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武
(福建省莆田市園林科學研究中心 , 福建 莆田 351100)
隨著城鎮(zhèn)化建設的加快,城市人口劇增,大眾對城市面貌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城市綠地空間,更好地提高單位對地投影面積的綠化總量,突破二維綠化思維向更高的三維綠化空間發(fā)展,是目前研究的熱點問題。
垂直綠化充分利用并拓展綠色空間,增加了城市園林綠化的空間層面并造就更加豐富的視覺景觀體驗[1]。例如垂直的綠化植物可裝飾輪廓冷硬欄桿、圍墻,遮蔽單調粗糙的土坡和優(yōu)化提升景觀格局[2]。一些城市的建筑物表面使用爬藤類植物組成生動的圖案既優(yōu)化了城市環(huán)境與氛圍,又創(chuàng)造出城市綠化的空間藝術。
垂直綠化植物還有極其重要的生態(tài)功能,不但可凈化空氣吸附煙塵、二氧化碳,滯留雨水調節(jié)適宜的空氣干濕度,還可以隔絕城市噪音,減少光污染節(jié)約緩解熱島效應,對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作用重大。
從近幾年垂直綠化建設的發(fā)展趨勢中,可以看出一、二線城市的綠化格局更加高端化、綠化景觀更加精細化。藤本月季花朵美麗精致聞名于世,自然成為垂直綠化植物的新時尚,擁有了更大的發(fā)展舞臺。
藤本月季是由雜交月季的芽變或由野生薔薇大花月季反復雜交而來的鉤刺類攀緣植物,莖稈柔長呈藤蔓狀,繼承茶香月季、大花月季的型色香。藤本月季屬落葉灌木,株高可從30 cm到5 m;花色豐富,花型各異,花期單季到多季,花單瓣或重瓣。由于發(fā)達強壯的根系,可攀附的長藤蔓,迅速萌發(fā)攀援生長,容易造型、造景,視覺效果震撼,花型美麗奔放,花香迷人,花期持久,四季常開是現(xiàn)代高水平立體綠化的美而優(yōu)綠化材料。
藤本月季花團錦簇,艷麗壯觀。園林造景將之攀附于各式造型架廊之上,打造花柱,布置花墻,呈現(xiàn)花海美景。其花色豐富,花期持久。而且葉片鮮綠有光澤,枝蔓可隨著園藝工人的栽培造型造景,創(chuàng)作空間較自由寬松,可以創(chuàng)造出具有豐富藝術內涵的視覺景觀[3]。繁花似錦月季結合綠籬,相互映襯,美不勝收。
月季是多年生長木本植物,環(huán)境適應力強。綠化中常用的藤本月季品種多以薔薇為砧木,以優(yōu)良月季為接穗嫁接而成[4]。其根系發(fā)達,抗病抗旱,具有極其優(yōu)良觀賞屬性,枝條萌發(fā)快,適應貧瘠如城市道路防護隔離帶等位置。
中國各地多有栽培,以河南南陽最為集中,已經(jīng)形成較為成熟的產(chǎn)業(yè)鏈,采購和運輸方便,價格透明。以2019年的價格為例,高150 cm的“初夜”“茶花女”“玉玲瓏”“弗洛倫蒂娜”等56元1株。株高80 cm的薰衣草“花環(huán)”“瑪格麗特夫人”價格22元1株。藤本月季管理成本低具體表現(xiàn)在后期管理方面,藤本月季的?;铍y度低、易管理,簡單修剪保持造型即可[5]。
盡量選擇2~3年生藤本月季,種植密度在0.6 m以上,控制合理種植深度,與原來土痕深度一致。苗根部可浸入泥炭保護免受基肥肥害。梳理分散苗木根系與復合基肥土充分接觸并慢慢填實,用水澆透。
性喜濕,特別是在發(fā)芽、孕蕾、開花等階段需要汲取水分。因此需要加強根系澆水,每3~5 d的傍晚18:00左右澆一次,控制土壤濕度達到70%以上,謹防積水。藤本月季在幼苗時期施尿素多一些;生長期施氮磷鉀復合肥,開花期施磷鉀肥,其作用是讓花朵色艷花期長,7~8 d施肥1次。施肥后對月季根部少量澆水稀釋濃度防治肥害。
以小修為宜,利于牽引和綁縛。從基部開始依次去老枝,有造型則根據(jù)需要去枝。去弱枝、重疊枝,盡力保留健壯主枝,以光線通透,分布均勻為宜。
注意要用園藝線,繩索或鐵絲綁縛花架上,并順勢牽引,預留藤本月季的生長空間[6]。
借助于各種劃隔道路和庭院的柵欄,栽植藤本月季形成綠籬。因其開放、通透而富有裝飾性,近年來上海、杭州提出的破墻透綠就大量使用藤本月季做通透式圍墻綠化[8],大大改善了綠化環(huán)境,顯著提升了綠化景觀檔次和品位。藤本月季是優(yōu)良的圍欄綠化植物,四季花開不斷,花朵繁茂、香氣溫馨。在鄭州市五十七中、市十九中,省人民醫(yī)院、農(nóng)業(yè)大學家屬院等單位均布置藤本月季圍墻,景觀效果特別明顯。
利用藤本月季布置道路隔離墻是極其適宜的。鐵質隔離網(wǎng)在道路環(huán)境中較為突兀而藤本月季多有尖刺,防護安全性佳,更能防止行人翻越隔離欄桿橫穿馬路。種植藤本月季攀附其上起遮蔽作用,提升景觀,增加綠色濃度和多層景觀空間,形成花街迎賓效果??筛鶕?jù)實際搭配紅凌霄花、四季常春藤。道路隔離帶上打造花墻可以弱化欄桿的硬質感增加色彩感,豐富空間層次,賦予自然變化的開花景觀。例如2008年奧運會籌辦期間,北京集中改造三、四環(huán)路的綠化,在中間分車帶做了月季花墻。
主干道、鐵路沿線和高速出入口高架進行的立體綠化的做法,一般在路側設立護欄種植槽、箱體,橋柱柱體圍焊攀援網(wǎng)架等,其中栽植藤本月季,中間隔離帶則建立生態(tài)花墻,形成立體景觀藝術效果。高架橋上種植藤本月季水肥管理主要做法靠滴灌系統(tǒng)支持,水肥混合配置后,通過高架橋下的壓力泵,把肥料和水抽到橋上,由滴灌噴頭給花澆水和施肥。
洛陽市在青島路九都西路至孫石路路段、九都東路定鼎立交橋至啟明南路路段、定鼎立交橋橋大量使用藤本月季綠化。鄭州市在三環(huán)內的立交橋橋墩進行垂直綠化,月季藤條蜿蜒向上,月季花盆、花帶繞著橋墩綻放。單單隴海路中州大道、西三環(huán)、西四環(huán)立交橋,就共計擺放了花盆3.8萬個,月季約35萬株,綿延38 km。
藤本月季可借助公共休閑廣場、公園等場所架設花架、長廊、建筑小品等兼具觀賞性的消暑納涼場所,綠化效果豐富立體,在公園整體景觀中形如畫龍點睛,自然形成園林空間格局,用框景與漏景形式引導游人視線。亦可以點綴于假山,石舫,使其獨具風格,更富有自然情趣。藤本月季可用于公園內落差較大山體的護坡綠化,但應布置爬網(wǎng)。藤本月季在公園內建筑墻面施工要注意園林意境美的營造,法自然之美,如灰瓦白墻配以火紅的“多特蒙德”、“橘紅火焰”、“御用馬車”,而諸如“白雪公主”、“藤紫色時代”等花色是冷色調的藤本月季,適合紅磚墻的建筑[7~9]。
藤本月季的品種繁多,花型態(tài)各異,花色豐富多樣,單近幾年各個城市工程綠化常用的品種都有幾十種,有的城市還選擇較少見的歐月品種,筆者總結近幾年工程綠化施工中比較受好評的藤本月季有以下幾種。
深粉紅色,工程實踐中的大眾品種,根系發(fā)達,枝條萌發(fā)極其迅速,3年可爬滿10 m2的墻壁,植株不但爬的高,而且花量大,抗病害能力強。杭州城區(qū)17條高架及立交橋大量使用藤本月季,形成一條條貫穿杭州南北東西的花廊,主體使用紅、粉、黃三色系花,如粉色系月季大游行。其還應用在大關公園花廊隧道。
花朵呈粉紅色,中心色淡,嬌小玲瓏,綻蕾吐艷、繁花滿枝,散發(fā)著淡淡的水果香氣,植株健壯,耐寒耐旱,抗病性強。5月初進入盛放期,多季節(jié)連續(xù)盛放。因為開花熱鬧如鑼鼓喧天,適宜造花墻花海。如申城大量應用安吉拉裝扮高架路,形成精美的“繡花邊”,上海及周邊地區(qū)園林中,安吉拉成為街道墻體和圍欄的主力花卉。上海辰山植物園安吉拉花墻綿延1500 m如粉色長龍盤山而上。上海濱江森林公園的“安吉拉”月季花墻,環(huán)繞濱江岸線灣延數(shù)公里。
鮮紅色熱烈奔放、重瓣,長勢強健,花多且四季開放,布置隔離帶和籬笆效果非常好,是目前城市立體綠化主力品種。如北京房山區(qū)京周路、大件路等11條道路,昌平區(qū)的永安路和北環(huán)路的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隔離帶,大量使用御用馬車。
因其抗寒抗凍能力強,如果在項目在北方,粉色達芬奇再適合不過。粉色達芬奇花朵是重瓣,以花量大而聞名。花直徑可達10 cm,花型包而不散,立而不垂,植株一株開出上百朵花,羅曼蒂克情調,濃濃少女情。粉色達芬奇有非常溫和的茶香味。極其適合做庭院花墻。如上海奉賢奉浦街道內四季生態(tài)園,在園路的中心有一條月季花廊,粉色達芬奇爬滿廊架,趣味十足。
藤本月季能夠讓街頭綠地“站起來”,緩解用地緊張。藤本月季莊重而亮麗,祥和中映出鮮艷、四季花開不斷,是長廊、花架、籬柵、隔離網(wǎng)、拱門等垂直綠化工程的首選造景植物,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城市使用藤本月季進行垂直綠化[10]。垂直綠化工程面大,群眾關注密切,建議一些城市先嘗試試點小區(qū)規(guī)劃建設、老舊小區(qū)改造,“破硬建綠”,在圍墻融入了“月季”元素,替換原老化生長不佳的綠植。布置精致綠化小景,布置錯落有致美若彩虹的花墻,打造“月季網(wǎng)紅街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