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淼
數字媒體藝術是數字媒體技術和藝術設計相融合的產物,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展示設計領域,對社會的發(fā)展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數字媒體藝術通過數字化的展示方式,將傳統(tǒng)藝術從靜態(tài)展示變?yōu)閯討B(tài)展示,同時借助數字媒體的多元化傳播特征,拓寬了作品的傳播渠道,提升了作品的傳播效果,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從目前我國的展示設計發(fā)展來看,數字媒體藝術應用其中已是必然趨勢,所以我們有必要探討展示設計中數字媒體藝術的創(chuàng)新應用,從藝術形式和內容上進行大膽嘗試,不斷挖掘新型的藝術內涵表現(xiàn)方式,以提升作品的藝術審美價值及功能。
展示設計是一門包括建筑學、景觀設計、視聽工程、數字媒體等綜合性學科,一個卓越的作品需要建筑師、圖形設計師、視聽專家、制作人、技術專家等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數字媒體技術等賦予作品一定的內涵和價值后進行的展示,是具有設計感和設計意義的獨特展示,其中“展”是手段,“示”是目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展示設計的內涵不斷豐富,涉及的領域更加廣泛,在特定的空間和時間內,通過作品陳列方式的呈現(xiàn),空間位置的規(guī)劃設置,燈光、色彩的相互結合等,向觀眾有目的地傳達信息。展示設計的應用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人類對圖騰的崇拜、各種祭祀活動、樹碑立傳等都是通過展示來表達的,展館和博物館的出現(xiàn)以及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將展示設計推向了高潮。林福厚將展示設計分為展覽會、櫥窗布置、博物館陳列、商業(yè)空間環(huán)境、演示空間、各類廣告、旅游環(huán)境、慶典環(huán)境、標志等9 個類型,不同的產品類型,采用的展示手段、設計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數字媒體藝術是以數字媒體技術和藝術設計為基礎,融合了自然、社會、人文科學的一門綜合性學科,數字強調其科技性,媒體藝術說明其具有傳媒性質,同時又包含藝術模塊,高科技的應用使得傳統(tǒng)藝術展示形式變得絢麗多彩,更加美妙。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數字媒體藝術變得更加多元化、多樣化,已經被廣泛應用到設計、繪圖、廣告、影像等多個行業(yè)中。從目前數字媒體藝術的發(fā)展來看,多媒體、三維動畫、Flash、數字影像、網絡藝術、VR 設計(虛擬現(xiàn)實)等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成千上萬的數碼藝術網站遍布于互聯(lián)網的各個頁面,特別是智能手機的普及更是使得數字媒體藝術得到了空前發(fā)展。
數字媒體藝術作為特殊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關鍵問題還是高級復合型人才保障。一方面要求行為主體精通并能夠熟練應用各種數字媒體技術,如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等,具備動畫設計、制作與溝通能力,同時還需要掌握扎實的藝術理論基礎知識,也就是說行為主體必須同時具備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力和藝術設計的專業(yè)水平,確保數字媒體藝術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得心應手、游刃有余、融會貫通、相得益彰。另一方面要求行為主體要有較高的藝術素養(yǎng)和藝術造詣,在充分應用數字媒體技術的同時,又能將自身的藝術感悟、藝術想象創(chuàng)造性的融入展示設計,確保展示設計的創(chuàng)新性、藝術性和美得享受,也就是說行為主體要重視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但不唯數字媒體技術,能夠突破高科技的束縛和禁錮,堅守藝術的內涵與精髓,使展示設計展現(xiàn)和保持藝術魅力、藝術之美。
展示設計中數字媒體藝術的應用,除了對行為主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展示設計承載環(huán)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數字媒體藝術的應用過程要滿足展示設計的特點和要求,根據展示設計的要求和標準,利用數字媒體技術對展示物品進行創(chuàng)作;2)展示設計的承載環(huán)境要滿足數字媒體藝術的實施條件,確保展示設計的效果,如電力資源、網絡設備、光線條件、控制裝置等必須與數字媒體藝術實施的要求相符合。
信息時代,展示設計中數字媒體藝術的應用可以創(chuàng)造全新的4D 甚至是5D 空間,讓觀眾充分感受展示設計的空間效果。因此,數字媒體藝術打破了展示設計的空間局限,空間的大小、面積、高度、遠近、場景變換等都是重要的設計因素,對這些變量進行調整都會影響最終的展示效果,而空間內的燈光、音響、煙霧、光電等各種數字媒體元素如何交互運用又是空間設計的關鍵。為了獲取更為立體、直觀的沖擊效果,需要對涉及的數字媒體元素進行設計和調整。首先要對空間進行實地考察和分析,保證整體布局合理,如根據空間面積和高度合理布置顯示屏幕、展架、展品等,一般3m 左右的高度可疊放2~3 層展示屏幕,形成錯落有致的展示效果。其次要對空間內的光線進行研究,光源的位置、高度、強度、色彩等都需要實地測量,保證光線對設計作品起到互補的作用。再次要對空間內的燈光合理規(guī)劃,確保燈光的位置、顏色要與展品的位置、顏色協(xié)調。最后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安排煙霧等道具和規(guī)劃場內音響位置,以達到最佳效果。
二維展示雖然較為傳統(tǒng),但也是最直觀的展示方式,本身具備影像視頻編輯、音效、互動等多種功能,能夠更為立體的展示一些畫面、聲音和場景,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近年來在數字媒體藝術的影響下,二維展示表現(xiàn)形式、設計手段發(fā)生了根本性改變,被廣泛應用于動畫影視、卡通動畫、電影宣傳、廣告、網絡游戲等展示。通過數字影像、投影藝術等先進的技術的應用,使得傳統(tǒng)以文字與圖像靜態(tài)傳播的二維展示形式向多樣化、動態(tài)化二維展示形式過渡,觀眾可以更加清晰地進行藝術欣賞,增強了觀眾帶入感。如上海世博會上的清明上河圖,利用投影技術、三維動畫技術實現(xiàn)了靜態(tài)畫卷的人民生活場景動態(tài)展示,屬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科技的完美結合典范,給觀眾帶來了良好的視覺體驗,實現(xiàn)了與觀眾良性互動,促進了觀眾對藝術的理解,從而引起了觀眾情感共鳴。
交互展示是一種動態(tài)的人工智能展示方式,強調觀眾從被動參觀者變?yōu)橹鲃訁⑴c展示設計的參與者,增強互動體驗效果。這就要求展品的設計必須包含互動設備,具備溝通交流的功能,滿足觀眾互動需求的同時,要給觀眾帶來良好的參與體驗。為了避免展示設計中信息堆積問題,需要科學設定過濾參數,提高交互效果;為了提高用戶體驗效果,還需要注意用戶操作的簡潔性,過于復雜的互動操作會使用戶的黏性降低。數字媒體藝術中的交互展示非常重要,能夠給用戶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和心靈上的震撼,用戶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在交互過程中獲取知識,為學習和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如導航系統(tǒng)中的高德地圖,設計師通過開發(fā)有效的互動設備和應用互動技術,實現(xiàn)了用戶與導航系統(tǒng)實時交流,導航系統(tǒng)通過辨識用戶語音,為用戶選擇合適的交通路徑。
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受眾群體不斷擴大,但同時對傳統(tǒng)媒體行業(yè)造成巨大的沖擊,人們借助移動終端設備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娛樂。紙媒的傳播時效大約為1 天,而網絡媒體的傳播時效僅為1 秒。如汶川地震在震后數分鐘各種圖片、文字、影像資料等就在網絡上開始傳播。網絡展示以傳播迅速、溝通便捷、分享實時的特點深受設計師青睞和用戶喜愛。將傳統(tǒng)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利用多元網絡技術表達,不但可以充分展示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和豐富設計內涵,提高設計效果,而且增加了向觀眾傳遞的作品信息量,起到了對作品更好的詮釋與解讀作用,便于用戶理解,提升用戶觀感。設計師可以利用便捷的通信方式和傳播途徑或者各種新媒體客戶端,將自己設計的作品展示到網絡中,供客戶瀏覽欣賞,但需注意對作品版權的保護,以防別人抄襲仿照侵害自身利益。
數字媒體藝術發(fā)展到今天,不僅是用來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更多的是創(chuàng)作中融入了設計師的思想感情,從而提升作品的內涵和價值。數字媒體藝術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既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地追求現(xiàn)代高新技術,又要立足于實際,不忘藝術的初心,突出展示設計的自身特性,為觀眾帶來更好的感官體驗,以滿足觀眾日益提高的審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