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夫
生于1975年11月,2000年7月畢業(yè)于四川教育學院美術學本科,先后就讀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泰國商會大學、易三倉大學,研究生學歷,博士在讀。
四川省首屆教書育人名師,美術特級教師,成都市優(yōu)秀青年教師,成都市泡桐樹小學(天府校區(qū))副校長。成都市政協(xié)委員,成都連續(xù)八屆市民代表,成都武侯區(qū)第六、七屆政協(xié)委員,文藝界召集人,高新區(qū)美術教研員全國名師工作室聯(lián)盟副理事長,成都市、高新區(qū)兩級美術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成都市支援甘孜州優(yōu)秀援藏教師。中國管理科學院特約研究員,中國管理科學院特約研究員,中國少兒美術教育學會理事,四川省美協(xié)美術教育專委會副秘書長,四川省書協(xié)會員,四川音樂學院繼續(xù)教育學院特聘專家。北京師范大學基礎教育平臺、成都師范學院、成都大學師范學院指導專家,四川省、成都市兩級藝術人才選拔賽評委,清華大學萃文堂特聘畫家,香港文化促進會會員,泰國商會大學東亞藝術研究所兼職教授。2018年在馬來西亞舉辦個展,2019年在泰國舉辦個展,作品五十多次入展全國、省市畫展并獲獎。出版《陳冠夫山水》等專著六本。
在21世紀的中國,隨著國力的增強,與西方藝術交流的日益頻繁,當代中國美術發(fā)展呈現(xiàn)出以下趨勢:傳統(tǒng)美術的現(xiàn)代性與外來美術(古典、現(xiàn)代、當代)的中國本土化的沖突與碰撞。如何解決意象水墨與筆墨造型之間的關系?如何用帶感情的線來寫出一幅畫?傳統(tǒng)的精華如何傳承?筆法、墨法、中國畫的人文精神如何在當代人身,上呈現(xiàn)?中國的意象文化理念如何同西方交流?
一、山水畫的意象
藝術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克萊夫·貝爾。藝術最好的功能是凈化自己的心靈,反映自己的精神,同時感動別人。每件能留下來的作品在每個朝代都是當時最前衛(wèi)的,最不能為當時人們所普遍接受的,但藝術是引領大家,而不是適應大家。
而一張好的山水畫,在古代就分為:逸、神、能、妙四品,其表現(xiàn)的內容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思考:種理想化的山水,有幽遠、深邃的意境。佛性的憐憫,禪宗的梵唱,萬物蒼生大地的博大,生命的萬類霜天自由生長;建立充滿東方神秘學的東西,建立中國畫圖式,地道的中國味兒。
二、山水畫面的構成
讓熟悉的東西陌生化。對于熟悉的東西,要對其進行變形和解構。一個成熟的畫家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的視覺符號。
中國山水繪畫則偏重于線條表現(xiàn)有無限可能性,探索線條表現(xiàn)的無限可能,不僅僅是古法用筆,還是借鑒于書法的用筆。中國書法中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的王羲之《蘭亭序》與第二行書的顏真卿《祭侄文稿》,前者魏晉名仕之風與后者的悲憤,都是在特定的心境下有感情的線的書寫、內心的表達。
當代藝術更加注重對物體幾何形的關注,簡潔的形式構成與形式美感大于對物體本身的關注。有以下的特征:追求純粹、自我原創(chuàng)、以自我為中心、形式至上。同時作品由架上往架下轉移,拼貼、計算機、現(xiàn)成材料占大部分比例。在紛繁復雜的多彩社會,極簡主義大行其道。
三、山水畫的表現(xiàn)與張力
西方的表達更張揚,更注重視覺的沖擊力、爆發(fā)力和形式感,更注重視覺的奇特記憶。而一件好的山水畫作品,以氣韻生動為最高標準:首先要有大氣氛吸引人,有意境和想象的空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人的思想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其次看看有沒有細節(jié),能吸引自己走到前邊去看細節(jié);最后要看作品是否來源于生活,不是自己編的,不能沒有生活感受,能再看再回味。
抽象表達情感,具象表達景觀。中國山水的本體:以古人倪瓚、漸江的山水為依托,畫的更加繁茂,水墨韻味做夠。山石似仙山,山石應層層迭迭,相互咬合,通過萬年的迭壓形成穩(wěn)定的結構而非石塊的隨意堆砌,抓形與形之間的整體關系。相互的隼鉚關系,應表現(xiàn)出古代廟堂的遺跡,一種對遠古悠遠的回眸,完美的丘與墟,紀念碑式的建筑,都是對過去的消失的緬懷。云遮霧繞,有靈氣、生動有形。奇峰云氣,氣韻生動。山水,亦可表現(xiàn)渾厚與博大,盛世的雄強與博大,山水畫畫的是意境,營造的是氛圍。把形體空間壓小、壓短,把平淡無奇的山石陌生化。
四、山水的當代性
1.筆墨純粹化
“夫畫者,寂寞之道?!保R白石)筆者,人也。墨者,道也。筆與墨合一,就是人與道合一,即天人合一。筆:骨法用筆,線條中飽含了生命活力和生命運行的力度,“力透紙背”。墨:濃淡濕,墨分五彩,尋求墨色最細微的變化。畫作品應之所游,情脈不斷。筆墨相生發(fā),節(jié)奏、虛實之間有蕩漾、舒展之意。用筆綿密,墨色微妙。人品不高,落墨無法。人品、畫品、字品、詩品合一,人書俱老、書畫俱老。有中國的文脈,蘊涵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加人環(huán)保的內容,形成屬于自己的筆墨,屬于自己的中國文化基調。中國畫講師承,對法則的超越。西方繪畫則是對前個傳統(tǒng)的反叛,推翻。
作為中國畫,要有書寫的意味,有筆意,書法的用筆,格調高。用筆和狀物結合在一起,從容自然,靈動與厚重。畫到濃黑處,像小孩的眼睛,,漆黑透亮。畫到淡墨時,淡墨不薄,輕煙緲緲,透明又飽滿。筆斷意連,用筆圓活,墨色微妙。實景清而空景現(xiàn),真景遍而神景生。逸筆草草,以寫心中逸氣。中國畫很多沒有色彩,就是靠墨色的無限豐富性,但有著無窮的空間和充滿空間的生命,大千世界無限的靈動和勃勃的生機,以禪宗來關注現(xiàn)代的生活。
2.思想當代化
表現(xiàn)的內容向自然和神性的回歸,當代人類所面臨的危機是生態(tài)危機,精神的匱乏與物質中心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的很多作品進入神性、理性、感性的融合?,F(xiàn)在是全球化的世界,世界是個地球村,藝術家應當站在全球的高度,思考全人類所共同面臨的問題,才有可能在藝術領域中成為大師。保持強烈的文化認同感的同時又要保持文化的獨立性。藝術作品必須和自己、自然發(fā)生親密的關系。明代王明陽談到:山中之花、自開自落。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而莊周知魚之樂、問花笑甚?全是人賦予它的主觀意義。是人的精神世界與物體相關聯(lián),通過第三方媒介把其表達出來。藝術保存了真理,保存了存在,在今天的藝術,我們很難再找到回家的路。未來,憧憬已經(jīng)逝去或看不到,活在當下是我們能做的事,更加關注每個個體獨立的個性,更加關注人本身的發(fā)展,所以抓緊當下,體悟當下是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征。當下是個不穩(wěn)定、動蕩、充滿未知因素的時代,所以畫面的動蕩感、不安感、危險感也是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征。
3.材料新穎化
杜尚的小便池對美術史的最大貢獻在于對工業(yè)現(xiàn)成品的利用。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再利用,所以用新的材料把過去的文化重新建構出來,利用過去的文化來創(chuàng)造一種新文化。可以在媒材、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內容、表現(xiàn)思想等現(xiàn)代化方面做探索。
4.色彩當代化
在傳統(tǒng)的山水中大多只注重墨色的變化,而色彩上缺少變化和豐富性。在當代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中,可加入當代的金屬色彩。例如:1.深色背景。2.銀灰色背景,現(xiàn)代感、后現(xiàn)代感。3.輕松的藍、綠色。4.宇宙爆發(fā)的洪荒時代。絢麗的色彩、浩瀚的星空,宇宙的博大。
五、山水作品的四點評價標準
1.意:立意。想表達什么?主題性的、心中逸趣、人生態(tài)度、詩意生活、人生百態(tài)等都是關注的內容?!白杂傻乃枷?,獨立的精神?!薄愐?/p>
2.理:畫理。符合藝術審美的基本規(guī)律,生活的規(guī)律和繪畫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
3.法:手段、方法。用什么樣的語言來說明你的觀點,把自己想說的話說清楚。
4.趣:畫面的趣味。畫的層次、格調。多讀書、加深文化底蘊,呈現(xiàn)給觀眾什么樣的畫面。
中國傳統(tǒng)水墨山水在西方當代思潮的沖擊中逐步走向當代,當代意象山水探索的路還漫長。陣痛中產生裂變、碰撞中蛻變,浴火重生!思想當代,筆墨更純粹!更中國!更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