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實驗小學 周海燕
“循環(huán)日記”這個詞語文老師一定不陌生,所謂循環(huán)日記就是將學生分為多個日記小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輪流在一個本子上記日記。這樣寫日記的好處很多:首先,這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有很大的作用,因為學生每周只輪到一次,而且每個人的日記如何都關系到小組的整體成績,所以每個學生都會使出渾身解數(shù),寫出高質量的日記。學生的寫作熱情跟天天寫在自己本上的日記是不能比的。其次,寫作水平也會有很大提高。因為同組成員水平不一,在認真品讀別人日記的過程中,同學們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收獲,學人之長,補己之短,久而久之,寫作水平會不斷提高。而這種充滿競爭性的寫作方式,可以加大同學間互相學習的勁頭,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有助于在班級形成良好的風氣。
循環(huán)日記分組完成后,每一位組員都很忙,他們是一個小小的集體,他們忙著給自己的組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忙著設計日記本的封面,忙著給自己取一個好聽又特別的筆名:“開心花”“鬼精靈”“沉默的羔羊”“農(nóng)夫山泉有點甜”……每個名字的背后都有一個故事。在這個本子上,同學們會拿出自己最高的書寫水平,打起十 二分的精神來對待,因為這個本子上的成績屬于大家,誰也不想拖大家的后腿,誰也不愿意給集體抹黑。一個小小的日記本把一群孩子的心連在了一起。
學生珍視循環(huán)日記本的另一個原因是——這是他們創(chuàng)作的舞臺,不僅是封面、筆名,日記的內(nèi)容也允許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學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天氣和心情,也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看世界。比如三年級時在教室前的草叢中發(fā)現(xiàn)了癩蛤蟆,有學生寫了這樣的日記:
科學課上,老師讓我們到前面的小樹林里探索土壤的奧秘。同學們有的拿小鏟子,有的拿鐵尺,有的拿樹枝……大家都開始忙活起來。
“呀!癩蛤?。 币粋€同學驚叫起來……
這是一位同學以旁觀者的身份寫的自己的所見所聞,但也有同學在老師的建議下選擇了換一種方式看世界,另一位同學以癩蛤蟆的口吻記錄了這篇日記:
我正在甜美的睡夢中,突然,一陣“轟隆隆”的聲音把我吵醒了。 “噗”的一聲我的家門被人轟了?!昂脨盒牡陌]蛤蟆呀!”聽到這句議論我生氣極了,這簡直是對我的侮辱……
同一件事用不同的角度記錄下來,同學們賞讀時會覺得格外有趣。除了這種多角度日記,有的小組還自己編寫虛擬日記,大家像構思小說一樣先商量好故事的人物、情節(jié),每天由不同的同學執(zhí)筆,一個一個接著寫下去。雖然寫出來的故事跟大作家比起來還不太成熟,但同學們卻能從中感受到寫作的樂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早就發(fā)現(xiàn)熱烈的學習愿望會成為學生學習活動時最強動力。所以對學生的每一篇創(chuàng)作我都會給予極大的關注,認真批改,給每一個精彩的語句畫上浪線,在每一篇日記的后面進行點評,讓每一位作者都能感受到老師的關注,讓孩子們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記錄生活。
每個孩子的記錄風格都是不一樣的,對于愛好畫畫的孩子來說,在日記本上用幾筆涂鴉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批改日記時,對于這樣的畫圖日記,老師也可以在旁邊寫上一兩句點評,也許將來的連環(huán)畫高手就在鼓勵中誕生呢!
循環(huán)日記本是老師與學生思想交流的基地,老師可以通過日記了解同學們的思想、生活,學生可以通過老師的點評,獲得寫作方面的指導,了解老師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師生的良好互動使班級更具有凝聚力。
但僅僅讓學生傾聽老師的聲音這還不夠。我提議學生可以在看過的日記后面留言,說說自己的想法,或者評價別人文章。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讀了別人的日記,還要寫上兩句,他們便看得更認真了。時間久了,學生的鑒賞能力也會隨之提高。日記本也因此變成了同學間交流的平臺:“寫得不錯嘛!”“這件事還可以再寫具體點!”“你也會遇到這樣的煩心事呀!”……留言中有鼓勵也有疑問,也有輕松幽默的小玩笑。
其實,很多家長也喜歡看孩子們的循環(huán)日記。他們既可以從中了解班級的整體情況,又可以比較孩子跟其他同學的差距,更可以回味自己曾經(jīng)的童年……所以經(jīng)常有家長告訴我,循環(huán)日記本真有意思,于是,家長也邀請進來,在孩子的日記后面寫上自己的評價,孩子不僅從老師和同學這兒獲得了鼓勵,也會從家長那里獲得關注,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定期在全班進行精品日記點評是最受學生期待的事,因為每一個人都希望被認可,被賞識,而老師將日記在全班分享就是一種展示,一種肯定,恰到好處的點評、在全班同學面前賞讀可以讓他們獲得更多的動力,這必將激發(fā)更強的學習創(chuàng)作欲望。
教師可以選一篇好日記,從頭到尾進行點評。如果遇到選材相同的日記,老師也可以選取幾位同學的優(yōu)美片斷編輯到一起,這樣,哪怕只寫了一處好句子的同學也會擁有展示的機會。比如同學們不約而同地寫了一場暴風雨,老師從每個人的日記里挑選出精彩語句,就可以組合成一段美文:
朱越初:
天氣預報今天已將黃色預警變更為橙色預警。果然中午雨勢難以形容,簡直是特大暴雨,沒有間斷,沒有減弱,就像老天爺洗了把涼水澡,忘了關淋蓬頭。
沈天欣:
雨水無情地抽打著我,一條褲子早已濕得不成樣子。風呼呼地刮著,我一個人蜷縮在雨中,打著冷顫兒,積水一次又一次淹過我的腿。
段心怡:
過了一會兒,風也累了,雨也累了。風變成了微風,而雨也變成了毛毛細雨。細雨把整個城市都變得溫柔了許多。
楊洋:
可是我卻在心里祈禱道: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皇天不負苦心人,上帝仿佛聽見了我的心聲。給我們下了一場瓢潑大雨,第一節(jié)課下,我們歡天喜地地打開教室門一看,啊,是一片水的世界。
朱越初:
我們尖叫著跑出教室,在雨中狂歡著,盡管雨還是那么的大,也沖不垮我們雨中嬉戲的熱情。我們肆意地潑水、踢水、踩水……
李儀:
我走進花壇,雨水正好淹在我的小腿肚,我像一滴快樂的雨點,在雨中飛舞著,跳躍著。
段心怡:
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當我回家時,它已悄然離去,只在地面上留下了最后的痕跡。
這樣的日記“串燒”不僅讓大家學到了精彩的語句,更使每位被選中的同學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正如布盧姆所說“學習中經(jīng)常取得成功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學習興趣。”經(jīng)常進行這樣的點評,有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也更能激發(fā)他們寫作的欲望。
另外,為了讓同學們的交流范圍更廣,我們由小組循環(huán)的形式轉變到大組循環(huán),也就是說,每一小組的日記本輪流使用,這樣,每個本子上都會有全班同學的日記,這樣更有助于大家看到全班同學的水平,交流的范圍更廣了。
循環(huán)日記就是班級自己的書,每一本都陳列在班級圖書角里,孩子會經(jīng)常翻看他們成長的足跡,這是一本最受歡迎的“書”,因為這本書中他們自己就是主角。每每看到這些已經(jīng)陳列出來的書,孩子們寫作的熱情就更高了,他們能從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所以我和同學們不會停下腳步,依然會在實踐中前行,我們一定會寫出更精彩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