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翠姍
【摘要】小學是每一位學生最重要的人生階段之一,只有在小學打好基礎,日后的學習才會更加的扎實穩(wěn)定,而語文作為一門工具學科,無論是哪一類學科的學習,都會應用到語文,所以在小學階段,學校與家長更要重視對孩子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而閱讀就是讓學生愛上語文的有效途徑之一。
【關鍵詞】小學? ? 語文閱讀? ? ?教學策略
【正文】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網(wǎng)絡閱讀,可是真正熱愛閱讀的人卻仍然只是少數(shù),歸究其原因,這些人并沒有從小就培養(yǎng)起自己熱愛閱讀的習慣,可能是因為學校對語文閱讀的忽視也可能是因為環(huán)境的影響??墒牵覈娜司喿x量太少,呼吁全民閱讀勢在必行,閱讀更要從娃娃抓起,從小學教育中開始。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現(xiàn)如今的語文教學中,并沒有真正的重視學生的閱讀教育,有些教師忽視了閱讀對于學生審美觀與文學素養(yǎng)的重要性,導致了學生厭惡閱讀,對閱讀失去興趣。小學語文應該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重視學生的閱讀水平,提倡全民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現(xiàn)在的社會上,具備文化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的同時一定要有更加廣闊的知識面,學生通過閱讀就可以了解豐富的知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光可以讓學生在考試時更加的得心應手,教師鼓勵學生多多閱讀課外書籍,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文學底蘊與文學素質。要知道作文從小學就被列為了學生的必學課程,學生通過閱讀訓練,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還可以學到許多道理,領悟榜樣的精神,在小學就為自己樹立了正確的精神寄托。
二、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
2.1教師的填鴨式教學忽視了閱讀教學
教師并不重視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只要學生能夠應試就可以了,并沒有想到閱讀對一個人的人生是多么的重要,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只講授語文書上的知識,可是語文課本往往不能將全部的文章選擇出來,只是選擇幾個較好的段落,教師將課堂的重難點講完了,就認為課堂結束了,可是教師自身并沒有意識到學生是否真正的懂得學習語文的真諦,學生只是“左耳朵聽,右耳朵冒”沒有將教師傳授的知識聽到心里,學習語文也只是為了應試,教師與家長也都認為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而把語文閱讀列為了學習以外不重要的事,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下降。
2.2學生并不是真正愛閱讀
網(wǎng)絡文學的日益興盛,有些學生是閱讀了許多網(wǎng)絡小說,可是這些小說并沒有深度、沒有營養(yǎng),學生閱讀這些書籍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愉悅感,學生沒有學到任何有用的東西,甚至在一些書籍中學生學到了不健康的東西,產生了消極心理,甚至厭學心理。教師不知道學生是否真的喜歡閱讀,只注重閱讀題的得分,學生也是敷衍家長敷衍老師,語文閱讀教學沒有得到實質性的進展,教學質量也隨之降低,學生對語文閱讀逐漸失去興趣。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如何有效進行
3.1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每個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注意力不能像大學生中學生那樣,小學生的注意力往往會被其他奇奇怪怪的東西吸引,這就需要考查教師的教學技術了,教師應該想辦法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是這樣,教師要找到有趣的方式讓本就枯燥的閱讀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例如,在小學語文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課本中,學生在學習《大青樹下的小學》一課時,教師在上課之前讓學生進行閱讀,找出學生自己認為的好詞好句。正式上課之前,教師提前在網(wǎng)絡上找到作者介紹和作者的相關作品,再挑選幾個學生進行課堂演繹,并由其他小組進行打分點評,表現(xiàn)好的同學會獲得相應獎勵。教師讓學生通過演繹的形式,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明白小學生不同于成人成熟的心智,教師應該學會觀察,關心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引導學生多讀多寫,在寫作中愛上閱讀,在閱讀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3.2鼓勵學生讀經典
并不是所有的書籍都適合小學學生閱讀,教師需要找到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才可以不斷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在做一些閱讀練習題時,不能僅僅是為了做題而做題,學生應該理解文章的中心,學習其中的精神,經典的書籍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博大精深,所以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閱讀經典。
例如,教師可以在課上為學生播放一些經典的電影電視劇,盡量找一些由經典書籍改編的影視作品,像家喻戶曉的西游記,教師在學生觀看的時候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唐三藏、孫悟空、沙和尚、豬八戒,這四個人物同學們最喜歡誰?”這種做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學生觀看過程中講述經典,活躍教學課堂。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拿起書籍真正地感受一下,學生應該多閱讀一些對自己有用處的書,在課下教師為學生準備了閱讀書單,要求學生家長積極配合閱讀打卡,只有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一個好的閱讀習慣,才能為今后的人生打下好的知識基礎。
【結束語】
一個人的文化涵養(yǎng)絕大部分取決于這個人的知識積累水平,而知識的積累不僅來源于教師的課堂教學,更多的是來源于學生本身的積累能力。小學教育是每一位學生的啟蒙教育,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找到適合學生的閱讀方法,教師應該從學生的不同之處出發(fā)因材施教,積極探索提高小學閱讀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為祖國的教育事業(yè)增添光彩的一筆。
【參考文獻】
[1]陳建軍. 探究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N]. 科學導報,2021-09-10(B03).
[2]張子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探析[J].華東紙業(yè),2021,51(03):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