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結合教學實踐,探究高三化學講評課中如何利用小組合作高效突破復習瓶頸,并以工藝流程題的復習講評為例,闡述小組合作中學生講題和自主命題兩種模式的應用。
[關鍵詞]講評課 ;小組合作;工藝流程題;高三化學復習
[中圖分類號] ? ?G633.8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0)32-0077-04
講評課是高三化學復習教學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講評課以“灌輸接受式”為主,學生被動學習,失去學習的樂趣和探討的興趣,思維也容易受阻中斷,導致未能很好地掌握解題技巧,解題準確率難以提高,講評課收效甚微。為克服傳統(tǒng)講評課存在的弊端,構建高三化學高效復習課堂,深入貫徹培養(yǎng)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筆者采用小組合作模式代替?zhèn)鹘y(tǒng)的“一言堂”,讓學生的聰明才智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取得了理想的復習效果。
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及運用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其情感態(tài)度直接影響學習效果。為了將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用到課堂教學中,筆者對原來的講評課流程進行了改進,構建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講評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由三大板塊組成[1]:學習小組的建立、學生講題模式與學生自主命題模式。科學合理的分組是小組合作學習成功實施的前提,學生講題和學生自主命題針對講評課的不同階段和不同特點,互相補充,構建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化學課堂。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1.學習小組的建立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適應小組合作學習,首先應對全班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筆者采取了以下舉措:
(1)進行摸底測驗,對全班學生的化學成績有個大致的了解。
(2)發(fā)放調查問卷,收集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疑問,以便在教學中重點突破。
(3)結合學生的成績、個性、習慣等特點,將學生按S、A、B、C四個等級進行排列(為了減少學生對等級帶來的不適,后期筆者用學校校訓的“善、正、紅、藍”來代表冰冷的字母)。其中S(善)等級的學生各方面表現(xiàn)比較突出,擔任小組組長。
以一個班48人為例,各等級有12名學生,可由教師分組,也可以由組長協(xié)商分組,每組包含各個等級的組員,力爭做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組員在性別、性格、學習成績、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 這使得小組成員能夠相互取長補短,并為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奠定了基礎。
(4)在座位編排方面,為了各小組討論問題的方便,將同組的學生安排在鄰近座位,這樣討論問題時無須移動位置,可有效提高合作效率。
(5)為保證各小組力量均衡,小組合作學習實施一段時間后可以重新分組。教師要對組長進行定期培訓,讓組長學會將不同的任務和責任分配給小組成員,協(xié)調小組成員之間的關系,使小組成員能夠和諧地溝通,檢查和評估小組成員的合作學習情況,以確保小組活動的有效開展,同時就小組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向教師提供反饋,注意幫助成績不佳的同學,努力爭取讓整個小組共同進步。
2.學生講題模式
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方式有很多種,學生講題是其中較常見的一種模式。美國著名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曾經提出,通過傳統(tǒng)的聽講、閱讀、視聽方式,學生最多能達到30%的吸收率,但是當學生進行主動學習的時候,也就是進行小組討論及實踐,或者講授給他人的時候,最多可以達到90%的吸收率。
在學生講題模式中,學生與教師互換角色,學生扮演出題者、答題者和評價者的角色,教師則認真聽講,及時記錄。這一模式的主要操作流程是:挑選題目→限時完成→討論→提要求→共享。
下面以工藝流程題的講評課為例,談談學生小組合作講題模式的具體應用。
(1)教師認真挑選題目
工藝流程題一直以來都是高考化學中難度較大的題型[2],有一定的區(qū)分度,因此是復習的重中之重。筆者精心選取了18道高考試題和高質量的模擬題,讓學生每天完成3題,并要求學生在每個問題的背后寫下做題時間、做題感受、反思等。
(2)學生限時獨立完成
讓學生限時獨立完成習題,并在做題后分析每道題目的得失。如某同學在做完一道題目后這樣寫道:“該題的工藝流程中包含了氧化、結晶等常見操作,題目對操作的原因、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試劑的選擇以及化學計算進行了重點考查。完成時間為10分鐘,得分10分,其中的一個扣分原因是只回答了高溫下會怎么樣,但沒有回答烘干的原因,答案不夠全面,爭取下次解工藝流程題時拿到13分。”
(3)組內討論,選取代表
筆者上課一直采用小組合作的模式[3],小組中組員的學習水平和能力存在差異,有學習好的,也有相對一般的,有擅長講題的,也有耐心傾聽的。小組討論氣氛很好,討論結束后,每組選出一位學生代表小組發(fā)言,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得到鍛煉,一般會實行輪換制。
(4)提出要求
學生講題容易出現(xiàn)節(jié)奏拖沓的情況,一些學生完全不考慮同學的感受,只顧自己講。有時,講臺下一片混亂,有起哄的,有漠然相對的。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教師應對學生的講題提出要求。
首先,對講題的學生有以下要求:
其一,做好準備。弄清楚哪個點是每個同學都已經或需要掌握的,哪些內容需要精心講解。
其二,整體規(guī)劃。要講明審題過程、做題順序,組織語言要潔明了。
簡而言之,講題重在過程,關鍵是清楚地說明如何解決問題以及如何使答案更加完善。
其次,對聽題的學生有以下要求:
事先完成要講的題目,帶著問題聽講評;在聽講的過程中要跟上講題同學的思維,能判斷講評的邏輯性;看看同伴之間可能存在什么問題,自己是否有同樣的問題。
(5)課堂實施案例(節(jié)選)
【例】 鈀(Pd)的性質與鉑相似。工業(yè)上從廢催化劑(主要成分是鈀和活性炭,還含有少量鐵、鋅)中回收鈀,采用的流程如圖1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酸溶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溶Ⅱ時殘渣與王水在加熱條件發(fā)生的主要反應是:
3Pd +12HCl + 2HNO3 [△]3H2PdCl4 + 2NO↑+ 4H2O
寫出催化劑中另一主要成分與濃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是如何講解這道綜合性較強的工藝流程題的呢?以下是課堂實錄節(jié)選:
[學生講題]我的做題思路是先看題干,再看下面的流程圖,并用關鍵詞來定位具體操作。
第一小題問酸溶I的目的,關鍵詞是“酸溶”,準確定位流程圖,發(fā)現(xiàn)酸溶I是用鹽酸來溶解廢催化劑,顯然是除雜。
第二小題問酸溶Ⅱ步驟中催化劑中另一主要成分與濃硝酸的反應。
請謝同學展示一下她的答案。
謝同學用實物投影儀展示方程式:C+4HNO3(濃)[△] CO2↑+4NO2↑+2H2O,并強調硝酸要注明是濃硝酸,并注意標注反應條件和氣體符號。
3.學生自主命題模式
學生自主命題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教師精心挑選或原創(chuàng)一些工藝流程題,適當補充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命制題目,并展示和交流[4]。
自主命題可以讓學生針對講評課中獲得的感悟、學到的技巧、注意到的細節(jié)用命題的方式與全班同學進行交流。學生自主命題模式作為講評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講評課效率起著非常顯著的作用。
該模式具體分為如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教師精選習題
這一環(huán)節(jié)很關鍵。工藝流程題的選擇要遵循以下幾點:
第一,題目要有一定的陌生度及真實性。因為高考題命題質量很高,大多來源于生活或生產中的真實情境,要模擬高考題命題模式,就要仔細分析往年的高考真題,體會命題意圖,再根據科技新聞和大學教材《化工原理》(化學工業(yè)出版社)獲取的信息改編題目。
第二,題目要對元素化合物的知識點有較好的覆蓋,能以一道題對相關的元素進行多方位的考查。
第三,教師要提供相關題干文字信息和流程圖,以及必要的文獻知識。
第四,教師需要查閱各種相關資料,對工藝流程題的背景進行深入的分析。
例如,筆者在2018年5月越秀區(qū)的一節(jié)研討課中,選擇了以下題干:
中藥藥劑砒霜(主要成分為As2O3,微溶于水)在醫(yī)療上被嘗試用于治療急性白血病。某課題組以一種含砷精礦石粉(主要成分為As4S4、As2S3、FeS2及其他惰性雜質)為原料制取As2O3,工藝流程圖如圖2所示。
(2)引導學生分析信息,收集資料
本題目的是從含砷精礦石粉除去硫得到As2O3。該流程涉及焙燒、堿浸、氧化、過濾、調節(jié)pH值、結晶等操作。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了解背景知識,筆者提前兩天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資料。這樣能提高學生命題的水平,鍛煉查閱文獻的能力,也能避免學生的自主命題流于形式,為后面的小組合作討論出題奠定基礎。
(3)小組合作討論出題
組織和鼓勵每組命題不少于4小題,并盡量考慮題目的難易梯度。(見表1)
表中所列題目基本上包括高考試題中常見的題目設置。將題目按組號隨機發(fā)放,答題組學生應在10分鐘內進行解答。在解答題過程中,命題組的學生和教師一起巡堂,并及時記錄答題組學生在答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講題時更有針對性。答題結束后,答題組學生整理答案并發(fā)送給各命題組,為課堂展示和交流做好準備。
(4)課堂展示交流
在展示環(huán)節(jié),命題組會介紹自己的命題思路。命題1組根據題干素材率先提出SO2用途的問題,臺下馬上有學生質疑該問題與流程關系不大,實際考試不可能這樣出題。對此,命題1組組長胡同學不慌不忙地解釋道:“從試題區(qū)分度來考慮,第一題可以考查試題的背景知識,不一定要和流程圖有關,如2016年全國高考化學的工藝流程題第一問就是考查NaClO2中Cl的價態(tài),而且該題的第三問提到的粗鹽提純過程中除掉Ca2+和Mg2+也與流程無關,可見是可以這樣命題的?!焙瑢W有理有據的回答博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
命題5組的第二個問題采用電解來提高氧化效率,有學生同樣質疑文獻的可靠性。命題5組的同學也早有準備,他們將自己收集的文獻材料《含砷酸性廢水中砷的氧化過程研究》(詳見中文核心期刊“《有色金屬工程》2019年1月刊”)中提到的內容呈現(xiàn)給同學們看,當同學們體會到文獻材料的權威性,不禁一邊認同一邊為命題組同學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鼓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命題3組為了使實驗計算題更加的嚴謹,專門去實驗室做了實驗。但中學實驗室一方面沒有亞砷酸鹽,另一方面亞砷酸鹽有劇毒,所以為了穩(wěn)妥起見,他們選擇了在性質上有一定相似性且更為常見的亞硝酸鹽來進行實驗。為了使自己的論證更加具有科學性,命題3組展示了做實驗的圖片和小視頻,并查閱文獻證明亞砷酸鹽確實可以用碘量法來進行測定。命題組同學在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了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贏得聽題教師和同學的一致肯定。
二、小結
英國著名教育家約翰·亨利·紐曼說過:“最好的教育應該是讓年輕人生活在一起相互學習?!睂嵺`證明,在高三化學講評課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大大提高了復習的有效性。
2018年和2019年,筆者所帶的高三畢業(yè)班,在積極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后,一模和二模以及最后的高考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其中2018屆高三(2)班高分優(yōu)先投檔率(重本率)93%,985和211最終錄取率達65%。2019屆高三(1)班高分優(yōu)先投檔率(重本率)96%,985和211最終錄取率達70%。一大批學生考入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名校。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傾聽、辯論、思考、合作等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與人合作、傾聽他人意見并自我修正的能力,也很好地體現(xiàn)了高中化學新課程理念,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 ? 參 ? 考 ? 文 ? 獻 ? ]
[1] ?文濤,論有效的課堂小組合作學習[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12):53-56.
[2] ?左香華,崔雪芹.廣東省高考工藝流程題的特點與解題策略[J].化學教學,2012(6):61-63.
[3] ?林志杰.高三化學復習中“學生講題”模式的實踐:以工藝流程題復習為例[J].化學教學, 2014(2):20-23.
[4] ?胡先錦.學生自主命題教學模式在工藝流程題復習中的應用[J].化學教學,2013(9):55-58.
(責任編輯 羅 ?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