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平,姚勇華,董瑞琴,饒丹楓
江西省廣昌縣人民醫(yī)院,江西 廣昌 344900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是目前肺癌家族中龐大的一系,包括鱗癌、大細胞癌以及腺癌,占所有肺癌的80%以上[1]。雖然NSCLC 癌細胞生長分裂較慢,擴散轉移較晚,但隨著癌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將會引發(fā)較多的并發(fā)癥,其中惡性胸腔積液就是腫瘤并發(fā)癥常見之一[2]。大量的胸腔積液將嚴重壓迫肺部以及相鄰組織器官,引起患者呼吸、吞咽困難,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如何有效的消除胸腔積液的產(chǎn)生,改善癌癥患者臨床癥狀,成為了需要關注的問題。針對NSCLC的治療,目前常采取順鉑化療方案,雖能起到一定效果,但因其化療后不良反應較多,不被患者所接受,本研究旨在香菇多糖聯(lián)合順鉑治療NSCLC伴惡性胸腔積液的療效及對各項生化指標的影響。
選取于2017 年01 月—2019 年12 月間江西省廣昌縣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80例非小細胞肺癌伴發(fā)惡性胸腔積液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在40例對照組中,男性26 例,女性14 例,年齡35~75 歲,平均年齡(54.3±4.7)歲,腫瘤類型:腺癌17 例,鱗癌18 例,大細胞癌2例,未分化癌3例。TNM 分期:Ⅲ期25例,Ⅳ期15例;40 例觀察組包括男性24 例,女性16 例,年齡37~74歲,平均年齡(53.6±4.8)歲,腫瘤類型:腺癌18例,鱗癌18 例,大細胞癌2 例,未分化癌2 例。TNM 分期:Ⅲ期24例,Ⅳ期16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腫瘤類型及TNM分期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依 據(jù)《CSCO 原 發(fā) 性 肺 癌 診 療 指 南2016》[3]中 關 于NSCLC 伴惡性胸腔積液的診斷標準。(1)臨床表現(xiàn):早期可出現(xiàn)胸部脹痛、咳嗽咳痰,同時痰中帶血、伴有低熱,晚期則出現(xiàn)身體消瘦、咯血、呼吸困難等癥狀;(2)經(jīng)病理組織學及影像學證實為非小細胞肺癌;(3)胸部X線或B超提示存在胸腔積液,胸腔穿刺并對積液檢查可發(fā)現(xiàn)癌細胞。
(1)符合上述惡性胸腔積液的診斷標準;(2)卡氏評分≥50 分;(3)預計生存期達3 個月以上;(4)患者及家屬積極配合治療,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2)存在化療禁忌癥;(3)患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
兩組患者均采用B 超或X 線進行穿刺定位,局麻下用中心靜脈留置針在定位點進行胸腔穿刺,回抽見有液體流入導絲,拔出胸腔穿刺針并送入導管,抽出導絲,外用輸液管連接導管和負壓引流袋,通過調(diào)節(jié)輸液管的調(diào)節(jié)器控制引流速度,間斷緩慢引流,首次不超過600 ml,以后每日引流不超過1 000~2 000 ml,連續(xù)2~3 天,直至胸腔積液引流完畢。引流結束后,對照組用60 mg 順鉑(江蘇豪森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6 ml;30 mg,H20040813)配合50 ml 生理鹽水進行胸腔內(nèi)注藥,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4 mg 香菇多糖注射液(金陵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 ml,Z10920012)進行胸腔注藥。為避免胸膜黏連和發(fā)熱反應,兩組均注射10 mg地塞米松(辰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5 mg/支,H37021969)和2%利多卡因100 mg(北京紫竹藥業(yè)有限公司,10 ml,H11022388);升高血漿膠體滲透壓,則使用80 mg呋塞米注射液(遂成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 mg/支,H41021056);用藥前30 min,兩組均使用3 mg 格拉司瓊(山東羅欣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 mg/支,H20050279)靜脈滴注,以預防嘔吐反應,并適當補充液體和利尿處理。胸腔注射藥物后2 h,每15 min 更換一次體位,使藥物與胸膜充分接觸,每周B 超檢查1 次,有胸水則放盡胸水再進行給藥,3周為1療程,2個月后進行檢查。
(1)采用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進行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腫瘤標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CA125 以及CA199;(2)在治療前、后采用流式細胞儀對T淋巴細胞亞群進行檢查,包括CD3+、CD4+、CD8+和CD4+/CD8+水平。(3)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骨髓抑制、Ⅰ~Ⅱ度惡心嘔吐、一過性發(fā)熱、胸痛等)的發(fā)生情況。
采用WHO 癌性滲液治療效果判定標準[4]進行判定,具體如下:胸腔積液完全消失,同時維持4 周以上者為完全緩解;惡性胸腔積液減少≥50%,同時維持4 周以上者為部分緩解;病情無明顯改變?yōu)椴∏榉€(wěn)定;胸腔積液減少<50%或因病情加重,積液增加者為無效??陀^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各組總例數(shù)×100%。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1.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治療前相比,觀察組治療后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均明顯提高,而對照組治療后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s)
注:與治療前相比,aP<0.05
組別觀察組(n=40)對照組(n=40)t P CD3+治療前53.31±3.12 53.27±3.23 0.056 0.955治療后59.73±3.54a 44.42±3.14a 20.463 0.000 CD4+治療前29.30±9.35 28.58±9.50 0.342 0.734治療后36.18±1.30a 23.20±7.85a 10.317 0.000 CD8+治療前25.70±8.75 25.64±8.50 0.031 0.9758治療后30.81±8.30a 20.70±5.25a 6.511 0.000 CD4+/CD8+治療前1.21±0.35 1.20±0.45 0.111 0.912治療后1.46±0.65a 0.98±0.35a 3.255 0.00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CEA、CA125和CA199濃度均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CEA、CA125 和CA199 濃度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外周血腫瘤標志物濃度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外周血腫瘤標志物濃度比較(±s)
注:與治療前相比,aP<0.05
組別觀察組(n=40)對照組(n=40)t P CEA(ng/ml)治療前142.43±13.45 141.42±14.36 0.325 0.746治療后111.32±9.43a 121.21±12.31a 4.034 0.000 CA125(U/ml)治療前255.52±22.43 257.47±21.30 0.399 0.691治療后210.36±21.67a 223.54±19.65a 2.850 0.006 CA199(U/ml)治療前40.27±7.33 40.32±7.28 0.031 0.976治療后32.49±6.83a 36.17±7.08a 2.366 0.020
觀察組客觀有效率為75%(30/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7.5%(19/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近期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在胸腔穿刺抽液過程中無堵管、胸膜反應及氣胸的發(fā)生;治療期間無明顯心肝腎功能損傷,兩組患者均出現(xiàn)不良反應但經(jīng)對癥處理后均好轉,觀察組出現(xiàn)14例骨髓抑制(35%)、9 例Ⅰ~Ⅱ度惡心嘔吐(22.5%)、3 例一過性發(fā)熱(7.5%)以及4 例胸痛(10%)等不良反應,對照組出現(xiàn)16 例骨髓抑制(40%)、9 例Ⅰ~Ⅱ度惡心嘔吐(22.5%)、3 例一過性發(fā)熱(7.5%)以及6 例胸痛(15%)等不良反應,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NSCLC 在肺癌患者中占絕大部分,病情進展雖緩慢,但病情到了中晚期,常常出現(xiàn)胸腔積液,由于胸腔積液量較多,無法被患者吸收,因此大量的積液會壓迫胸部的各個器官與組織,造成呼吸困難等癥狀的發(fā)生,嚴重者可導致患者死亡,威脅到了患者生命安全。作為常用的局部化療藥,順鉑能延長治療腫瘤藥物的作用時間,同時刺激胸膜,使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發(fā)生改變,從而達到減少胸水的產(chǎn)生的目的[5];香菇多糖作為一種免疫增強劑,具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同時與其他抗腫瘤藥使用具有協(xié)同作用,增加療效。本研究中,觀察組的客觀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兩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香菇多糖能使順鉑的療效得到增強,同時并沒有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兩者聯(lián)合使用對NSCLC伴有惡性胸腔積液患者的療效顯著。
傳統(tǒng)對于肺癌的治療常采用的是單純的化療方式為主,王加瑛等人認為,在肺癌的治療過程中,化療雖然能殺傷腫瘤細胞,但同樣對自身免疫細胞起到抑制作用,這種治療方式并不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復。香菇多糖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免疫制劑,能夠通過激活T 淋巴細胞,并對多種免疫細胞特別是NK 細胞和巨噬細胞起到活化作用,進而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功能[6]。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與治療前相比,對照組治療后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均明顯降低,觀察組治療后上述免疫指標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香菇多糖聯(lián)合順鉑治療能減輕化療對免疫細胞的損害,同時提升患者的免疫能力,促進康復。
腫瘤細胞在發(fā)展和增殖過程中會形成多種腫瘤細胞脫落物,經(jīng)血液循環(huán)流向全身,因此血清腫瘤標記物的檢測是判斷腫瘤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研究表明順鉑對癌細胞DNA的復制與轉錄起到抑制作用,同時能與癌細胞的核蛋白胞漿蛋白結合,進而抑制腫瘤細胞的分裂[7];而香菇多糖能增強順鉑的抗腫瘤作用,同時減少順鉑對患者機體的毒副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的CEA、CA125 和CA199 濃度均低于對照組,表明該治療方案能對NSCLC患者的病情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綜上所述,香菇多糖聯(lián)合順鉑能有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伴發(fā)惡性胸腔積液,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有助于提高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