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才 蘇幕
古代有沒有近視眼?答案是肯定的。近視產(chǎn)生后,今天的人們只需佩戴眼鏡即可。中國關(guān)于近視眼鏡的留存史料并不多,明代畫家仇英所繪的《南都繁會景物圖》中有一老者戴著眼鏡的片段,可以算是近視眼鏡在中國的最早表現(xiàn)。
但在明朝之前的宋代文人也會近視眼,他們卻無法像明朝的文人那樣佩戴眼鏡。比如唐代的白居易,宋代的楊萬里、歐陽修都是眼疾重癥患者。盡管史料中未曾明確他們所患眼疾的具體癥狀,但從有關(guān)詩作中可以得知,這些眼疾很有可能就是近視眼。比如白居易在《眼暗》一詩中說道:“早年勤倦看書苦,晚歲悲傷出淚多。眼損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夜昏乍似燈將滅,朝暗長疑鏡未磨。千藥萬方治不得,唯應(yīng)閉目學(xué)頭陀!”白居易少年苦讀,留下諸多名詩名作,但他卻也因為用眼過度導(dǎo)致視力下降,看任何物體都感到混沌模糊,其中的痛苦在詩中展現(xiàn)的清晰明了。
白居易的近視程度不淺,宋代的歐陽修也不低。宋人葉夢得在《石林燕語》中記載說:“歐陽文忠近視,常時讀書甚艱,惟使人讀而聽之?!睔W陽修已經(jīng)近視到目不識字只能讓他人讀給自己聽的程度,按照今天的視力標(biāo)準(zhǔn),起碼要佩戴800度以上的眼鏡。還有蘇轍,也是個不折不扣的近視眼,他在《夜坐》中曾用“少年讀書目力耗,老怯燈光睡常早?!眮肀磉_自己因近視而頗為苦惱的無奈心情。
像歐陽修一樣的其他讀書人,在被近視折磨得痛苦不堪而又無法通過眼鏡矯正的情況下怎么辦呢?只能通過藥物治療或是理療。
在理療中使用最多的便是煙熏。如宋代的《養(yǎng)病漫筆》中記載:“枸杞子榨油,點燈觀書,能益目力”。用枸杞的種子榨出的油作為燈油,每夜挑燈夜讀,可以提高視力。這是古人解決視力下降的常用方法。
其實,現(xiàn)在來看,煙熏療法并不科學(xué)。古代沒有電燈,白天勞動夜晚苦讀,本身就很辛苦,加之油燈的光線黯淡,長期在燈下閱讀很有可能導(dǎo)致視力下降。盡管枸杞子作為一味中藥材的確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但是通過煙熏來提高視力既沒有科學(xué)依據(jù),也無法收到成效,而且油煙中含有很多有害化學(xué)物質(zhì),長期熏眼,還會適得其反。
煙熏之外,另有一種簡易便捷的明目方式是藥洗。如北宋末年成書的《蘇沈良方》在第七卷“治諸目疾”里詳細(xì)記載過關(guān)于藥洗眼目的方法。“上盛熱湯滿器,銅器尤佳,以手掬熨眼,眼緊閉勿開,亦勿以手揉眼,但掬湯沃,湯冷即已。若有疾,一日可三四為之,無疾一日兩次,沃令眼明,此最治赤眼,及瞼毗癢?!币馑际钦f準(zhǔn)備一盆熱水,用雙手將熱水灑在緊閉的眼睛周圍,一直等到冷卻為止,每日視情況清洗數(shù)次,即可達到明目的功效。據(jù)史料記載蘇軾因?qū)懽鬟^勞導(dǎo)致目痛,他曾長期堅持熱敷眼目,使得目痛之疾很快緩解。
除此之外,在宋末元初興起的禁咒術(shù)逐漸成為治療各種疾病的正式科目,頗受時人歡迎。在治療眼疾時,禁咒術(shù)中有一種叫做犯眼咒的方法:“左手持劍訣,指眼誦咒畢,將眼吹三口?!焙茱@然,這是一種毫無科學(xué)依據(jù)的迷信思想,但在古人看來,通過念咒語來治療近視眼并不可笑。
由此可見,在沒有近視眼鏡的情況下,宋代眾人已經(jīng)對如何治療近視眼進行了研究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治理療法,有的成效顯著,有的收效甚微。但不管怎樣,宋代的文人還是可以從中借鑒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