡遮住眼睛,減少強光的刺激,所以室內光線易暗。
2.4.6 在治療期間,眼睛會非常敏感,為防止細菌或病毒的感染,應根據患者眼部分泌物,微生物檢查結果及診斷進行隔離,病房應保持清潔,干凈,通風,整潔。個人要注意眼衛(wèi)生和手衛(wèi)生,勤洗手,多消毒。不予其他人同用洗臉毛巾和臉盆,避免交叉感染[2]。
維生素A 的缺乏也可以引起角膜潰瘍。易使角膜軟化,所以多進食有豐富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消化食物,改善角膜營養(yǎng),提高角膜愈合的能力及保持大便通暢。如瘦肉,雞蛋,魚,牛奶等,多吃水果,蔬菜[6]。
2.6.1 疾病相關知識的指導
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角膜潰瘍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治療的目的及如何配合。
2.6.2 用藥指導
教會病人及家屬滴眼藥和涂眼膏的方法,講解用藥的目的及各個眼藥的作用。
2.7.1 用藥指導
出院堅持用藥,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堅持用藥對預防疾病復發(fā)的重要性。
2.7.2 活動與休息
出院1 個月內少閱讀,多休息,避免強光刺激及視疲勞,臥室光線要柔和,通風良好,空氣清新。洗頭,洗臉時注意不要讓臟水或洗發(fā)露入眼刺激眼部或引起污染。外出可帶防護眼鏡,防止角膜的損傷,避免去風,灰塵大的地方,防止異物入眼引起不適。
2.7.3 復診指導
根據病情定期復診,一般一周、一月來復查,如有眼紅,眼痛,畏光,流淚,視力下降可能是疾病復發(fā)應立即回醫(yī)院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