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中泉 (甘肅武威涼州區(qū)高壩鎮(zhèn)左二壩小學)
由于現在社會大氣候的影響,農村人口迅速向城市轉移,再加上土地流轉或棄耕現象越來越普遍,農民外出打工的人數越來越多,導致了農村人口急劇減少,被邊緣化,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的沖擊。家庭條件稍好一點的或者家長對孩子學習比較重視的,都想方設法地把孩子轉到城市學校上學,導致農村學校的學生越來越少,而且大都是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帶,父母陪孩子的時間非常少。面對這樣嚴峻的形勢,如何搞好教學就成了嚴峻的問題,尤其對于如何當好班主任,更是一個嚴峻的挑戰(zhàn)。
教育學生不僅是學校的工作,更是家長的工作。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啟蒙者,只有學校和家庭共同發(fā)力,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作為班主任,平時要經常和家長溝通,及時反饋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了解他們在家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充分利用開家長會的機會,多講一些社會發(fā)展的前景,引導家長正確認識教育的重要性,堅定他們培養(yǎng)孩子的決心。組織家長互相交流,互相汲取他人的育人經驗,和大家共同商討管理孩子的辦法,以便用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面對家長,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出現,要以平等的心態(tài)去交流,以換角度的方式去思考交流的方式,增強他們教育孩子的信心。把家長會開成交流會、動員會、鼓勁會。盡管家長多數時間在外打工,但是他們會通過手機視頻等方式去和孩子交流,督促孩子好好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相對較低,自我約束能力也很弱,在遵守紀律、學習習慣、完成班級工作等方面是最困難的,這個階段是很難管理好的。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會越來越強,在各方面就會變得越來越好,管理也就會輕松一點。班主任在制定班級規(guī)則時,要循序漸進,先從最簡單的學生容易做到的開始,等學生基本做到了這些規(guī)則要求再逐步深化細化,這樣,學生就能自然輕松地接受并積極履行,班風學風就會越來越正。
學生在校內不僅僅是學習,還有其他許多事情要做,如每天必干的打掃衛(wèi)生就是一件很繁重的工作。由于現在農村小學學生越來越少,班額也越來越小,打掃衛(wèi)生就成了一項繁重的工作。如果班主任經常帶領學生一起參加勞動,在勞動中師生互相交流互相幫助,這樣既迅速完成了勞動任務,又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在學校舉行的其他各種活動中,班主任和學生一起合作去完成,也能收到同樣的效果。如果在各種比賽中取得成就,和學生一起舉行一個小小的慶祝會,更會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這樣,你的班級團隊不僅有了集體意識,也鍛煉出了合作精神。
在農村,后進生的學習前途往往被家長放棄,他們覺得既然孩子都這樣了,看不到什么希望了,反正長大只有打工一條路了,也就不去認真管了。所以班主任要想辦法幫助家長分析社會發(fā)展的前景,鼓勵他們培養(yǎng)出一個有文化有技能的孩子,使孩子在將來能適應社會,以一技之長去爭取幸福生活,不要把遺憾留到未來。作為班主任,要經常鼓勵后進生,提高他們的學習信心,教給他們最簡單的學習方法,逐步提高學習成績,及時發(fā)現他們的進步,以不同方式予以獎勵,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從而引領學生走向勤奮學習的道路。
留守兒童往往缺少父母的關愛,尤其在他們生病時更需要得到別人的關心和照顧,這時如果老師能帶他們去醫(yī)院,在學校能關心他們吃藥休息,問寒問暖,幫助他們學習,那是最能感動學生的,他們會以認真學習取得好成績來報答你。
學生對班主任如何對待他們是最敏感的,一但發(fā)現老師有偏心的現象,被歧視或是被疏遠的學生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從此不好好學習,還和老師作對,甚至干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來?,F在的不公平現象已不再是因為家庭的貧富差距引起的了,好多可能是父母不在身邊,家校配合不好引起的,如不好好管理孩子完成家庭作業(yè),不能配合學校搞好學校安排的其他工作等。面對這種情況,班主任要多進行家訪工作,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去諒解他們,幫助他們,共同搞好班級工作,使班級更和諧。
總之,面對新的形勢,只要我們做一個充滿愛心的人,把自己的愛無私地灑向每個學生,就會得到滿意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