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治平,王取南,李艷玲,呂 佳,馮 順,鮑遠松,曹洪娟,楊林勝,陶芳標,3
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增長迅速,中國正面臨著老齡化的挑戰(zhàn)[1]。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是老齡化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尤其是慢性病,中國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的情況比較嚴重,比例高達75.23%,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2-3]。既往研究強調完好的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是生活質量的重要保障[4]?!丁敖】抵袊?030”規(guī)劃綱要》中提出“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促進健康老齡化”的理念[5],因此,識別和預防會導致ADL受損的特定醫(yī)學疾病,特別是慢性病導致ADL的損失及其特征,對于防控老年人生活質量下降有重要意義。該課題選取六安市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研究老年人慢性病和ADL的相關性,以期為有效預防慢性病,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于2016年6~9月,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分別選取六安市的一個城鎮(zhèn)社區(qū)和一個農村社區(qū)。調查對象納入標準:① 在當?shù)鼐幼 ?6個月;② 年齡 ≥ 60歲的老年人(即1956年1月1日以后出生);③ 自愿參加且簽寫知情同意書,有能力完成問卷調查。排除標準:交流有障礙,精神障礙。本次研究完成現(xiàn)場調查1 080人,ADL評估缺失者97人,最終納入分析983人。
1.2 調查方法本研究為“六安市老年人健康與環(huán)境可控性研究隊列”基線資料,參照國家慢性病檢測方案及檢測內容自制《老年人群健康與環(huán)境促進因素研究》調查問卷。調查人員統(tǒng)一經(jīng)過嚴格培訓,并且通過考核方可進入調查隊伍。調查對象采取預約入戶進行一對一調查的方法,對于當天未能完成調查的對象,通知其第2天集中體檢時再補做問卷調查。
1.3 調查內容
1.3.1一般社會人口學信息 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職業(yè)、經(jīng)濟收入等一些基本情況。
1.3.2慢性病患病情況篩查 根據(jù)調查對象在本次調查前有縣區(qū)級及以上醫(yī)院明確的診斷書,結合調查時正在進行的治療措施綜合診斷調查對象是否確實患有如下慢性?。焊哐獕?、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簡稱慢阻肺)、惡性腫瘤、腦卒中、肺結核、肝炎,并記錄確診時間、確診醫(yī)院以及治療情況。
1.3.3日常生活能力評估 評估采用Barthel指數(shù)評定量表(barthel index, BI)[6],共計10個條目,總計100分,Cronbach α系數(shù)>0.7[7]。包括進食(10分)、洗澡(5分)、修飾(5分)、穿衣(10分)、大便控制(10分)、小便控制(10分)、如廁(10分)、床椅轉移(15分)、平地行走(15分)、上下樓梯(10分)。評分總分為100分,沒有獲得100分即判定為存在ADL受損[8]。根據(jù)評分分成4個等級,100分為生活完全自理,61~99分為輕度ADL受損,41~60分為中度ADL受損,≤40分為重度ADL受損,評分越低ADL越差。
1.4 統(tǒng)計學處理問卷收回后,進行質量控制,去除不符合納入標準和調查內容缺失嚴重的問卷。采用EpiData 3.1建立數(shù)據(jù)庫,運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χ2檢驗比較人口學基本資料、慢性病以及ADL情況,Logistic回歸分析慢性病患病情況與ADL的關系,Wilcoxon秩和檢驗和Kruskal-Wallis H秩和檢驗分析慢性病人群各項ADL評分情況。雙側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983例城鄉(xiāng)社區(qū)老年人平均年齡為60~94(71.69±6.27)歲,其中農村居民533人(54.2%),城鎮(zhèn)居民450人(45.8%);男性456人(46.4%),女性527人(53.6%)?;加?種及以上慢性病的老人有759人(77.2%),且與年齡、既往職業(yè)和地域有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BI評定后ADL受損者312人(31.7%),年齡越大、文化程度及年收入越低、居住在農村、獨居的老年人,ADL受損檢出率越高,且與不同職業(yè)和婚姻狀況有關(P<0.05),見表1。
表1 一般人口學特征與患有慢性病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損的關系 [n(%)]
2.2 社區(qū)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況與ADL受損的情況983例老年人中,慢性病的患病率為77.2%,其中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惡性腫瘤、腦卒中、肺結核、肝炎的患病率分別為68.7%、13.7%、13.7%、1.7%、1.8%、6.1%、2.0%、1.0%。患有1種慢性病的老年人有505人(51.4%),同時患≥2種慢性病老年人有254人(25.8%)。不同慢性病老年人ADL受損的檢出情況高低依次為:腦卒中37人(61.7%)、惡性腫瘤9人(50.0%)、慢阻肺7人(41.2%)、冠心病53人(39.3%)、高血壓247人(36.6%)、糖尿病44人(32.6%)、肺結核6人(30.0%)、肝炎1人(10.0%),見表2。
2.3 社區(qū)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況與ADL受損的單因素分析老年人患有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與ADL受損存在關聯(liá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未觀察到糖尿病、慢阻肺、惡性腫瘤、肺結核、肝炎與ADL受損之間存在關聯(lián)(P>0.05)。老年人慢性病共患病數(shù)量與ADL受損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況與日常生活能力受損的關系[n(%)]
2.4 社區(qū)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況與ADL受損的Logistic回歸分析二分類Logistic回歸模型結果顯示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與ADL受損之間的關聯(lián)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別為2.132(95%CI: 1.548~2.937)、1.484(95%CI:1.013~2.175)、3.899(95%CI:2.271~6.693);并且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種類越多,其ADL受損的危險性越大,患1種慢性病、患2種慢性和患>2種慢性病出現(xiàn)ADL受損的OR值分別為2.342(95%CI:1.572~3.490)、3.111(95%CI:1.977~4.896)、4.406(95%CI:2.265~8.572)。調整年齡、性別、地區(qū)、文化程度、既往職業(yè)、婚姻狀況、居住情況和收入后,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和慢性病共患病與ADL受損仍有關聯(lián)(P<0.05),見表3。
表3 老年人慢性病與日常生活能力關系的Logistics 回歸分析(n=983)
2.5 社區(qū)老年人慢性病與ADL各項評分的差異性分析為進一步探討不同慢性病會導致哪項ADL功能受損,本研究使用Wilcoxon秩和檢驗和Kruskal-Wallis H秩和檢驗(數(shù)據(jù)不符合正態(tài),方差不齊)分析了社區(qū)老年人慢性病與ADL各項評分的差異性。結果顯示高血壓患者在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床椅轉移、上下樓梯的評分低于非高血壓患者(P<0.05),冠心病患者在平地行走的評分低于非冠心病患者(P<0.05),腦卒中患者十項能力的評分均低于非腦卒中患者(P<0.05),慢性病共患數(shù)量越多,患者在洗澡、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如廁、床椅轉移、平地行走、上下樓梯的評分越低(P<0.05),見表4。
表4 老年人慢性病與日常生活能力各項評分的差異性分析(n=983)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六安市城鄉(xiāng)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為77.2%,略高于國家報道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平均水平(75.23%)[3],老年人ADL受損的檢出率為31.7%,高于2010年末全國老年人ADL受損的檢出率19.0%[9]。與大多數(shù)研究結果類似[10-11],年齡、地區(qū)、文化程度、既往職業(yè)、收入等都是慢性病和ADL受損的危險因素,這可能因為慢性病和ADL受損是生命周期長期積累的結果,并且都難以完全康復。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六安市城鄉(xiāng)老年人高血壓患病率最高,其次是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慢阻肺、惡性腫瘤、肺結核以及肝炎的患病率較低,這個結果與羅定市和廈門市報道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存在差異[12-13],可能是不同地區(qū)存在生活習慣和文化差異。
雖然患有慢性病會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已達成共識,但是不同的慢性病之間可能會存在一些差異。本研究發(fā)現(xiàn)患慢性病的老年人ADL受損檢出率高于非患慢病老年人,說明患有慢性病是導致ADL受損的危險因素。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不同種類的慢性病之間ADL受損的檢出率不同,其中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患者ADL受損的檢出率明顯高于非高血壓、非冠心病、非腦卒中患者,而其余幾種慢性病ADL受損檢出率沒有差異,說明患有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可能更容易導致ADL受損。高血壓、冠心病和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很多[14],并且這些疾病會給患者帶來許多不便,這些可能是高血壓、冠心病和腦卒中患者ADL受損檢出率高于其他慢性病的原因。
研究報道,慢性病和ADL受損存在許多相同的危險因素[10-11]。為了分析患有慢性病的情況與ADL受損的趨勢,本研究調整了年齡、地區(qū)、文化程度、既往職業(yè)、婚姻、居住情況、收入以及地域(城市和農村)這些基本變量,以反映患有慢性病會導致ADL受損的真實情況。結果表明,與不調整變量比較,在調整了變量之后,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這三種慢性病增加ADL受損的危險性更大,并且慢性病共患病的數(shù)量越多,ADL受損的危險性越大。本研究還進一步分析了慢性病與ADL各項評分的差異性,結果發(fā)現(xiàn)高血壓患者、冠心病患者、腦卒中患者主要在大小便控制、如廁、床椅轉移、平地行走、上下樓梯幾方面的功能損傷較為嚴重。
綜上所述,本研究顯示六安市城鄉(xiāng)社區(qū)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ADL受損檢出率水平較高,慢性病與ADL受損相關,其中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會增加ADL受損的風險,患病數(shù)量越多能力損失越大,且ADL損失特征不同。高度關注老年人慢性病與ADL情況,尤其是重點預防會導致ADL受損的特定醫(yī)學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和腦卒中,這對于減輕中國高齡老人的殘疾負擔至關重要。雖然本研究探討了慢性病與ADL受損的相關性,但是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其數(shù)據(jù)來源于橫斷面調查,只提供了橫斷面關聯(lián),但是隨著隊列研究的進展,兩者間的因果關系將會進一步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