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琦
作者單位:天津市北辰醫(yī)院 功能科300400
急性膽囊炎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由膽囊管梗阻以及急性細菌感染引起,臨床表現(xiàn)為腹部疼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多發(fā)于老年人,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快,其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1~2]。手術是治療急性膽囊炎的首選方法,但有研究表明患者病程超過72小時會導致局部充血水腫,難以行切除術,同時引起多種并發(fā)癥,影響患者預后[3]。有研究顯示,膽囊炎患者術后創(chuàng)傷較大,患者多表現(xiàn)為強烈的應激反應[4]。LPS、SOD、Amy是臨床常用的應激反應指標,當機體受到嚴重損傷時,常表現(xiàn)為強烈的應激反應,不利于患者康復,因此改善患者LPS、SOD、Amy水平對促進患者康復具有重要意義[5]。超聲引導膽囊穿刺引流是治療急性膽囊炎的新方法,因具有簡便、安全、有效等特點被廣泛用于急性膽囊炎的治療中,但其對患者血清LPS、SOD、Amy的影響有待研究[6]。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本研究觀察超聲引導下膽囊穿刺置管引流術對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血清LPS、SOD、Amy及炎癥因子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根據(jù)手術方法分為兩組。觀察組41例,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齡62~77歲,平均(68.56±3.25)歲,病程6~40小時,平均(25.78±4.97)小時,合并基礎疾?。禾悄虿?1例,高血壓19例、呼吸系統(tǒng)疾病10例。對照組39例,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齡63~79歲,病程4~42小時,平均(25.81±5.02)小時,合并基礎疾病:糖尿病12例,高血壓13例、呼吸系統(tǒng)疾病11例。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1.1 診斷標準:參照《急性膽道系統(tǒng)感染的診斷和治療指南》[7]:①伴有上腹痛;②伴有發(fā)熱、黃疸;③B超、CT明確為膽發(fā)現(xiàn)膽囊增大。
1.1.2 納入標準:①符合相關診斷標準;②臨床資料完整;③病情穩(wěn)定,無生命危險;④年齡>18歲;⑤簽署知情同意書。
1.1.3 排除標準:①嚴重臟器功能不全者;②合并惡性腫瘤者;③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④嚴重貧血疾病;⑤病歷資料缺失或隨訪失聯(lián)者;⑥麻醉過敏者;⑦酒精濫用史;⑧伴有呼吸衰竭、腦出血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膽囊切除術:全麻后,上腹部作切口,進入腹腔,充分暴露膽囊及膽囊管,切除膽囊,常規(guī)清洗后,置入引流管,關閉切口。觀察組患者全麻后,超聲確定膽囊位置,在超聲引導下經皮向膽囊穿刺,抽取膽汁后退出穿刺針,置入引流管,確認引流通暢,縫合皮膚固定。
1.3 觀察指標 采集肘靜脈血4ml,在3500r/min離心機中10min,LPS、SOD、Amy、TNF-α、IL-6、CRP 水平的測定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采用OLYMPUSAU 54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肝功能測定;記錄手術情況及并發(fā)癥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以SPSS 18.0軟件包處理,符合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圍手術期情況比較 觀察組圍手術期臨床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圍手術期情況比較
2.2 兩組血清LPS、SOD、Amy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LPS、SOD、Amy水平無顯著差異;治療后,兩組LPS、SOD、Amy水平均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LPS、SOD、Amy水平比較
2.3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炎癥因子水平無顯著差異;治療后,兩組TNF-α、IL-6、CRP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2.4 兩組肝功能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肝功能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TBIL、ALT及AST水平均顯著升高,且觀察組TBIL、ALT及AST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肝功能水平比較
2.5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期間,兩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分 別為7.32%與25.64%,差異顯著(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單位:例(%)
急性膽囊炎是老年人常見的急腹癥。老年患者身體機能下降,膽囊壁變薄及膽囊收縮功能下降,更容易引起細菌感染,病情進展迅速,病理改變?yōu)槟懩揖植克[和炎癥,如不及時治療會加重炎癥,引起膽囊壞疽,危及患者生命[8,9]。臨床通常使用膽囊切除手術治療該病,但多數(shù)老年患者伴有內科疾病,各重要臟器功能衰退,機體代償能力差,采用膽囊切除術的風險較大,且術后并發(fā)癥較高,影響治療效果[10],因此尋找更高效、安全的手術方案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超聲引導下膽囊穿刺置管引流術具有微創(chuàng)、疼痛輕的優(yōu)勢,能避免損傷周圍組織,降低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同時能充分引流膽囊內膿性膽汁,緩解膽囊內高壓,減少細菌入血,為擇期行膽囊切除術創(chuàng)造時機[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超聲引導下膽囊穿刺置管引流術的患者圍手術期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治療后患者肝功能水平明顯改善。超聲引導下膽囊穿刺置管引流術的患者TBIL、ALT及AST低于對照組,說明患者發(fā)生急性膽囊炎可導致肝功能指標升高,但使用超聲引導下膽囊穿刺置管引流術的患者指標升高情況較對照組低,原因可能是超聲引導下膽囊穿刺置管引流術在穿刺過程中穿刺針經肝臟迅速刺入膽囊壁,避免了穿刺針在肝臟內停留時間過長,減少了肝臟損傷,從而對患者肝功能影響較小。
應激反應是機體受到刺激后的自我保護反應,主要是通過刺激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若應激反應強烈時會引發(fā)器官組織缺氧[13]。LPS、SOD、Amy是臨床常用的應激反應指標,SOD是生物體系中抗氧化酶系的重要組成成員,能催化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歧化生成氧和過氧化氫,清除體內自由基,減輕細胞損傷,當患者遭受創(chuàng)傷時其水平降低,從而引發(fā)機體應激反應;LPS是由胰腺泡合成的產物,當機體發(fā)生疾病時會造成胰腺管堵塞,導致其大量進入血液;Amy是由胰腺及唾液腺分泌的,可對多糖產生分解作用[14,15]。本研究將血清LPS、SOD、Amy作為急性膽囊炎的重要指標,觀察其在治療中的水平變化,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LPS、SOD、Amy水平均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TNF-α、IL-6、CRP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說明手術導致患者炎癥因子水平升高,但使用超聲引導下膽囊穿刺置管引流術的患者炎癥反應較對照組低,是因為超聲引導下膽囊穿刺置管引流術能保證膽囊的完整性,對患者機體損傷較小,減輕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因此降低了患者應激反應及炎癥反應。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下膽囊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老年急性膽囊炎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血清LPS、SOD、Amy及炎癥因子水平,且并發(fā)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