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爾娜
(湖南省衡陽市廣播電視大學,湖南衡陽 421001)
幼兒是未來社會的主人,幼兒教育應受到全社會的關注。為了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中明確要求,教育教學要與信息技術深度結合,鼓勵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目前,在我國重視學前教育的環(huán)境下,研究幼兒教育的發(fā)展非常重要,尤其對于美術這一活動形式比較豐富的課程來說,更需要相關工作者重視其與信息技術手段的結合[1]。幼兒園教育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是一種發(fā)展趨勢,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美術教學,可以極大地豐富課堂內容,改變以往幼兒美術教師單調枯燥的教學形式,對幼兒美術教學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在應用信息技術輔助幼兒美術教學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不同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主要有教師主導模式、教師和幼兒共同學習探究模式、幼兒主體模式三種。其中教師主導模式比較適用于幼兒初期學習能力較弱的時候,這種教學模式主要針對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為了完成課堂任務借用信息技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時,第二種是當幼兒不能全面掌握信息技術掌握的基礎知識時,教師可以以自己的教學為中心,教授幼兒相關的知識并以自己的講解為中心和指導[2]。教師和幼兒共同探究學習的模式能夠將教師和幼兒很好地聯(lián)系起來,有更多的機會交流互動。幼兒主體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自從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教育領域這一政策提出后,政府和幼兒園也在不斷地推進基礎硬件設施[3]。硬件設施是利用信息技術輔助美術教學的首要條件,要想使硬件設施發(fā)揮最大作用,就需要軟件資源的配合[4]。幼兒園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合適的資源應用在教學中,這樣在建設硬件設施的同時,也能促進軟件資源的開發(fā)。
在美術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能夠直接呈現(xiàn)平面圖像信息。美術中鮮明的色彩和比較突出的地方能夠給人以最直接的視覺感受[5]。信息技術既可以提供美術作品的三維立體信息,又可以對素材局部進行剖析展示和集中分析,給幼兒留下深刻的記憶。因此,不論在繪畫教學方面還是欣賞作品等方面,信息技術都能發(fā)揮積極作用。許多學者表示,信息技術展示出來的作品相比傳統(tǒng)作品具有多元特性,這種形式更能被當前時代的人們所接受。由于信息技術呈現(xiàn)出的資源能夠激發(fā)幼兒學習美術的興趣,提升其創(chuàng)造能力,所以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平臺討論和探索美術活動方面的問題。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信息技術還有一個重要特性——新鮮感。新鮮感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思維。
根據(jù)信息技術的諸多優(yōu)勢,教師將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工具應用到教學中,能夠幫助幼兒解決在課堂上遇到的各種問題[6]。目前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充分利用網絡上的美術資源,以此建立幼兒園的美術教學資源庫。一方面,幼兒園將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方式用視頻的方式記錄下來,讓其他教師學習,從而提高幼兒美術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另一方面,信息技術能夠整合教師的優(yōu)秀教學視頻,便于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
如今,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研究較為全面,但其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的多元性還有待提升。因此,信息技術在美術教學領域的探索還需要更多努力和創(chuàng)新。
當前幼兒園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水平普遍較低,這主要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方式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比較深,不愿主動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其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常規(guī)管理,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7]。除此之外,由于美術教師還要進行認真?zhèn)湔n、準備材料,沒有過多精力獲取學習資源,這導致一些優(yōu)質資源難以充分發(fā)揮作用。還有一些教師難以適應新的教學模式,仍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這也導致信息技術美術資源不能被充分利用和共享。
一些幼兒園對教師共享意識的培養(yǎng)不到位。近年來,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網絡資源的共享,但仍有一些幼兒園缺乏相關培訓平臺,對教師的培養(yǎng)力度不夠。此外,美術資源庫相對缺乏。雖然當前關于美術教學的平臺很多,但美術資源更新并不及時。
要想促進信息化教學的發(fā)展,經費投入必不可少。經費不足將導致幼兒園不能更新設備,也不利于對教師的培養(yǎng),這就進一步影響了信息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還有一些幼兒園雖然在硬件設施方面滿足了信息技術教學的要求,但在軟件設施上較為欠缺,長此以往,硬件設施逐漸成為擺設。另外,還有一些幼兒園在信息技術上缺乏專業(yè)支持,導致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止步不前。
將信息技術應用到美術教學中,能夠讓幼兒意識到社會的發(fā)展,接觸到時代發(fā)展的產物。教師將計算機作為教學工具,開展更高效的美術教學,能夠更合理地分配教學時間,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式[8]。這樣,教師可以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開展情境教學,從而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教師應從幼兒視角出發(f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收集美術資源,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從而能夠更好地引導幼兒進行合作探究和自主學習。這樣,能夠充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將美術學習的主動權轉移到幼兒手中,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幼兒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小組合作學習,最終初步形成美術學習體系。
當前,我國教育領域存在一個普遍問題,即相關部門雖然在硬件上投入力度較大,但忽略了對軟件的開發(fā),導致教育類軟件數(shù)量較少,高質量軟件更是少之又少。為了提升教學軟件的質量和數(shù)量,相關工作者應結合我國的美術教育實際情況,設計原創(chuàng)的、實用性較高的軟件。同時,教師可以將幼兒美術課程與游戲軟件相結合,因為游戲軟件的自主性、交互性、探究性和娛樂性特點很適合幼兒學習。幼兒美術教學涉及的內容比較簡單,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也比較緊密,課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游戲屬性。軟件應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和互動性,將游戲作為軟件的載體,必須符合幼兒的學習方式,讓幼兒對美術形成更多認知。
隨著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計算機、新媒體等不斷融入教學領域。教師應轉變自身觀念,不斷改進和更新對信息技術的認知,樹立正確的美術教育觀念,將信息技術作為先進的教學工具。
在實際的幼兒美術教學中,一些教師或把使用信息技術設備作為應付上級檢查的方式,或完全沒有正確使用信息技術設備,在使用信息技術設備時較為被動,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教師若能正確、合理地使用計算機作為教學輔助工具,就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認識世界、提升各方面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計算機、信息技術等只能作為輔助教學工具,不能完全替代教師工作。所以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在正確認識信息技術的基礎上,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相應的美術教學活動,并把當?shù)匚幕厣c信息技術相結合,促進幼兒美術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充足的資金能夠讓幼兒園有更多的教育機會,改善教學條件,穩(wěn)定師資隊伍。當前,我國幼兒園信息技術設備尚未全面普及,為了保障幼兒園的信息化發(fā)展,相關部門應重視幼兒美術教育,加大對幼兒園教育資金的投入力度,全面促進信息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只有這樣,相關美術教育工作者才能真正重視并高效利用信息技術輔助美術教育。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美術課堂上的應用,能夠充分發(fā)揮幼兒學習美術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幼兒對美術的認知能力。信息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由原來的教師對學生的單向知識傳輸變成了雙向知識傳輸,學生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反饋,極大地活躍了課堂的氛圍,使幼兒能夠更輕松地理解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的美術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