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斌斌
(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萬泉中學,甘肅 莊浪 744606)
對于語文學習而言,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更需要促進自身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教師必須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精心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積累知識,提升學科素養(yǎng),從而實現(xiàn)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從實際教學看,語文課堂內容涉及面比較廣泛,不僅僅包括基礎的語文知識,還包括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為了學好這些內容,學生的語言構建能力是關鍵要素之一。教師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提升學生的語言建構能力和運用能力。其一,教師在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過程中可以有針對性地引入一部分網絡素材和內容,這些內容能夠更好地引起學生的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其二,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運用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語言構建能力,要加強學生的口語練習,在具體口語練習過程中需要通過朗讀課文或者學生之間的對話互動來完成。對于朗讀的方式,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接觸的優(yōu)秀文章或相關段落進行大聲朗讀,這樣學生能夠更好地進入到文章本身的意境中,體會其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對于學生漢語語感的培養(yǎng)有重要作用,同時對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起到推動作用。比如在教學《海燕》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大聲朗讀的方式進行理解,因為文章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相對比較激越,在大聲朗讀的過程中學生才能夠與文章內涵產生共鳴。而對于不同學生之間的對話方式而言,這種教學方式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即教師在課堂活動開展過程中引導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課文角色進行扮演,進而以對話的方式深入認識和體會文章的深層次含義。其三,對于語言能力的構建,教師要結合初中生的學習特點,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因為寫作能力是語言能力的一種重要體現(xiàn)。這就需要教師從教材入手,通過對課文寫作手法以及體現(xiàn)出的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講解讓學生借鑒到自己的寫作當中,通過寫作的形式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構建能力。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學生想要在學習中有更加突出的表現(xiàn),是否有一個活躍的思維起著重要作用。教師在打造高效課堂的過程中需要認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可以在課堂引入一些新的東西,借此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保證學生具有靈活敏捷的思維能力,這樣學生在分析文章的時候就能夠注意到更多的細節(jié)。以《勸學》這篇古文為例,文章通過論證與舉例的方式對學習進行了深層次討論,文章中豐富的比喻為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打開了一個窗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通過自己的分析從多個角度考慮文章提出來的觀點,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涵。再如,《師說》這篇文章內涉及分析問題的方法與角度,具體包含了正反舉例的方式以及辯證的分析方法,這些分析方法在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都能起到重要作用。教師可以就文章中的觀點展開深入分析和講解,并且在學生掌握文章主題的基礎上鼓勵大家開展小組討論,或者以兩個相反的觀點作為辯題讓學生展開辯論。這樣大家就會在思維碰撞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思辨能力,同時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語文高效課堂的建設不但要提高教學效率,還需要保證教學質量,整體上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進一步更新教學理念,這也是目前初中階段語文課程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尤其是在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方面,必須重視語文課程的自身規(guī)律以及教學內容的獨特性,保證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與學生的鑒賞能力結合在一起,注重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確保學生能夠在該階段的課堂學習中得到全方位的語文素養(yǎng)提升。從教學實踐來看,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產生的教學效果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言有很大的提升,在語文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根據教學需求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鼓勵學生在小組內通力合作完成學習內容。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引導不同小組之間進行討論和探究,這樣能夠讓學生就文章的理解實現(xiàn)良好的溝通和互動。小組合作模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快地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能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另一個值得教師借鑒的重要教學方法是情境教學,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師組織的課堂活動中,尤其對于一些比較難理解的文章,運用情境教學法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課文的內涵。比如《故鄉(xiāng)》這篇文章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有比較高的要求,這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將自身融入時代情境中,這樣學生對于文章的思想表達就會有更透徹的理解。
語文學科本身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比較密切的聯(lián)系,教師在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過程中,可以融入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素材,這樣能夠讓學生感覺到語文教學比較生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果條件允許,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和體驗,比如講到與春天景色有關的文章,就可以帶著學生去郊外觀察自然景色,感受春天的氣息。再如講到與歷史人物有關的文章,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一下名人故居或者名勝古跡。這樣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產生了有機聯(lián)系,能夠讓學生對書本知識產生興趣,從而不斷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另外,為了讓學生對學習保持足夠的熱情,教師可以在教學環(huán)節(jié)加入一些小游戲,或者加入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即興表演活動,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學習評價方面,教師要注重多元評價方式的運用,盡力避免單純依靠學習成績去評價學生。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比如有的學生善于朗誦,有的學生善于寫作,有的學生善于表演,有的學生善于表達,這些都應該在評價過程中給予考慮。同時,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進步狀況綜合評價每一個學生,并從正面引導學生,讓學生充滿自信心,具有足夠的學習動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準確把握學生不同階段的思維變化及學習能力的變化,不斷運用科學的評價引導學生發(fā)揮長處,克服缺點,從而取得更大的進步。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從多方面入手,在充分分析各種影響因素之后,建立一個能夠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模式。在具體實踐中,語文教師要提高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yǎng),提升學生思維發(fā)展與品質素養(yǎng),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方法,精心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構建多元評價方式,促進學生語言核心素養(yǎng)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