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莉
【摘要】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語言是否規(guī)范決定著一堂課的整體氛圍和質量,還會直接影響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目前對于小學英語教師自身的課堂教學語言,既沒有進行詳細研究,也沒有進行精確規(guī)范,從而導致部分教師的教學語言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本文對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語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反饋用語
中圖分類號:G6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485(2020)31-0171-02
Research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Classroom Teaching Language
(Nangou Primary School,Chengguan Town,Wushan County,Tianshui City,Gansu Province,China)CHE Li
【Abstract】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whether the teachers teaching language is standardized deter‐mines the overall atmosphere and quality of a class,and it also directly affects students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Eng‐lish knowledge.At present,there is neither detailed research nor precis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language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which leads to the lack of reasonableness in the teaching language of some teachers.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language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English;Classroom teaching;Feedback language
小學階段是學生接觸英語的源頭,也是奠定自身英語基礎能力的重要時期。對于學生來講,課堂是其進行語言學習和強化的主要場所,而教師的教學語言引導是學生進行語言接受、獲得英語信息和知識的重要來源,因此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質量直接決定著學生自身能力的強弱。
一、教師要注意自身教學語言的“量”和簡潔性
英語課堂的教學目的包括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能力、強化學生的口語交流和表達能力以及幫助學生學會利用英語知識在生活中完成與他人的實踐交流。在小學英語教學階段,盡管主要的教學任務是強化學生的英語基礎能力,為學生未來在更高層次的領域接受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在課堂中也不能忽略對學生口語交流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需要控制自身的課堂話語量,將更多的發(fā)言時間交給學生,這不但是提升英語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根本要素,也是新課改的根本要求。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和體現(xiàn)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自身充當指導者的角色,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的發(fā)言過程中來,從而強化學生的口語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小學英語Season一課相關內容時,首先利用話題“What is your fa?vorite season?(同學們最喜歡的季節(jié)是什么?)”導入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討論,使學生在課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學生的回答囊括了一年四季,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然后教師利用簡潔的話語和肢體語言來引導學生猜測季節(jié),如“I saw the shadow of willow trees by the riverside(我在小河邊看到了柳樹的影子)”,短短幾句話配上肢體語言,能夠直觀地讓學生感受到所表現(xiàn)的不同季節(jié),從而簡化自身的教學語言。
二、教師自身的教學語速要符合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小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起始階段,不論是學生自身的各項能力還是對于英語學科的認知,小學生都處在較為初級的階段,此過程中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極強,其中尤以教師的語速作為重點。對于小學生來講,教師的講解最好是中文英語兼具,部分知識用中文講解,部分知識用英語表現(xiàn),語速稍緩,這一工作在學生自身英語能力的不斷提升下逐漸改進,慢慢加快語速,并減少中文的進入,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例如,在教學小學英語How many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前針對自身的教學語速聽取學生的意見,為學生提供不同語速的教學效果,供學生選擇最舒適的語速;其次,開展中英結合的教學,如“I saw玫瑰花和月季花during my walk,and there is also a dog and a cat在路邊”,便于學生的理解,然后要求學生針對“How many”的主題提出問題“How many flowers?How many animals在路上?這種方法既能幫助學生充分理解課文知識,也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尋找問題答案。
三、教師要豐富自身在課后評價環(huán)節(jié)中的反饋用語
在課上注意教學語言的細節(jié),利用多樣化的形式來調節(jié)語言內容,幫助學生從教師角色中獲取到更多的英語信息,而在課后,教師同樣需要加強對自身課上教學語言運用的反思和總結。例如,很多教師對學生驗的評價用語都是簡單的幾個單詞,如“Good”“You are right”等,久而久之,會使學生認為教師在敷衍,從而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因此,教師要不斷豐富自身的反饋用語,如“Perfect,Smart kid,You answer is ex?cellent”等。而對學生進行否定性評價時也要注意自身的言語表達,如“Your answer is very close to the correct one,Try to think in a different direction”等,強化評價用語對學生能力的提升效果。
四、結語
教師的教學語言會對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帶來直觀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控制好自身語言的運用,并以此完成對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唐佳佳,皮曉燕.小學英語教師課堂語言觀察研究[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3).
[2]李敬誼.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的表現(xiàn)[J].教學與管理,2018(33).
(責編 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