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賢猛
摘?要:教學的質量不僅僅體現(xiàn)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上,更體現(xiàn)在學生是否從教學中獲得了進步,以及是否養(yǎng)成了良好的思維、學習習慣。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響應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的號召,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的培養(yǎng),對課堂教學的模式進行優(yōu)化,從而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消化和吸收,讓學生可以從語文學習中獲得啟發(fā),獲得滿足自身終身發(fā)展所需的關鍵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教學對策
小學生正處在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學生的各方面潛能都與語言上的學習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對于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十分關鍵。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主動地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了解學生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和心理上的需求,在教學中滲透生活化、德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可以獲得更加全面的培養(yǎng),從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
一、在興趣養(yǎng)成中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
小學生愛玩的心理都比較重,如果教師一味地按照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手段去培養(yǎng)學生,很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精力失去活力,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良好學習興趣的養(yǎng)成,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更是極為不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興趣,改變學生在課堂上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利用游戲、多媒體資源等來吸引學生的目光,從而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接受能力,比如,在教學《秦兵馬俑》這一篇課文時,很多學生并沒有親眼見到過兵馬俑,對于課文中的描寫也很難真正地理解并且在腦中形成直觀的畫面。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集相關的紀錄片,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讓學生透過拍攝者的視角來游覽兵馬俑,從而在直觀印象上產生深刻的了解,能夠將教材上的語言知識與直觀的畫面聯(lián)系在一起,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生的興趣是很容易被滿足和激發(fā)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深入學生的內心,了解學生的興趣特點,從而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融入到語文知識學習環(huán)境中來。
二、關注學生對文本資料的個性化理解
每個個體之間都是存在著差異的,而小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更是明顯,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天性,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給學生充足的機會和場合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做出個性化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有效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師要全面客觀地看待學生的不同個性,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掌握學生的語文學習規(guī)律,讓學生可以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進而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個性。
比如,在教學《巨人的花園》這一篇課文時,教師可以使用想象教學的方法。首先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舒緩輕靈的音樂,在音樂中促進學生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鼓勵學生想一想,如果自己的周圍生活著一個巨人,那么在這個巨人的花園里,自己會看到什么樣的景象呢?學生可以在小組內表達自己的想象和聯(lián)想,分享給小伙伴,從而構建出活躍的學習情景,讓學生對課文產生個性化的表達。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地認識到學生在個性發(fā)展上的實際需求,為學生的個性養(yǎng)成提供必要的教學服務,促進學生的終身發(fā)展。
三、結合教學目標組織綜合實踐活動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在語文聽說讀寫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是我們教學的主要目的。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組織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自由發(fā)揮的空間,鍛煉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讓學生通過動手、動嘴等多種方式來學習語文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
比如,在教學《小英雄雨來》這一篇課文時,由于原文的故事性比較強,并且涉及到了諸多的角色,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一次角色扮演的活動,讓學生根據原文中的故事來設計舞臺,按照自己的語言習慣來改編臺詞,并且進行表演。這樣,通過讓學生以另一種方式來進行閱讀,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對原文的理解,提升學生對文本中角色性格的理解,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再比如,在教學《有趣的漢字》這一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一次以“漢字文化”為主題的活動,鼓勵學生在課下利用字典、上網等方式去搜集充滿趣味性的漢字,了解它的含義和起源,在課堂上展示給其他學生,從而增強學生對漢字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這樣,通過實踐活動的展開,讓學生利用更多的方式去學習語文知識,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效率。
本文針對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對策展開了一番敘述。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思想觀念,認識到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發(fā)展的實際需求,從而結合綜合的情況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教學計劃,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了解語文給自身帶來的改變,從而挖掘出學生的語文學習潛能,為學生的終身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房祝波.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5.
[2]嚴琳. 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