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海
(欽州市婦幼保健院,廣西 欽州,535000)
慢性腎臟?。╟hronic kidney disease,KD)屬于臨床常見疾病之一,其具有極高的發(fā)病率、死亡率、伴發(fā)心血管病患病率高等特點[1]。而我國人群對CKD伴發(fā)心血管病的放置率低、知曉率低,進而造成CKD患者發(fā)病至晚期才被發(fā)覺,而該階段只能采取血液透析維持生命質量。其中腎性貧血屬于CKD常見并發(fā)癥之一,也是CKD患者合并心血管并發(fā)癥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治療慢性貧血屬于CKD一體化關鍵步驟。相關研究發(fā)現,誘發(fā)腎性貧血因素較為復雜,主要由腎臟功能障礙,使腎臟合成促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相對或絕對不足,進而產生內源性EPO缺乏[2]。其他因素包括EPO存在反應性,紅細胞壽命逐漸縮短,加之骨髓纖維化,導致繼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逐漸亢進?,F階段,臨床以鈣劑、維生素D受體激活劑、甲狀旁腺切除術為主要措施,進而緩解血液透析患者貧血,降低甲狀旁腺分泌。現階段,臨床治療腎性貧血方案包括輸血血紅蛋白(hemoglobin,Hb)<60g/L,采納紅細胞生成刺激劑(ESA),并補充中藥、雌性激素、葉酸、鐵劑、維生素等[3]。鑒于此,本文對血液透析腎性貧血患者的治療藥物進行研究,綜述如下:
ESA在未得到相關研究前,腎性貧血患者只能通過輸血治療,無其他措施。而ESA逐漸融入,且受到諸多醫(yī)師的青睞,能夠有效改善Hb水平,且治療效果顯著,可達到美國腎病基金會腎臟病預后指標標準,且患者各項指標均得到明顯好轉[4]。
1.1 短效和長效EPO類藥物 短期EPO主要由倉鼠卵母細胞表達的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包括和 EPO-θ、EPO-β、EPO-α。而我國EPO藥物主要包括沈陽三生的“益比奧”、哈藥的“雪達生、華北的“濟脈飲”等,上述藥物氨基酸序列與內源性EPO相同,只有糖鏈組織、分子量以及糖基化程度存在一定不同。相關研究發(fā)現,長效促紅細胞生成素具有達貝泊汀 -α及ESA,其中達貝泊汀 -α半衰期屬于EPO-α的3倍,應用措施為每周1次,以注射手法為主。而ESA的半衰期更長,使用方式為1月1次或2周1次,采取注射方式。同時EPO的注射次數與短期促紅細胞生成素相比較,明顯少于短期促紅細胞生成素[5]。而在費用、疼痛、生活狀況等方面也顯著優(yōu)于短期促紅細胞生成素,且兩者安全性基本一致。
1.2 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酰羥化酶抑制劑(HIF-PHI) HIF屬于一種由α-和β-亞基構成的轉錄因子,其能夠給調控血管生成、鐵代謝、紅細胞生成以及腫瘤細胞轉移、凋亡、風化等。在低鹽狀況下,HIF刺激機體(尤其是肝臟)合成奶源新FPO,且能夠有效調節(jié)鐵代謝及紅細胞生成[6]。但臨床研究發(fā)現,在有氧時HIF的α-亞基上保守的脯氨酸殘基,已被脯氨酰羥化酶羥基化,使α-亞基的降解。而現階段,腎性貧血治療中選擇口服HIF-PHI已成為最佳治療措施,其能夠利用控制脯氨酰羥化酶活性,抑制HIFα-亞基的降解,保障HIF的功能及穩(wěn)定,進而綜合調控內源性EFO合成,使紅細胞逐漸生成,改善腎性貧血[7]。
2.1 鐵劑補充 醫(yī)療中常用鐵劑依據用藥方式,將其歸納為兩類,第一類口服鐵劑,第二類靜脈注射鐵劑。其中口服鐵劑包括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硫酸亞鐵等;靜脈注射鐵劑為蔗糖鐵、山梨醇鐵、右旋糖酐鐵[8]。針對血液透析患者的腎性貧血,采取靜脈注射方式實施蔗糖鐵及EPO實施治療效果顯著,能夠有效緩解鐵蛋白飽和度及Hb水平[9]。但禁止盲目補充鐵劑,要掌握補鐵的必要性,規(guī)避鐵超載,因此在有關鐵劑的補充方面,日本2088版指南的參考值低于西方國家,主要是長期毒性和過量補鐵所導致[10]。
2.2 補充左卡尼汀 俄國1905年發(fā)現左卡尼汀,其存在于牛肉漬汁當中。相關研究發(fā)現,證實該藥物能夠促進脂肪代謝,并證明屬于人類機體內必備物質。20世紀80年代國外相關研究發(fā)現,左卡尼汀放置食物內,供人類食用,能夠強起到強化機體作用??嵬∧軌蚱鸬街惔x作用,屬于哺乳動物能量代謝的必備物質,成人機體內合成的左卡尼汀劑量在20g左右,通常在心肌和骨骼肌中。
2.3 中藥補血劑 中藥存在不同程度的中成藥、生血補血處方,其中生血寧片可有效起到補血作用,且治療營養(yǎng)不良、腎性貧血效果明顯,具有療效佳、起效快、安全性高、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勢。同時能夠規(guī)避長期使用鐵劑,而造成微炎癥風險。
雖ESA治療腎性貧血具有大量研究,但仍有少數患者對ESA治療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急需研制出新型ESA制劑以治療該類患者。而臨床研究出高效、穩(wěn)定、生物、半衰期、新型的ESA制劑,屬于眾多研究者關注的熱點。其中HIF-PHI類ESA藥物的產生,是全球貧血治療領域的關鍵突破,對透析和非透析患者均能夠平穩(wěn)升高Hb,規(guī)避鐵調素水平,未受炎癥狀態(tài)干擾,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能夠有效且安全糾正貧血。同時采取中醫(yī)方劑治療,能夠有效優(yōu)化臨床療效,減輕患者痛苦,有利于其提高治療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