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其錄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小學教學活動中運用信息技術,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融洽教學氛圍、豐富教學活動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旨在豐富學生精神世界,為小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為與現代教學改革需求相結合,在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中融入信息化技術勢在必行。本文針對小學階段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展開討論,探究主要運用措施。
一、小學階段道德與法治信息化教學應考慮學生認知和學科特點
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根據學生年齡階段特點和認知能力,對內容做出了詳細劃分,但是仍舊有很多問題是小學生所不能快速理解的。正是因為這些難點的存在,導致小學階段的教學活動面臨重重困難。教學活動若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會使得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課堂內容,甚至會出現課堂分神等現象。信息化教學可以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體系,為課堂教學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方式。例如,在組織學習“上學路上”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上學路上的情景較為全面地展示給學生。教師可以將上學路上可能會發(fā)生的安全問題及走路時的注意事項,教授給學生,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路習慣。再如,學習“公共汽車上”“伸出我的手”等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在公交車上的場景,讓學生自己思考,遇到老年人、小朋友和孕婦的時候應該怎么做。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將在日常實際中遇到殘障人士的相關視頻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能夠感知殘障人士的心理狀態(tài)和實際困難,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另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可以將救災現場的視頻和圖片播放給學生看,注重培養(yǎng)其勇于擔當的精神。
二、小學階段道德與法治信息化教學應從教學實際出發(fā)
進入新世紀,信息技術得到迅猛發(fā)展,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也逐漸開始使用現代化信息手段。網絡資源十分豐富,可以源源不斷地為教學活動提供豐富的資源,特別是能夠為教師提供較多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和微課資源。道德與法治課開設的時間相對較短,但是在網絡平臺上也能夠找到相對應的教學資源。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可以借鑒優(yōu)秀的課件,通過對優(yōu)質資源的篩選,與自身教學實際情況相結合,融入自身教學特色,將教學課件的積極作用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教師在選擇教學資源的時候,一定要強化質量鑒別能力,遵守一定的原則和標準,以教學目標作為出發(fā)點,遵循“一切為了學生”的教學理念,攻克教學難點和重點,旨在開拓學生的知識范圍。例如,在學習“多彩的節(jié)日”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可以上網搜索資料,對資料進行合理加工,制作出一套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的課件。通過模仿學習網上課件的教學思路,與學生相互合作,拍攝關于本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短視頻。利用計算機為學生播放有關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信息,隨機提問學生對于節(jié)日的認識,讓學生在觀看視頻之余,形成自己的體會,在學習之余,養(yǎng)成樂于思考的習慣。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融入多媒體信息技術,讓原本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更加生動,為學生提供認知平臺,不斷開闊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無形之中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三、明確信息技術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
在新一輪教學改革活動中,信息技術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豐富教學內容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小學生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讓復雜的知識簡單化和形象化,從而幫助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在教學工作中利用信息化技術,可以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想要保證教學活動有序開展,教學目標高效實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該明確自身的實際教育需求,了解信息技術的含義。教師不僅要提高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還要明白運用信息技術的目標,通過利用高效和科學化的信息技術,促進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選擇網絡信息資源時,教師要對內容仔細甄選,綜合考量,保證資源既能促進學生學習,在短暫的教學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又要兼顧教學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樂于探究,更要保障課堂氛圍輕松、愉悅,讓學生在學習中養(yǎng)成愛學習的習慣。
例如,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學習《我喜歡的動物》這一課的時候,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教師一方面可以通過為學生播放手影的方式,讓學生猜測手影所表現出來的動物,激發(fā)學生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的興趣;另一方面,為了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自覺探究的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上課之前準備關于小動物的資料和圖片,或者是讓學生通過畫畫的方式,將小動物表現出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收集關于小動物的資料,無外乎視頻、圖片或文字。這樣的教學模式能讓將教學活動中的內容更加形象化和生動化,利用信息化手段使教學內容更加具體,突破教學難點和重點,輕松解決教學難題。
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運用具有重要意義。在新課程標準的改革浪潮之下,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認識到信息化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提高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的水平。教師要提升運用信息化技術教學的能力,學生要學會利用信息化學習的方法,不斷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摸索和前進,從而全面推進信息化在小學階段教學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