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雪
母乳喂養(yǎng)對于寶寶而言好處很多,但對于媽媽們來說卻要克服許多困難,除了心理上的,更多的是生理上的。乳頭破裂是指乳頭及乳暈部裂口,疼痛,揩之出血或流黏水。多因乳頭皮膚纖弱,又受到機械性的刺激,或局部不清潔,或乳汁過少,乳頭凹陷、過短,授乳方法不當,嬰兒用力吮吸所致。乳頭皸裂是哺乳期媽媽們面臨的常見問題。
(一)哺乳姿勢不正確
哺乳姿勢不正確是造成哺乳媽媽乳頭皸裂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特別是剛生產后的新媽媽,體能消耗大,沒有哺乳經驗,往往會選擇側臥喂奶。但很多媽媽不注意喂奶姿勢,只轉了上半身側著喂奶,寶寶沒辦法很好地含住乳頭,再加上新生兒需要頻繁吸吮,很容易出現(xiàn)乳頭皸裂。
乳頭上含有豐富的血管神經,一旦造成乳頭皸裂,寶寶的每一次吸吮,都會給媽媽帶來劇烈的疼痛,短時間可以忍受,但時間一長難免會讓媽媽萌生退意,為了減輕痛苦,有些媽媽只能無奈減少喂奶次數(shù),或是不喂奶。
(二)寶寶含乳頭方式不正確
對于哺乳媽媽們來說,特別是新手媽媽,沒有實際操作經驗,在喂養(yǎng)寶寶的過程中只給寶寶含住乳頭,而沒有讓寶寶含住乳暈,長此下去,并隨著寶寶漸漸長大,很快就會造成媽媽乳頭皸裂。
(三)哺乳時間過長
媽媽們沒有給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哺乳習慣,也因為有的寶寶力氣小需要中途休息,在哺乳的過程中控制不好時間,每次哺乳都需要很長時間,長此以往造成媽媽的乳頭皸裂。
(四)乳頭保養(yǎng)不當
由于缺乏對乳頭的保養(yǎng)以及清潔意識,平時大多數(shù)媽媽沒有保養(yǎng)乳頭的習慣,加上在哺乳期乳頭處于脆弱的時期,易發(fā)生皸裂。
(一)養(yǎng)成正確哺乳姿勢
媽媽不要偷懶,盡量不側身喂養(yǎng)寶寶,哺乳時姿勢非常重要,正確的姿勢可以幫寶寶正確含住乳頭,也能讓媽媽哺乳時更舒服。不論采取哪種哺乳姿勢,都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寶寶的頭和身體是呈一條直線;二是寶寶的臉貼近乳房;三是鼻子對著乳頭;四是寶寶身體貼近媽媽。這樣才能含住大部分乳暈,如果是新生兒,不僅要托住其頭部和肩部還要托住臀部。
(二)讓寶寶用正確的方式含乳頭
在哺乳寶寶的過程中,不能讓寶寶只含住乳頭,而是要連乳暈的部分一起含住。正確含乳頭的方式是寶寶的上下嘴唇直接接觸乳暈(而不是乳頭),并包住大部分乳暈。具體操作時,媽媽可以用C字形的手法托起乳房,先用乳頭刺激寶寶嘴巴周圍,等寶寶嘴張大,再把乳頭及大部分乳暈送到寶寶嘴里。這時,寶寶的下頜貼在媽媽的乳房上,嘴巴張大,下嘴唇外翻,嘴巴上方的乳暈比下方多,媽媽可以感受到寶寶慢而深的吸吮,最重要的是不會覺得痛苦。
(三)養(yǎng)成合理的母乳喂養(yǎng)時間
養(yǎng)成良好的哺乳習慣,每次哺乳時間不要太長,最合適的時長是單側10~15分鐘,最長不超過20分鐘。因為一旦長時間哺乳會養(yǎng)成寶寶不認真吃奶的壞習慣,也更容易造成媽媽們的乳頭皸裂。
(四)注意乳頭保養(yǎng)
乳汁本身對乳頭就有很好的修復效果,平時一定要注意乳頭的衛(wèi)生清潔,注意乳頭保養(yǎng),可以使用一些專門用乳頭的修護霜,每次喂奶前先用熱毛巾濕敷,按摩乳房刺激乳汁分泌,擠出少量奶水使乳暈變軟,易于寶寶含住乳頭。
(五)及時就醫(yī)
一旦出現(xiàn)乳頭皸裂的情況,不僅媽媽受罪,對寶寶的喂養(yǎng)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試了很多種方法皸裂情況還是沒有好轉,就需要及時就醫(yī),讓專業(yè)醫(yī)生來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每次哺乳后擠出一點奶水涂抹在乳頭及乳暈上,讓乳頭保持干燥,同時讓奶水中的蛋白質促進乳頭破損的修復。乳頭破裂經常是愈后又復發(fā),為了避免反復發(fā)作,采取預防措施非常重要。①經常用干燥柔軟的小毛巾輕輕擦拭乳頭,以增加乳頭表皮的堅韌性,避免吸吮時發(fā)生破損。②乳頭下陷或扁平會大大影響哺乳,應該積極糾正。每次擦洗乳頭時,用手輕柔地將乳頭向外捏出來;或用手指輕輕將乳頭向外牽拉,同時捻轉乳頭,再用70%酒精擦拭乳頭。乳頭皮膚堅韌后,就不再容易發(fā)生內陷。③養(yǎng)成良好的哺乳習慣,每天定時哺乳,每次哺乳時間不宜過長,15~20分鐘即可,每4小時一次。④每次喂奶前后都要用溫開水洗凈乳頭、乳暈,包括乳頭上的硬痂,保持干燥、清潔,防止乳頭及乳暈皮膚發(fā)生裂口。
總之,母乳是媽媽給寶寶最好的禮物之一,每一位母乳喂養(yǎng)的媽媽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是新手媽媽,沒有育兒經驗,一旦發(fā)生乳頭皸裂,會加重媽媽在生理、心理上的負擔。但是,新媽媽也不要太過于慌張和憂慮,這樣不僅會影響母乳分泌,也會給寶寶帶來一定影響。在發(fā)生乳頭皸裂時,新媽媽要及時找到原因,并且正確處理,在心理上戰(zhàn)勝自己,希望所有新媽媽在喂養(yǎng)過程中順利,讓寶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