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南
摘 要:基于應試任務或套路型的傳統(tǒng)寫作教學模式難以激發(fā)起學生的寫作興趣,降低了教學效率。作為英語學習中高級階段的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其寫作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引入某一事件以及聯(lián)系社會實踐等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機,使他們樂于寫、寫得出。
關鍵詞:動機激發(fā);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教學策略;例析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7.220
1 引言
作為語言輸出的方式和產物,寫作是需要動機和一定情境、素材的。多年的傳統(tǒng)英語寫作教學是基于標準化測試的不良反拔效應影響,采取的是應試任務式或套路型的教學模式,即學生的英語寫作活動局限于考試寫作題型的訓練,模仿和背誦范文,以某一套路來框架寫作構思,繼而填充相關內容,達到寫作的目的和結果。這種速成的寫作教學違背了英語寫作的本意,“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保ń逃?,2012)寫作不僅是用語言知識來輸出信息的活動,更是寫作者對情境、現(xiàn)象的觀察和思考,也是對自我的認識和審視和與他人的交流和溝通,以及知識和思想的建構與創(chuàng)新。由此,英語寫作是寫作者動機、情感和情境、現(xiàn)象與語言知識的融合過程和結果。高職高專階段的學生已經成年或接近成年,具有一定的自我認識、判斷事理、觀點與傾向的表達能力,在英語知識與寫作技能上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教學不應以應試任務式或套路型的模式,而應該以學生所處的社會生活實踐中的某一現(xiàn)象或情境、社會事件、社會問題等素材,引導他們思考,激發(fā)寫作動機,達到運用他們各自的思維和判斷,進而產生思維和判斷的產物的目的。這樣的寫作產品才不會千篇一律,而各有千秋。
2 基于動機激發(fā)的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教學策略例析
從題材的角度來看,英語文章有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以及應用文等類型。因此,英語寫作教學也不外乎這些體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到上述題材的事件報道、陳述說明以及論述評說等,這也是我們英語寫作教學的素材來源。當然,僅有寫作素材還不夠,還需要寫作者有寫作的動機和興趣。因此,在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提供給學生寫作素材,更要提供能激發(fā)學生寫作動機的寫作素材。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善于抓住、設置寫作情境或引導學生去關注社會生活中人和事,并把他們變?yōu)閷懽鞯乃夭膩碓础?/p>
1)以真實情境或仿真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機。在英語教學中,情境教學法是常見的教學方法。在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教學中,情境依然是所必須的。寫作任務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既可以是真實存在的社會情境,也可以是仿真情境。在交際教學法看來,情境或語境通常涉及交際的主體、對象、目的、信息、工具等要素,他們共同決定了交際活動的內容和方式。就寫作而言,學生通過情境的親臨和感受,能夠激發(fā)寫作欲望,快速進入表達角色、明確寫作目的,并通過各種工具建構寫作內容。(1)真實情境。我們每天生活在現(xiàn)實的社會環(huán)境中。社會生活是時時刻刻變化的,各種各樣的情境日夜發(fā)生和轉變,這些情境都是我們寫作的素材來源。當然,我們不能一一描述在我們身邊發(fā)生的所有事情。只有那些我們有意識地關注或能觸動寫作神經、寫作動機的情境和事件,才有可能進入我們寫作的視野。比如,在即將來臨的一年一度的教師節(jié),社會的各個層面、各個學校都會有相關的安排和活動,在這個時候,布置寫作任務“what will you do and say on Teachers Day ?”。對學生而言,教師節(jié)并不陌生,而且他們能親臨教師節(jié)這一情境,感受節(jié)日的氛圍,因此,更能激發(fā)寫作的動機,寫作自然就有話可說了。(2)仿真情境。除了現(xiàn)實的真實情境外,為了寫作教學的需要,我們還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和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情境,讓學生在仿真的情境中扮演角色、展開活動,并由此獲得知識、提高能力。仿真情境并不意味著虛假情境,它也是基于真實情境而加以改造和轉化的,與學生的當下生活和未來生活也可以建立密切的關聯(lián),因此也能引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當然,仿真情境要突出可操作性,講究趣味性,注重實效性,有助于知識學習與實際運用的轉化(朱曉俊等,2013)。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現(xiàn)代多媒體、網絡技術,通過文字、聲音、圖片、影像等材料來營造氛圍、渲染情緒,以此來引發(fā)學生對特定現(xiàn)象或問題的關注,激起學生對某一話題的思考,由此激發(fā)寫作的動機。比如環(huán)境污染與保護環(huán)境的話題,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污染的仿真情境來讓學生去親臨,增強體驗感,促使學生更有所想、有所寫。
2)引入社會事件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機。教育是離不開所在的具體、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之中。社會生活不斷發(fā)生變化,各種事件往往不期而遇,這些不僅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也為教學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情境和素材。作為學生,尤其是高年級的學生總是帶著自己一定的知識背景、活動經驗走進課堂的,這些知識背景、活動經驗和發(fā)生的各類事件構成了他們建構新知的邏輯起點,反映在語言輸出上,就是學生有所思、有所寫。當然,盡管“寫作離不開生活體驗和情感積累,但并不是所有的體驗和積累都能寫出作文,”生活體驗只有借助一定的語境下才能最終寫出作文。尤其是那些真實的熱點社會事件帶來的語境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意愿和興趣,引發(fā)他們表達看法、見解的欲望,這些看法和見解在寫作中更能得以呈現(xiàn)和優(yōu)化。所以,我們在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教學中,可以適時地引入那些現(xiàn)實生活中能引發(fā)學生關切、思考、與教學目標相契合的社會熱點事件,指導他們分析、思考,并通過語言輸出的方式來表述,反映他們的看法和觀點。今年的高考英語卷一作文題“請以身邊值得尊敬和愛戴的人為題”。這多少與今年年初的這一重大社會事件有關。
3)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機。作為語言知識輸出的過程和產物,英語寫作不能僅僅依賴于課堂和書本,而應該走向社會生活,因為,社會生活是寫作的不竭之源。校園內以及校園外學校組織的的各類社會實踐活動是學生生活的重要內容和形式,這也是學生寫作動機和素材的重要來源。尤其是在高校,各種類型和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比較多,大學生們也樂于參與,這為他們寫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來源。因此,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我們可以將寫社會實踐活動與寫作練習聯(lián)系起來,通過學生親身的參與,體驗其中的人、事、物、景、情以及過程,由此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機和興趣。這種親自的參與更能感知到寫作與生活實踐的內在關聯(lián),更能以真情實感反映社會實踐活動,寫出來的東西自然就更逼真和豐富。例如,校園內的各類比賽、運動會以及志愿者活動、社會調查等都是學生樂于參加的,我們可以結合學生實際和寫作教學目標,從學生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中,開發(fā)合適的寫作任務,引導他們用英語語言把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感受和體會表達出來,如,結合學生所參加的環(huán)保公益活動,對校園環(huán)境現(xiàn)象和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同時,開展小組合作,撰寫環(huán)保倡議等。
3 結語
總之,英語寫作不僅是語言知識的輸出過程和結果,而且是激發(fā)動機和興趣、促進思考、深化理解、內化語言、抒發(fā)情感的重要機制和途徑。突破傳統(tǒng)的應試任務和套路型的寫作教學模式需要在寫作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依托社會生活、聯(lián)系學生實踐活動等,把英語寫作轉變?yōu)閷W生觀察、思考現(xiàn)實生活、表達情感、反映感悟以及解決問題等活動和過程。這樣,寫作教學就會變得更有趣、更有成效。
參考文獻
[1]張立麗.動機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英語寫作教學的新探討[J].武陵學刊,2008,33(1):143-144.
[2]羅忠明.高職高專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9(6):93-94.
[3]梅媛.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熱點問題之探討[J].新課程學習(中),2012(8):131.
[4]左瀅.真實任務情境下的高中英語寫作練習——以“暑期社會實踐計劃”為話題[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19):3.
[5]劉兆林.思維模式,語篇結構與大學英語寫作教學[J].攀枝花學院學報(2):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