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光
(甘肅省古浪縣光輝小學,甘肅 古浪733100)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人們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與全面發(fā)展,這對學校教育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往的教育管理過程中,管理者總是過分關注學生的成績提升情況,忽視了素質教育,因而所采取的教育管理措施效果并不理想。作為現(xiàn)代教育管理者,必須立足于“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管理原則,分析影響教育管理質量的因素,并提出合理化的教育管理建議。這樣才能提高學校教育管理質量,更好地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人才。
第一,有些管理者自身素養(yǎng)較低。一是缺乏先進的教育管理理念,認為教育管理較為簡單,不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與精力,導致教育管理質量較差;二是缺乏先進的教育管理手段,只是單純依據制定好的規(guī)章制度來開展工作,容易出現(xiàn)不切合實際的情況,使得實際教育管理效果與預設的教育管理效果相差較大。第二,教育管理目標與素質教育目標不太一致。部分管理者將教育管理目標主要放在文化課成績上,單純追求學生的考試分數,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實踐能力。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往往只是文化課成績較好,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很難得到提高。第三,忽視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一些管理者只關注教師的備課是否達標、課堂氛圍是否活躍、教學單元是否有測評,評課時只給一個籠統(tǒng)的評分,未能結合實際教學情況進行細化評價,不利于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第四,忽視以生為本。一些管理者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不注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導致學生喪失學習動力。同時作業(yè)設置不合理,總是為學生留大量記憶性作業(yè),導致學生沒有充分的休息與娛樂時間,讓學生產生反感情緒。
教育管理是管理者通過組織與協(xié)調,利用教育內部各種有利條件,高效地實現(xiàn)教育管理目標的活動過程。大力提高教育管理質量,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下面從七個方面對提高學校教育管理質量的具體策略進行探討。
教育管理理念對于學校教育管理質量的提高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作為管理者要注重與時俱進,及時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把握好教育管理的正確方向。要正確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認真學習新課標的要求,基于學校的辦學條件及教學實情,形成創(chuàng)新性的教育管理理念,并制定針對性的管理方案?,F(xiàn)代教育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學校教育管理要以學生為中心,重點關注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教育教學是學校工作的關鍵部分,學校一切工作的開展都要以教育教學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課堂是整個教學的主陣地,管理者要深入了解教師的備課情況和學生的學業(yè)情況,保證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基本學情相適應。在教育管理過程中,還要善于聽取師生的意見,采取多種多樣的方法解決師生的實際問題。
想要持續(xù)提升教育管理質量,完善的管理機制必不可少。這就需要管理者對學校教育管理中的問題進行有效了解與分析,明確其缺陷所在,并組織全校教師提出建設性意見,然后依據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教育管理機制,增強教育管理的規(guī)范性,提高教育管理的活力。要通過教育管理機制的完善,充分發(fā)揮各職能部門的作用,落實好崗位責任制,強化責任意識,提高教育管理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要研究教育部門的工作要點,結合學校的教育管理基本目標,制訂合理的管理計劃。一般來說,主要有教學工作計劃、畢業(yè)班管理工作計劃、德育工作計劃、班主任工作計劃、校本教研工作計劃、教師繼續(xù)教育工作計劃、體育衛(wèi)生工作計劃等。針對教學工作計劃而言,先要組織各教研室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深入鉆研教材,對各年級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基于各年級學生的實情來設置教學任務,以此確保各年級的學生接受適合自己的學習任務,保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實現(xiàn)高效學習。
教學常規(guī)工作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途徑,教學常規(guī)問題的管理是學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學科教學計劃制訂、課前備課、課中教學與師生互動,以及課后教學反饋與評價等內容。在教學常規(guī)管理過程中,當前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制定嚴格的教學監(jiān)督制度,確保管理的科學性;二是切實規(guī)范教師的言行,引導教師學習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三是重視作業(yè)布置與批改,確保作業(yè)內容符合課程標準和教材要求,作業(yè)分量適中,批改精細及時;四是保證學生在學習之余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嚴格規(guī)范學生離校時間。只有嚴抓常規(guī)環(huán)節(jié),才能讓學生接受到滿足他們需求的教育,更好地保持學習積極性,從而提升教育管理質量。在教學常規(guī)問題的管理中,管理者立足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遵循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保證教學改革的成功。
影響學校教育管理質量的因素包含很多方面,其中對教育管理質量影響最為直接的當屬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一支素質過硬、道德高尚的教師隊伍,在學校教育管理中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對學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技能的教師隊伍是當前重點內容,這是提升學生整體素質的必備條件。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巨大的,一言一行都在無意識地影響著學生。教師不僅應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應是學生思想道德的塑造者,是美好靈魂的鑄就者。因此,學校管理者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僅要幫助教師提升專業(yè)技能,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還要幫助教師提高思想道德素養(yǎng),讓廣大教師真正成為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要提升學校教育管理水平,除了上述措施之外,還要為師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教育部門和學校管理者要制定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加強校園的規(guī)范化管理,為師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以讓教師能夠深入鉆研,讓學生能夠有效學習。要注重校園物質環(huán)境建設,加大教學設備的投入力度,為學校的教學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為了豐富師生的文化生活,學校還要定期開展一系列校園文化活動,讓師生在各種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形成人人積極奮進的校園文化氛圍。
要想提升教育管理質量,不僅要依靠師生的配合,還需要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管理者要注重整合各方力量,集思廣益,合力解決當前學校教育管理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要發(fā)揮好學校的主導作用,積極協(xié)調好各方力量,實現(xiàn)完美的配合,為教育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總之,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如何,與管理者所實施的教育管理策略有直接關系。作為現(xiàn)代教育管理者,必須研究當前學校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此基礎上,從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注重完善教育管理機制、制訂合理的管理計劃、加強教學常規(guī)問題的管理、注重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創(chuàng)設積極向上的教育環(huán)境、注重整合各方力量等方面著手,提升教育管理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與實踐能力,更好地為國家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