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等到孩子回國工作,母親開始為沒談過戀愛的張潔瑩(化名)著急,總是想方設法為她安排相親,介紹男孩認識。對此,張潔瑩十分反感。受不了母親嘮叨的時候,張潔瑩也去相親過,但全程一言不發(fā),只看著母親和介紹人相互寒暄。其實,說沒焦慮過是假的,畢竟周圍人都戀愛了,但自己卻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歷。不過,張潔瑩發(fā)現,這可能是因為她想要的生活本來就和別人不一樣。雖然也會看一些言情劇、言情小說,但她對戀愛從來沒有過憧憬,她覺得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生活,可能比盲目戀愛更好。她甚至還規(guī)劃了一個人的養(yǎng)老生活,計劃賺多少錢,去哪里安度晚年。
最近張潔瑩更是已經一個月沒回家了。她還拒接母親隔三岔五的電話,以示對父母殷勤牽線的抗拒。事情要從去年說起。原本在紹興工作的張潔瑩被公司調去杭州總部,父母對她去外地工作一事很擔憂,打聽到老鄰居的孩子裘明(化名)也在杭州工作,還聽說他在找室友,便建議女兒和裘明一起合租,相互有個照應。
一開始,潔瑩對跟一個大男人合租有些排斥。但見了面后,潔瑩隱約對這個小時候住隔壁的哥哥還有些印象,再加上小區(qū)又離公司不遠,便答應了一起住。
兩個人性格都比較溫和,作為室友相安無事。裘明不忙的時候會買點菜回家做飯,也會多做潔瑩那份菜。有時候裘明和紹興的朋友一起聚餐,也會叫上潔瑩。
今年年后復工,裘明開車帶著潔瑩一起回杭州,因為疫情,兩人決定減少回紹興的次數。3月底潔瑩生日,只能在杭州獨自過,裘明提前準備了鮮花和蛋糕,還當場對潔瑩表白,覺得兩個人相處得還不錯,要不要談戀愛試試。
面對裘明含情脈脈的目光,潔瑩臉色煞白,防備心一下子上來了,覺得他是不是另有所圖。裘明為自己辯白,還說潔瑩的父母也樂見其成,這讓潔瑩心生反感,原來她一直被蒙在鼓里,父母早在建議合租的時候就有撮合兩人的想法,怪不得最近母親勸她相親的電話變少了。
為了向父母表示抗議,她從裘明住的地方搬了出來,也拒絕了他的追求。
也許是一個人生活慣了,亞弘(化名)總覺得找女朋友是給自己“找累”。他覺得大部分女孩子都很麻煩,他只想跟她們做朋友,不想變成她們的男朋友。他也和人曖昧過,可就是無法正式進入一段關系中。
這些年,也有朋友勸亞弘,就算不向往婚姻,是不是也該考慮生子了。對此他也是敬謝不敏。他不僅覺得小孩子很難教育,而且身邊很多朋友的例子,都證明孩子是“吞金獸”,會消耗很大比例的家庭開支。亞弘覺得自己掙的錢剛夠自己花,有這個預算還不如都花在自己身上,買好看的衣服、換想要的電子產品、去想去的地方旅行。事實上,他始終不想被不同的社會關系拉扯,也不想被新的人生階段推著走,只想活在當下,做自己想做的事。
接觸過幾位類似的“母胎單身”,他們中很多人都有類似的困惑:怎么就沒人喜歡我?我怎么沒有特別喜歡的人?是我有什么問題嗎?”其實,很多長期單身的人,在成長過程中都因為某些原因,缺乏與人發(fā)展親密關系的能力?,F在很多年輕人的生活被學業(yè)或工作填滿,沒有主動維系人際關系的意愿,因而根本想不到戀愛。隨著時間的推移,即便有了自由支配的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談戀愛。
如果你喜歡單身的狀態(tài),一個人過得風生水起當然沒問題,可是自己想戀愛了,卻因為從未有過戀愛經歷而遲遲不敢邁出這一步,這該怎么辦呢?以下三個小策略,幫你邁出戀愛的第一步。
通過網絡,找到并參加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認識到與你志趣相投的人,然后把手機放一旁,真真實實的與Ta相處,從一次溝通交流開始,從彼此的眼神回應開始,從有些害羞開始,不一定你認識的Ta就成為戀愛對象,但是多認識一個“有趣的靈魂”,何樂而不為呢?
人們總期待著這樣沒有負擔的愛情:尋找對方時的不離不棄,在一起就可以天生一對,從未想過愛情里也需要彼此磨合,互相忍讓甚至妥協。
每個人都是獨立而完整的個體,你未來的那個Ta也不會契合你的全部,只有共同經營,才能擁抱好的愛情。未來是未知的,卻總會讓人有所期待。
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如果你每天從內而外的狀態(tài)都是自己喜歡的,那么,不僅自己過得快活,說不定那個Ta也會被你吸引而來!
從上面的三個小策略試試看,拓展你交往的“圈子”,換個角度理解愛情,好好愛自己。
TIPS
戀愛禁忌:動不動就說分手
不管是真是假,如果一直把分手當做口頭禪,好多時候假分手就變成了真分手。
在談戀愛時,很多女孩子在吵架或者“冷戰(zhàn)”時動不動就說要分手什么的,其實心里并沒有這個意思。只是想要引起對方的注意,想要男生哄著她。的確很多男生會這么做,但是日子一久,難免會讓對方覺得你不看重這段感情。因為你總是動不動就說“分手”,這樣會給對方造成很大的壓力,久而久之分手就成了注定的事。
還有一些女生喜歡把“你是不是不愛我了”這句話掛在嘴邊。要知道,如果你們之間連最基本的信任都沒有的話,那其他的任何事情都不要提了。在戀愛中,當對方對你好的時候,你也應該有所回應,這樣你們之間的感情才會日漸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