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記者 李慕琰發(fā)自南昌
南昌前市長李豆羅退休后回到家鄉(xiāng)西湖李家,投入鄉(xiāng)村建設工作,至今已有十年,在短視頻平臺上擁有二十多萬粉絲?! ∈茉L者供圖
李豆羅喜歡在短視頻里分享自己的人生道理、處世哲學,許多人慕名前來,爭相與他合影。
網絡圖
★“以前村莊上的事,再錯錯不到哪里去,現在這個網絡可能傳到臺灣去,傳到香港去,傳到美國去,這都有可能。它是無邊界的,可能你說這些話,站在這面是對的,站在那面好像又是錯的?!?/p>
在南昌周邊的小村莊西湖李家,退休市長李豆羅是最大的明星。大部分游客都慕名而來,到處搜尋李市長的身影,伺機與他合照。他幾乎每頓飯都要招呼遠道而來的客人。
盡管長期從政,李豆羅卻從不喝酒,他端起茶水,用一貫的順口溜做漂亮的開場白,“我這個人,沒有領導風度,但有農民習氣!”滿桌鼓掌喝彩。
農民出身的南昌市長李豆羅退休后做回了農民,2020年在MCN公司的鼓動下,搖身一變成了“網紅”,在短視頻平臺上擁有二十多萬粉絲。他74歲,梳著大背頭,總穿一身迷彩服——這種褲子腰高襠大,蹲下去干活最方便。
當年在任上,他也穿西裝、打領帶,只是一口塑料普通話不改,別人說他“一看就像農民”,他大嗓門回應,“什么叫像? 本來就是農民!”
李豆羅心直口快,做決定向來不超過一分鐘。五一勞動節(jié),村里來了幾個年輕人,要為他開抖音帶貨。他們說的那些時髦詞,流量、算法,李豆羅雖然不懂,但一口就答應下來,能宣傳西湖李家,那就是好事。他立刻提了三個原則:一,要為江西、為南昌說好話;二,個人不拿一分錢;三,帶的貨要符合國家和行業(yè)規(guī)定。
他把這三條原則寫成書面報告,用掛號信寄給了南昌市現任領導?!暗阶詈笈鷽]批我不曉得,我不管,反正我已經向組織做了報告。”李豆羅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在那些短視頻里,李豆羅一邊摘著菜,一邊講自己的處世哲學,有時下地種菜摘果子,寫毛筆字,練武打拳。
收到的評論五花八門,除了頂禮膜拜,還有不少求助。有人問生病了該去哪個醫(yī)院、失業(yè)了能否介紹工作,還有人跟老婆吵架,老婆把錢都卷走了,問李豆羅該怎么辦。有條私信問:李市長,我能叫你爸爸嗎?
家人和朋友擔心言多必失,勸李豆羅低調些。但李豆羅說自己早就習慣了,做市長、做高官,哪一天不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因為我一直就在刀尖上跳舞,一輩子就是這樣的。”
“不要天天讓我去賣咸菜”
在李豆羅之前,抖趣公司最大的網紅是一只鴨子和一條柴犬。“阿醬鴨”是百里挑一出來的明星鴨,除了上鏡,還看中它性格活潑又聽話,擁有了四百多萬粉絲。
負責李豆羅的導演朱生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寵物號的好處是可控,它不會離開你,不像人需要溝通、紅了還可能跑路,“要它加班,它就加班”。但要想變現,還得靠活人號,粉絲黏性更大。公司創(chuàng)始人方臻想到了李豆羅。
李豆羅還是市長的時候,江西電視臺的記者有天早晨突然出現在家門口,用機器對著他,說要拍“市長的一天”。李豆羅說,跟著我走,直接就把他們帶上了。那一天他開了七個會,車上吃了兩個饅頭,直到晚上11點回家。
再后來,江西衛(wèi)視做了知識競賽節(jié)目《你不知道的江西》,這幫年輕人又來邀請已退休的李豆羅。方臻是當時的制片人,按照電視思維,李豆羅個人風格鮮明,“非常接地氣,看上去普通話不標準,但非常講究平仄押韻,出口成章,保證沒讀過書的人都能聽懂?!?/p>
最后一期比賽,節(jié)目組原本屬意一位出租車司機奪冠,但李豆羅實在對江西太熟悉,所有問題全都答了出來,成了節(jié)目總冠軍,拿下20萬獎金,全部歸西湖李家。
按節(jié)目設置,選手答錯題的瞬間,腳下的舞臺會突然張開,跌進2米深坑,作為懲罰。第二季節(jié)目又請來李豆羅,沒人發(fā)現設備搭錯了線,李豆羅答錯離場,主持人剛說完“我們歡送李市長”,按鈕一按,旁邊贏的選手掉了下去。
第一次去西湖李家請李豆羅開抖音,方臻就帶著拍攝團隊,他指著飯桌上的梅干菜問,說一下梅干菜好嗎? 李豆羅張口就來,不需要任何腳本和鏡頭設計,“相當于至少一半的導演”。
之后再去,許多游客是看了短視頻來的。方臻發(fā)現,第一次李豆羅在食堂門口送走他們,非??蜌猓诙螆猿职阉麄兯蜕狭塑?,第三次走的時候,塞給他們一大堆桔子、雞蛋、月餅。
對年輕人的東西,方臻覺得李豆羅未必立刻理解,但他不會抗拒,“他只要感受到這個是好東西,可能就會反推?!?/p>
李豆羅也會掏出手機給他看,“二十年沒聯系的朋友跟我聯系了”。方臻對南方周末記者解讀,“其實領導干部就是這樣,很多人退休之后的興趣愛好是攝影,有些人是旅行、寫書,每個人還是需要這種存在感。”
即使已經遠離官場,李豆羅的市長身份在網絡平臺依舊有敏感之處,用戶名和身份認證經過了反復修改,關鍵詞里出現“老市長”三個字就會被屏蔽。運營這個號,分寸只能自己揣摩,方臻說,“我們潛意識里面會把那些東西屏蔽掉”。官場話題基本不涉及。
大部分拍攝內容是臨時起意,跟著李豆羅的生活,發(fā)現什么就拍什么,例如他每天健身,力大無比,他們就讓他單手舉起50斤的石鎖。有觀眾不信,于是李豆羅又表演了拉開有五根彈簧的彈簧擴胸器。
有時朱生華寫好的臺詞,李豆羅感到不符合他的性格,就改成自己的話來說。帶貨的產品基本都是農產品,有次讓他講一款藥,李豆羅回絕了,“我不能碰這個事,因為我不懂那個東西,萬一那個藥傷了人命,不找你,找我,我擔當不起?!?/p>
還有一次要介紹芝麻丸,朱生華注意到李豆羅的頭發(fā)烏黑茂密,于是設計了臺詞,說這和喜歡吃芝麻有關。李豆羅認真拒絕道,“我這個頭發(fā)那么黑,因為是我染的?!?/p>
視頻號所賺的利潤,李豆羅個人一分不得,公司和西湖李家一半一半。實際上比起其他產品,農產品的利潤本身就不高,對公司來說,一晚上賣一萬多元的貨,只能掙到幾百元。方臻說,除去人工成本和宣推投入,這個號目前仍是虧損狀態(tài)。但李豆羅帶來的收益會體現在其他方面,有了老市長的品牌背書,會增加與政府職能部門合作的信任感。
而對西湖李家來說,短視頻的收入同樣是杯水車薪,“那有多少收入,主要是宣傳,不是為了賺錢。”李豆羅的老伙伴黃華明說。
李豆羅不喜歡總是帶貨,怕人說閑話。他給朱生華提意見:這個咸菜好,你們年輕人去賣,不要天天讓我去賣咸菜,人家會厭煩這個。
“不要掉到錢眼里去,整個東西都是錢錢錢,聽到這個東西我就不高興?!崩疃沽_直言不諱,“我現在有工資,我要那個東西干什么? 我?guī)У侥睦锶?? 我有幾千塊錢工資,我不抽煙不喝酒,我要什么?”
“還沒到八十歲,我們幾個人不能換”
退休回鄉(xiāng),李豆羅蓄謀已久。2010年1月,李豆羅以南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的身份做完最后一次報告,從市政府大院乘車搬回了老家,4小時車程后,開始籌錢搞鄉(xiāng)村建設。這段經歷被他總結為,“從農民到市長,我花了40年,從市長到農民,花了4個小時。打了一個圈,又回到原點?!?/p>
剛回來的時候,村里光禿禿的,李豆羅喜歡種樹,理念是“見縫插綠”。1970年他還在村里當書記時,就在湖邊規(guī)劃出一片林場,495畝地,三面環(huán)水。那時候還沒有生態(tài)的概念,李豆羅憑直覺,從小他看書里寫,古時村莊都有樹,比如北宋詞人秦觀寫道: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村莊就漂亮,要有這種感覺?!?/p>
西湖李家逐漸變得郁郁蔥蔥,中秋時節(jié),滿村都是桂花香。李豆羅謝絕了許多想來投資的廠商,一位七十多歲的臺商要贊助樹種,“那我求之不得,栽樹不怕多”。大大小小的櫻花樹,大雪天從廣東運來,李豆羅和村里老人齊上陣,開拖拉機挖洞,一棵棵栽下?;巳齻€冬天,種下了三萬多棵櫻花樹。
2020年夏天遇上洪水,櫻花樹不能沾水,一下死了三分之一?!拔已蹨I都掉出來了?!崩疃沽_指著湖邊124棵幸存的小樹說,水再漲50厘米,這些也保不住。
“我們都在這里吃了苦的,你知道吧?”黃華明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們幾個都是貧苦出身,洪水根植在幼年的記憶里,大水淹死了稻子,窮得沒飯可吃。決堤的時候,無論白天夜里,大家都要趕去挑土,一擔一擔地堵住洪水。
后來,幾位伙伴都進了政界,李豆羅最出眾,當上了縣委書記,通過水利部門立項調查,為村里建了圩堤?!澳闶稚蠜]有權,要什么沒什么,你哪搞得起來呢?”黃華明說。
1982年,李豆羅派當時在縣委宣傳部的黃華明回來抗洪,倆人站在西湖李家的山頭,看著這個從小生長的窮鄉(xiāng)僻壤,決定認認真真把它建設好。從那時起,不論李豆羅身居何位,心里都掛著這件事?!安辉谶@里出身的人,體會不到(這種感情)。”黃華明感慨。
?下轉第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