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琰胤
她,身材清瘦頎長,一頭短發(fā)顯示出精明強干,柳葉彎眉下明亮的雙眸透著真誠和善良,微微上揚的嘴角始終帶著笑意。這種略帶靦腆的莞爾猶如“春天般的溫暖”,蘊含著潤物無聲的魔力,化解了街坊鄰里的各類矛盾,在社區(qū)奏響了一曲曲和諧文明的樂章。
平凡崗位,堅守初心
她叫張捷,是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中山北路派出所的一名社區(qū)民警。1991年,她從警校畢業(yè)即成為了一名社區(qū)民警。她所在的派出所,轄區(qū)面積僅0.98平方公里,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中最有名的要數(shù)“中遠兩灣城”的住宅小區(qū)。這個小區(qū)樓宇密度大、人群成分雜、外籍人員多、群租現(xiàn)象重,常住人口就近10萬人,社區(qū)治理無疑是個棘手的問題。
面對紛繁復雜的社區(qū)環(huán)境,走上工作崗位不久的張捷將服務寓于管理,打防并舉,綜合施策,使得入室盜竊、盜“三車”、打架糾紛等現(xiàn)象逐漸銷聲匿跡。她常說,“作為一名社區(qū)民警,就是要進百家屋,知百家情,解百家憂,要學會和老百姓打交道,學會講群眾語言,時刻把百姓裝在心里。這是社區(qū)民警的初心。因為只有群眾心安,社區(qū)才能和諧穩(wěn)定?!?/p>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2001年的那個秋天,沿著高墻走出來一個26歲的小伙子,他垂頭喪氣、目光渙散,對未來一片迷茫。若干年前,生活不如意的他不慎沾上了毒品。從戒毒所回到社區(qū),他連走路也總低著頭,“癮君子”的身份好似幽靈一樣纏繞著他。
當他第一次看到張捷的時候,幾個字脫口而出:“請救救我,我想活!”張捷那溫暖的笑容和親切的眼神,讓小伙子看到了希望。
在后來將近一年的時間里,張捷每個月自掏腰包資助小伙子100元,直到他找到一份搬運工的工作。小伙子感激地說:“謝謝你,阿姐,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在我最絕望的時候,你沒有歧視我,還給了我重新活下去的勇氣?!?/p>
“是他真誠的眼光打動了我。他雖然曾經犯錯,內心同樣有細膩向善的一面。社區(qū)民警就是要找到他善的一面,引導鼓勵,用心溝通,幫助他找到人生價值,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p>
禁燃禁放,群眾力量
2016年1月1日起,上海全面推廣煙花爆竹禁燃禁放政策。面對千萬上海市民以及居住在市區(qū)的大量外籍人士,這是一項移風易俗的大工程。新年來臨之際,如何確保煙花爆竹“零燃放”?張捷也是想盡了辦法。
早在之前,張捷就建立了一支群防群治工作組,專門用來預防和打擊轄區(qū)內可能存在的犯罪活動,該工作組由片區(qū)居委會、物業(yè)工作人員、樓組長以及環(huán)衛(wèi)工人等組成。她說,不要小看群眾的力量,譬如環(huán)衛(wèi)工人,一早一晚出沒在小區(qū)的各個角落,他們接觸的人最多,最能發(fā)現(xiàn)平時大家留意不到的細節(jié)。工作小組成立后不僅協(xié)助打擊掉了小區(qū)內若干個黃賭毒團伙,在本次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的工作中也起到了很大的推進作用。
針對轄區(qū)內外籍人士眾多的特點,張捷專門設計制作了中英文對照的“禁燃禁放”宣傳單、英文版《上海市公安局關于本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的通告》。在此基礎上,她又帶領小組成員挨家挨戶上門作宣傳。她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新時代“楓橋經驗”潛在的力量是巨大的。為此,她組建了普陀區(qū)第一支外籍人士“禁燃禁放”志愿者隊伍,不少外國友人很配合地簽下了承諾書。
攻堅克難,以誠相見
近日,普陀區(qū)有關部門擬在農林路附近新建一處變電站,一是為了城市新增景觀燈的供電,二是為了保障周邊居民的生活用電。本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卻遭到了部分居民的反對。他們以輻射、噪音等理由阻攔施工。
如此尖銳的矛盾糾紛該如何解決?張捷在所領導的支持下,聯(lián)合了街道、城管、居委會等多個部門,對心有疑慮的居民開展了一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說服工作??墒虑槟挠心敲慈菀?,第一次上門,就吃了“閉門羹”。這些居民連門都不讓進,更別談做工作了。張捷回所后,反復思量,覺得自己身著警服帶著一大隊人馬大張旗鼓去做工作,無形之中會給群眾帶來一種壓迫感和抵觸感,人家自然不愿開門接待。第二天,她在下班后換上便裝,逐一上門走訪群眾。遇到有些不愿開門的群眾,她就說:“我是以一名老百姓的身份來和您交流的,您看我也沒穿警服,還是下班時間。您的利益也是我們最應該維護的,請相信我?!本瓦@樣,漸漸地,原本“固執(zhí)己見”的那幾戶人家的門,終于被她一一敲開了。門開了,心近了,工作一下子好做多了。
就是這樣一位喜歡微笑的女民警,她用微笑傳遞出了真誠和善,收獲了信任支持。
(作者系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中山北路派出所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