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菲
【摘要】合作學習是現(xiàn)今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提高學生合作意識、合作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如何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chǔ)上,提高學生合作學習效率,是一個良好地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課題。在以人為本的數(shù)學教育觀下,發(fā)現(xiàn)合作學習中出現(xiàn)的一般問題,提出有效合作的策略,豐富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讓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更加高效。
【關(guān)鍵詞】個性;合作學習;有效合作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485(2020)31-0122-02
Talk about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Individuality and Cooperation
(Duotian Central Primary School,Xinghua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HAN Fei
【Abstract】Cooperative learn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students to learn today.It plays a great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awareness and ability of cooperation.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tudentscooperative learning on the basis of re‐specting studentspersonalities is a good way to achieve efficient classrooms subject.Under the people-oriented view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we find common problems in cooperative learning,and propose effective cooperation strategies to enrich our math classroom and make our math classroom more efficient.
【Keywords】Personality;Cooperative learning;Effective cooperation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使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shù)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所以在數(shù)學課堂,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而合作學習是現(xiàn)今學生學習的重要的學習方式,在提高學生合作意識、合作能力方面有很大作用,如何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chǔ)上,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效率,是一個良好的促進課堂高效的課題。
一、合作學習相關(guān)要素的界定
“個性”一詞始于古希臘羅馬時代的拉丁語,是指戲劇演員所戴的表現(xiàn)角色的假面具。由于個性是社會人的重要特征,許多學科對個性都有自己的界定。而我認為個性就是一個人的獨立性、獨特性和不可代替性。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每位學生的作用。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wù),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wù)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有效的合作學習就是單位時間內(nèi),學生在合作過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是一次成功的合作。
二、小學數(shù)學課堂觀察分析
片段一:王老師上的《折線統(tǒng)計圖》
(一)認識折線統(tǒng)計圖
教師:仔細觀察這幅折線統(tǒng)計圖,說說它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學生:標題、時間、橫軸、縱軸、點和連接的線段。教師小結(jié):折線統(tǒng)計圖中不僅要有標題、橫軸和縱軸,還要有點和連接的線段。
(二)學會看折線統(tǒng)計圖
教師:現(xiàn)在我們結(jié)合這幅折線統(tǒng)計圖看一看你從圖中還能獲得哪些信息?請你結(jié)合這三個問題自己看圖,先自己獨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說一說。(課件出示問題)
1.哪天氣溫最高?哪天氣溫最低?
2.哪天到哪天氣溫沒有變化?哪天到哪天氣溫變化最快?
3.借助這幅統(tǒng)計圖,體會一下這幾天氣溫整體變化情況,你是怎么看出的?
片段二:張老師上的《米》
1.認識米尺,知道1米=100厘米。板書:1米=100厘米(齊讀,反過來讀)。
2.用米尺量,在系列活動中建立1米的長度概念:
(1)用米尺量紅綢帶的長度。
(2)量老師的身高。
(3)量同學的身高。4人小組合作:先選一組到前面示范,提出優(yōu)點。
片段三:李老師上的《組合圖形的面積》
1.自主探究:在練習紙上自主解組合圖形面積問題。2.小組合作:交流各自的解題方法,組長負責搜集不同的方法(剪下并粘貼)。3.組長匯報。
三、合作探究
(一)自主探究
在練習紙上自主解組合圖形面積問題。
(二)小組合作
交流各自的解題方法,組長負責搜集不同的方法。(剪下并粘貼)
(三)組長匯報
從上面的課堂教學片段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三位教師對于合作學習的情境,或是出示問題,或是出示任務(wù),都能讓學生明確合作的目的。王老師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chǔ)上,采用學生討論與交流的合作方式,這樣的方式局限性較大,不能全方位地了解學生的想法;張老師很好地發(fā)揮了教師的作用,考慮到學生年齡小,合作經(jīng)驗不足,適時地進行合作指導與示范,故這里的合作是有序的、有效的;李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明確合作分工與目的,尤其是小組長,他是整個合作學習的樞紐。相比王老師和張老師臨時安排的合作學習,這堂課的合作學習更流暢,更有效。我想原因就在合作分工上。
四、合作學習存在的一般問題
(一)分組不合理
班級里的學生,既存在群體差異,又存在個體上的差異性。有的是學業(yè)、學科水平的差異性;有的是興趣、個性的差異性。正因為各種差異性的存在,他們對合作學習的要求是不一樣的。而通常教學中,多數(shù)教師都是按照座位指定就近的幾人為一組進行合作學習。
(二)重形式,輕實質(zhì)
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學問題十分簡單,教師未做預測或課前調(diào)查,就讓學生進行合作討論,使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有明確的合作任務(wù),沒有明確學生分工,致使一些學困生成了看客和聽眾,形成無效合作。
(三)重結(jié)果,輕反饋
在合作學習后,學生匯報情況時,某些教師在得到想要的結(jié)果后,往往考慮時間問題,結(jié)束反饋信息,漸漸使學生失去合作的興趣及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會。
五、有效合作學習的策略
(一)合理分組
充分了解班級學生的個性及他們的水平差異,也可以考慮學生自己的想法,甚至是學生之間關(guān)系的親密程度,再對其進行合理分組,畢竟良好的伙伴是合作成功的重要基礎(chǔ)。
(二)明確合作分工及目的
對于合作,學生必須先清楚自己該做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做。只有讓學生明確合作的價值,學生才有合作的動力,這樣的合作才是有價值的,也是有效的。
(三)讓學生掌握合作的方法點
如果沒有一定的方法,合作就會像是一場茶話會。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應注重訓練學生如何闡述自己觀點、如何傾聽、如何組織本組的發(fā)言材料、如何評價其他人的意見、如何組織組員進行討論。
六、探索后的想法
雖然教學有幾年了,但是合作學習這一塊一直是我較為恐懼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課堂管理即教師的作用,二是有效合作,要做到全班學生的合作都有效太難了,而且沒有特定的標準。不過不斷嘗試,不斷學習,收獲頗豐。今后,我的數(shù)學教學必然朝著這兩個方向努力,尊重學生的個性,堅持合作教學。我堅信數(shù)學課堂是數(shù)學活動的課堂,是學生合作學習、共同發(fā)展的課堂。
參考文獻:
[1]黎相艷.巧教導學促思樂學——在合作探究中激發(fā)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J].小學教學參考,2020(11).
[2]王曉利.高中數(shù)學課堂上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養(yǎng)成[A].教師教育論壇(第五輯)[C].2019.
[3]金曉華.淺談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A].2019年“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的基礎(chǔ)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9.
[4]汪濤.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8(35).
[5]郭曉媛.淺析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的策略[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8(23).
(責編 林娟)