淦宇 蘇松 李波 方程
(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肝膽外科 四川 瀘州 646000)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因其對患者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已成為膽囊結石患者治療的第一選擇。因合并肝硬化的老年膽囊結石患者常伴肝功能損害、凝血功能異常、糖尿病及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行腹部手術出現手術難度大,且風險極高。此次分析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肝膽外科采用LC 方法治療的合并肝硬化老年膽囊結石患者臨床病例,目的是探討LC 在這類患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選擇2013 年7 月—2019 年11 月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肝膽外科收治老年肝硬化膽囊結石患者共57 例。所有患者術前經過影像學檢查為膽囊結石且年齡≥60 歲;并通過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肝炎(乙肝)后肝硬化的患者。其中男33 例,女24 例;年齡60 ~79 歲,平均年齡64.5 歲;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A 級42 例,B 級15 例;術前合并高血壓患者有38 例,合并糖尿病患者有35 例,合并陳舊性腦梗塞患者有27 例,新發(fā)腦梗塞4 例,肺氣腫9 例。所有患者都沒有消化道出血病史和上腹部手術病史,其中有50 例患者選擇的是擇期行手術,7 例患者選擇的是急診行手術。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均符合醫(yī)學倫理學規(guī)定。
常規(guī)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取頭高足低左斜位,在臍上一切口可視下建立氣腹(術中CO2 氣腹壓維持在8 ~12mmHg),并放入10mm Trocar 為腹腔鏡觀察孔,首先探查腹腔情況,觀察腹腔內有沒有腹水,粘連、肝硬化程度,肝臟有無可見的包塊等。并觀察膽囊的大小、有沒有與周圍組織發(fā)生粘連,考慮可行膽囊切除后,行三孔法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術中逐層分離,手術操作過程中,盡可能避開曲張靜脈。對于比較大的曲張靜脈,需要清楚顯露后,給予可吸收夾閉,保證止血可靠,術中根據情況于小網膜孔放置腹腔引流管1 根。
術前我們就對所有患者常規(guī)抗病毒治療,如有肝功能異常則行保肝治療。本組患者中14 例術前總膽紅素輕度升高,首先完善MRI+MRCP 排除梗阻性黃疸后,給予保肝、退黃等治療,待膽紅素恢復正常后安排手術。12 例患者術前凝血功能有輕度異常,4 例PT 及INR 有明顯延長,手術之前給予患者糾正凝血,小劑量反復多次輸入新鮮冰凍血漿糾正凝血異常,使PT 延長在2s 以內。本組對象為均是年齡較大患者,重疊基礎疾病多,手術準備時對患者心、肺評估,并常規(guī)囑患者術前行呼吸功能鍛煉,圍手術期嚴格控制患者血糖、血壓,如患者有腦梗塞,排除急性、新發(fā)病灶后,安排手術。患者中有4 例患者術前發(fā)現有新發(fā)腦梗塞病灶,隨即暫停手術,待給予對癥處理后,于半年后手術。所有患者術前均未備血。
有5 例患者中轉開腹,中轉開腹率8.7%(5/57)。其中2例因急性膽囊炎,急診行LC,因術中腹腔粘連重,膽囊腫脹明顯、沒有辦法看清楚膽囊三角位置的關系,于是中轉開腹;其中1例患者因膽囊床出現出血,使用止血方法處理后,效果不佳,于是中轉開腹,打開腹腔后可見創(chuàng)傷面肝中靜脈的分支出血,用3-0 血管縫線縫合處理;1 例因分離膽囊三角時出現解剖不仔細、將誤傷肝總管周圍的曲張靜脈,因腔鏡下止血困難,隨中轉開腹用4-0 血管縫線縫合止血;1 例因膽囊床發(fā)現有膽瘺,中轉行縫扎處理,剩下的患者都很順利完成手術治療。手術中在膽囊床放置血漿引流管1 根有10 例患者。
手術治療以后出現不同程度肝功能異常有35 例患者,TB 升高有8 例,完善腹部超聲發(fā)現8 例患者腹腔積液,均加用護肝、輸入人血白蛋白、利尿等對癥治療后好轉。2 例患者出現肺部感染,1 例尿路感染。無膽漏、膽道損傷、出血及周圍器官副損傷等嚴重手術并發(fā)癥。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世界性的疾病,每年死亡人數大約為50 萬~70 萬人,據統(tǒng)計占世界所有死亡人數的2.7%。而發(fā)達國家因肝硬化死亡的人數居死亡原因第5 位[1]。肝硬化患者膽汁組分和肝臟代謝不正常,這些患者中,膽囊結石發(fā)病率是正常人的2.0 ~5.5 倍[2]。膽囊結石發(fā)生后,可以出現很多臨床表現,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及生活質量,反復的臨床表現還可引起患者肝功能的進一步異常。因此,癥狀性膽囊結石是肝硬化病人膽囊切除的明確手術指征。由于肝硬化病人大都有肝功能異常、門脈高壓及凝血異常,這就加大了腹腔鏡的手術風險和困難,同時手術并發(fā)癥升高[3-5]。
隨著經濟與社會不斷發(fā)展,我國的老年人越來越多,據國家推測,到2035 年老年人口會達4 億[6-7]。對于有肝硬化基礎疾病的老年膽結石患者,身體抵抗力低,并發(fā)癥多,耐受手術差,出現手術風險和出現并發(fā)癥幾率很高,所以手術前要充分評估患者的一般情況,嚴格控制適應證[8-10]。除了要安排一般的常規(guī)檢查,還尤其要注意完善心肺功能檢查,同時必要時要行頭顱MRI,對膽紅素升高的患者給予MRCP 檢查。本組中對于Child-Pugh 分級A 級患者,術前給予常規(guī)處理。對于Child-Pugh B 級擇期手術患者,經積極抗病毒、保肝,改善凝血功能等對癥處理,將肝功能改善至Child-Pugh A 級才行手術;這些患者如果需要做急診,則盡可能改善肝功及凝血障礙后,與家屬充分溝通后行急診手術處理。本組中有14 例患者膽紅素升高,完善了MRCP,排除梗阻性黃疸后,給予對癥治療,待膽紅素降至正常后行手術處理。由于老年患者重疊基礎疾病多,在手術前血糖、血壓嚴格控制,并對心肺代償功能評估,排除有無新發(fā)的腦梗塞。本組患者中有4 例患者術前發(fā)現有新發(fā)腦梗塞病灶,隨即暫停手術,待給予對癥處理后,于半年后手術治療。
手術時盡可能控制手術時間及氣腹壓,盡可能的減輕手術對肝功能及心肺功能的影響。肝硬化病人合并門靜脈高壓時,肝門區(qū)可見有曲張的靜脈,給手術增加了風險。手術中用電凝鉤逐層分離,盡可能避免損傷曲張靜脈,對較粗的血管應該夾閉。如術中出現出血多,控制困難,要馬上中轉開腹。游離膽囊床時,應遵循“寧傷膽、勿傷肝”原則[11]。仔細摸清膽囊床的解剖位置,努力靠膽囊壁,回避肝實質位置,如出現膽囊床肝實質出血,可先行電凝止血,如反復電凝,效果不好,則考慮術中腹腔鏡下縫扎或及時中轉開腹處理。本組病人中,有2 例病人因手術過程出血馬上中轉開腹處理。取出膽囊后,應用干凈的紗布條,清理肝門區(qū)及膽囊床,發(fā)現有無膽瘺。有1 例因膽囊床發(fā)現有膽瘺,術中腹腔鏡下縫扎效果差,遂中轉行處理。術后有26 例患者有肝功能損傷,加用保肝、退黃和人血白蛋白等措施后情況均好轉。肺部感染2 例患者,尿路感染1 例,使用藥物治療后好轉出院,術后恢復可。
綜上所述,對老年肝硬化合并膽結石的病人,經過圍手術期積極準備,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安全可靠的,效果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